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DG夺冠霸屏朋友圈:关于游戏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精读君 2021-11-15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756/3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955

11月7日凌晨,《英雄联盟》的中国战队之一EDG在这款游戏第11赛季的世界总决赛上夺冠,庆祝的消息霸屏朋友圈。

这到底是个什么比赛?通俗地说,这就是个玩游戏的比赛,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电子竞技”,即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的体育项目

这条消息上热搜后,不少家长就开始担心:这会不会教坏小孩子?孩子沉迷游戏了怎么办?

事实上,玩游戏要达到竞技的层面并没有想象的轻松。

邓亚萍曾在一个访谈节目中透露,自己的儿子此前也喜欢打游戏,并想成为职业电竞选手。

思考片刻后,邓亚萍表示尊重孩子的想法,并为儿子考察了两家顶级的俱乐部。

但儿子在听说了俱乐部里每天要训练12个小时后,便打起了退堂鼓,再也不提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的事了。

可见,成为一名职业电竞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在职业选手们看来,电竞不会导致沉迷,因为它是一份工作,需要长时间艰苦的训练和团队合作。

电竞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自律精神,而沉迷游戏的少年欠缺的恰恰是这两点。

那么,网络游戏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机制,让这么多用户沉迷其中?开发和技术团队都做了些什么?

如果搞清楚了这些,或许沉迷游戏的孩子和家长能找到解药。

尼尔·埃亚尔和瑞安·胡佛写的《上瘾》一书,讲述了游戏产品的逻辑,以及产品是如何成为用户的日常。

我将为你介绍三个部分,分别是习惯的力量、触发和行动、奖励和投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揭开产品的面纱。

01

习惯的力量

让用户对产品上瘾的过程,就是帮助用户养成习惯的过程。

习惯,是不经过努力,就轻而易举做到了某件事。

《上瘾》这本书的作者提到,自己习惯在早上跑步,并且每次都会给路上的人打招呼。

后来,他把晨跑改成了黄昏跑,路上见了人他依然说早上好。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企业是如何打造让用户上瘾的产品的呢?一般说来有两个方面:

一是使用频率;二是相比其他产品,这款产品具有独特的价值。

用户打开和使用的次数多,用户对产品的投入自然变多。人们总是对自己拥有和投入的东西有好感,这是禀赋效应在起作用。

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发现内容和其他产品没有区别,对自己没用,和自己的生活无关,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自然就不喜欢,产品对用户的价值也会随之下降。如果对我们有特别的价值,别的产品没有,唯独这款产品有,我们对产品的投入也就变多。

打造出来产品、养成习惯的过程,就像我们对维生素和止痛药的需求一样。

起初,维生素对我们来说可能是用来补充营养的,维生素是一种非必需品,我们对它的依赖并不强。

养成习惯以后,我们对维生素的需求就像是止痛药,每次疼痛就要吃药,它是必需品。

非必需品可有可无,止痛药则是必备的。

需求变化的过程,也是用户使用产品次数增加的过程。

用户在使用一款产品时,会不断地收到奖励。于是他们不停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最终,用户就离不开产品了,使用它成了潜在必须要做的事。这是习惯养成的过程。

02

触发和行动

首先得有影响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叫触发

触发包括,外在触发内在触发

外在触发是,外界的事物通过外部的信息指导用户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比如,一些广告通过多种渠道做推广,使得人们了解到某款产品,进而做到引流。

如果身边的人都在用一款产品,并且向自己推荐,自己也会有想要试试的冲动。手机上下载的应用很多,功能很多,有时只是像探索新大陆那样随意点点,自己在无意识下便启动了应用。

这些就是通过外在的一些信息接触到了产品。

内在触发指的是,自己想要去接触的意愿。

像各种游戏,每当打到了一个段位,就会被授予称号,给玩家装备和武器。这是正向的奖励。

负向的情绪也可以导致触发。

有研究显示,大学生中抑郁的人玩游戏的数量会更多。有负面情绪时,他们需要情感抒发,排泄通道之一就是游戏。除了抑郁愤怒孤独、沮丧等,都可以让他们玩游戏的时间更长。

有了触发,还要能够行动起来。

一般来说,人们容易受三种动机的影响: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追求希望,逃避恐惧;

追求认同,逃避排斥。

2008年奥巴马参与美国总统大选,艺术家为他设计了一个海报,海报上的奥巴马眼神坚定,传达着希望。奥巴马的票数增长了不少。受到动机的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用户使用产品操作越简单越好,在能力上要求要低。以前注册账号需要繁琐的步骤,输入地址,设置密码,提交姓名等。今天,删去了很多的中间步骤,甚至只需要电话号码就可以注册,这就做到了省时。

此外,金钱、脑力、体力等也是越省时省力越好。

03

奖励和投入

完成了一个小任务,就需要有奖励,奖励还应该是多变的,

奖励有三种,社交奖励,猎物奖励,自我奖励

有些软件上只能通过关注别人或者注册账号,才能看对方和软件上有价值的信息。这是社交奖励。

推特上充满了大量的信息,这种信息有时能让人看到,有时又看不到。于是,人们产生了捕猎的心态,总是在寻找那些有趣的信息。这是猎物奖励。

学编程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有个网站就把编程变成了游戏化关卡的机制。每当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就闯过了一个关卡。玩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娱乐和成就感。这是自我奖励。

英雄联盟是一款在线游戏,当游戏者需要被奖励时,奖励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奖励的东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带来的结果就是多变,再加上奖励,就做到了多变的奖励。

还有最后一个环节:持续的投入

只要产品提供了持续多变的奖励,用户就会不断地在里面投入时间和精力。渐渐地,产品成了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打开软件变成了习惯。

开发一个爆款的产品,就是开发让用户养成习惯的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设置不同类型的触发,引导用户使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不同的奖励,他们就会在产品上不断地投入时间和注意力

当孩子在玩游戏时,不要责怪他。如果你从开发者开发产品的角度分析,会知道手机让他接触到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有及时反馈,可以打怪升级,能得到奖励,所以才会沉迷其中。

看清了游戏背后的逻辑,与其强制孩子戒掉游戏,不如将这套机制应用到提升学习成绩方面,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每天使用软件,我们都是用户。如果转换视角,考虑一下软件背后的机制,就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如果我们每看到一个爆款的产品,都能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对此上瘾?产品背后有一套怎样的逻辑和机制?

从开发者的视角看待问题,或许就能做到不役于产品,从而更好地做决策。

作者:萱桐,精读读友会会员。这是一个自由的灵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