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何 璐 要用一个词形容王维,我想“闲人”是再恰当不过了。 因为“闲”,才有淡雅的心怀,才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因为“闲”,才有诗意的生活,才能“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才能在“薄暮空谭曲”中“安禅制毒龙”。 因为“闲”,才有细腻的审美嗅觉,才能看到“木末芙蓉花”的“纷纷开且落”的景象。 因为有这份难得的闲心思,才使王伟为成为当之无愧的杰出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笔下的诗都是活的,月色能“冷”青松,泉水能“咽”危石。他的诗正如苏轼所说:为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独立的山水长卷,最后更流露出其诗意、画意、禅意于一炉的精品。王维真不愧是一个全才! 然而王维有时终是太过于浪漫了! 农村在王维诗中是不可避免要出现的。在诗化的语言里,它常常变成田园,王维试图把它变成一个和风光相关的地方。但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他只能选择生活在农村,而不是田园。 众所周知,小农社会里最苦的就是农民,纵然政局稳定,皇恩浩荡,天灾人祸仍不可避免,他们又能有多少闲心来欣赏这美妙的风景呢?他们融在这个闲适的意境中,可谁知他们心中忧虑呢? 所幸的是,闲人王维的闲,到一定境界,总给后人留下美的享受,虽然这享受里含着一些心酸! 【编后语】 看到何璐文章题目中的“闲人”二字,我立马想到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结尾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里的“闲人”是指苏轼和张怀民,是作者的自我调适,而《闲人王维》一文中的“闲人”可谓是对王维最准确的概括,可谓是一语中的,让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读尽诗书亦枉然,未及英雄出少年。” 友情链接: 文明几千年,难得一壶酒。修纯粮精华,合酱香佳酿。兴约三五人,快意说春秋。举樽敬亲朋,杯中情意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