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兵压境,文官集体投降!读书人,为什么最没骨气?

 胡赛萌 2021-11-15

文/好果出品

主战与主和,历来都是左右国家政权的根本问题。

这个问题常常被披上浓厚的道德色彩,似乎主战的都是英雄,如岳飞和袁崇焕,而主和的都是汉奸和投降派,如秦桧和李鸿章。

公元208年,统一北方的曹操挥师南下,荆州的刘琮不战而降。

此时的曹操,带甲百万,悍将千员,而且还有汉献帝的加持和背书,兵锋正盛,锐不可当,老狐狸刘备自知不是对手,果断弃城逃跑。

为了追杀刘备,曹操让乐进、徐晃等大部队守城,自己则带着宗族亲信曹纯、曹休的五千虎豹精骑兵,死死咬住一路溃逃的刘备。

由于逃跑的时候太过慌张,刘备在路上还把老婆和孩子给弄丢了,幸好有个赵云,不然老刘家可就后继无人。

刘备本人也差点也沦为曹操俘虏,好在猛男张飞的一声断喝,暂时唬住了曹军,得以让刘备乘乱逃出生天。

远在益州的刘璋,见曹军一路摧枯拉朽,吓得魂不附体,赶紧派出最高级别的使者,带领300人的超大使团出使荆州,面见曹操,表示愿意服软,接受曹操差遣。

刘琮的投降、刘备的狼狈、刘璋的懦弱,一江之隔的孙权尽收眼底。这位年轻的少帅明白,曹操这个老东西不好惹,自己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果不其然,刘备的使者诸葛亮隔天就来到了孙权面前。孙权知道,诸葛使者此行前来,不是搬救兵就是借粮饷,要么就是求收留,总之不是什么好事。

就在诸葛亮狮子大开口,向孙权借钱、借粮、借兵的前一天,他就收到了曹操的亲笔信,相约孙权一起打猎。

在信中,曹操说:“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哪是相约打猎,明明就是威胁、恐吓孙权,让其早早学刘琮,束手归降,否则八十万水军将顺流而下,直捣江东。

年轻气盛的少帅孙权,甘愿就此投降吗?

父兄创业艰难,孙权当然不愿意因为一封恐吓信就把江东基业交出去。然而,在随后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以张昭、秦松为首的名士和文官都主张投降。

大敌当前,张昭等江东士族和文官集团不但不筹划怎么御敌于国门之外,反而怂恿老板跪地投降,难道这些江东士族和文官集团都患了软骨病?

张昭等士族文官主和,与周瑜鲁肃等武将主战,并不关乎名节与操守,只与各自利益诉求相关。

鲁肃是地方豪族,在当时讲究儒家经学的士族社会,如果曹操兼并江东,江东士族可以封侯当官,他则只能回老家当土财主。他必须力主抗曹,因为这更符合他和家族的利益。

同理,周瑜是孙策发小,江东有一半的天下是他带着周家子弟兵打下的,周家利益跟孙家是牢牢绑定在一起的,他必须跟孙权共进退。

投降了曹操,周瑜就只能做曹操手下一名中层武将,而死守江东,则有可能成为开国元勋,所以周瑜必须主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守卫江东!

可是,张昭及江东士族却与周瑜鲁肃不同,江东原本就是他们的家乡,周瑜的“不惜一切代价”说得轻松,其实战场流血和后方出力的都是江东子弟,损害的是江东士族的利益。

投降曹操,对于江东士族而言,不过是换了个老板,而周瑜的不惜一切代价,却是拿江东子弟的生命去捍卫自家利益。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促成孙权降曹,江东士族还能从曹操那里捞一笔。刘琮被劝投降曹操之后,荆州士族因有“服从之功”,被封侯的人就有十五位之多。

刘琮投降后,荆州士族升官封侯,待遇提升,这样的好事,江东士族难道不会心动?

故此,江东士族不希望跟曹操开战,最好直接投降,这样不但天下天平,而且还能保全自己的利益。

同理,武将主战,并不是因为他们比主和的文官更有骨气和气节。他们的选择,同样也是为了自身利益,战场就是武将的科考场,能给他们带去政治资本和军事资源。

人们常说,负心多是读书人,何止读书人,屠狗辈也未必人人仗义和深情。气节,从来都是稀缺品,真正左右人们选择的,从来都是利益,切身的利益。

正因如此,所以改革从来艰难。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触动利益,远比触动灵魂更为艰难!

作者:好果儿,好果文化主笔,流量和颜值双面担当。公号:好果好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