分享

遵义会议中他投下主席关键一票,建国后担任驻苏大使,1974年病逝

 旭勇 2021-11-14

引言:革命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纸上谈兵,革命是要付出鲜血和热泪的。即便在近代革命历程中,先后有一批批热血青年投身到了救国救民的伟大征程中,但受累于旧势力和反动力量的限制,中国革命屡屡遭受挫折。特别是被迫北上长征,几乎使得中国革命面临骤然危机。幸而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力挽狂澜,经过大会决议和政策更张,坚持正确路线的毛主席得以进入中央主持具体工作,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图片

虽然大会因其历史转折意义而被载入史册,但此次会议的展开以及毛主席的胜利,很大程度上都是一场艰险而苦难的抗争。要知道,当时掌控中央权力的是留苏派,而毛主席则是被批评和被边缘的角色,如何能重新赢得党内的支持并确立领导地位呢?周恩来和张闻天绝对是毛主席的最大支持,此外,其实还有一人。主席后来回忆,当时如不过此人给出赞成票的话,也许中国革命的后续结局就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便是王稼祥。

王稼祥竟然能一票扶正主席的党内陆位?的确,王稼祥同志的资历和来头,的确是很值得称道的。王稼祥生于小商人家庭,虽然谈不上多富裕,但也足以支持他继续学业。得到受教育机会的王稼祥勤奋好学,在十八岁那年便顺利考到圣雅阁中学。在学校学习中,有感于革命号召,王稼祥还参与了相关运动。直到五卅运动突然爆发,青年热血的王稼祥也随即组织并加入到了爱国学生中。1925年,升入上海大学附中的王稼祥经过介绍和考验,终于加入到了共青团。

图片

作为积极分子,成绩优异的王稼祥很快被组织认定,并代表中国共产党被正式派往苏联的中山大学进行深造。也正是在留学苏联的期间,王稼祥先后结识了博古等人,并与一批留苏党员建立了友谊。1930年,完成学业的王稼祥和其他同志一同回国参加革命斗争。在任弼时的引介下,喝过洋墨水的王稼祥终于和坚持中国农村路线的毛主席见面了。兴致勃发的两人一见如故,不但互相分享了对革命前途的见解,还一同探讨了对现实的看法。当然,理论逻辑强的王稼祥和实际经验的毛主席,两人是极好的互补。

图片

因为当时的中央由留苏派把持,一贯坚持共产国际的指令,对中国实际经验并不重视,这导致了革命运动的接连受挫。因为毛主席坚持依靠农民不动摇,所以即便他的路线方针得到了实战检验,但也被排斥到了领导层的边缘。直到反围剿的骤然失败,当时王稼祥在开会时遭到了敌军轰炸,身体中深深埋入了弹片。由于医疗水平限制,一直无法取出。但想到毛主席未被大部队带走,他还是找到了王明等人,争取与主席一同撤离。虽然王稼祥囿于留苏经验不赞同毛主席的农民路线,但经过详谈和了解,最后还是欣然接受了。

图片

结语

终于,在攸关前途命运的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投出了极为关键的一票,成功地将主席重新带回到中央。此后,由于伤势严重,王稼祥先后到上海和苏联医治。解放后,王稼祥得到了毛主席的信任,还曾担任我国的首任驻苏大使,之后又协同管理外交。在那个动乱年代,王稼祥也被牵连,最后病逝于1974年,终年68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