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科医师进阶必备!上颈椎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大总结

 阮朝阳的图书馆 2021-11-15

上颈椎包括寰椎和枢椎,并涉及寰枕和寰枢关节。上颈椎损伤后不但会造成寰枢椎脱位,通常也可能伴有脊柱其他部位的骨折。约80%的上颈椎损伤都是由于头部和身体加速撞击到某静止物体上造成的,因此,头面部的挫伤、裂伤或骨折,都应考虑上颈椎损伤的可能。屈曲暴力常作用于寰枢关节,造成齿突的骨折,严重时还会造成横韧带的断裂,引起寰枢关节脱位。过伸的暴力不常见,但也会使齿突发生骨折,并向后移位。

图片

(颈椎侧面与背面图)
一、寰枕关节脱位

寰枕脱位根据枕骨相对于寰椎的脱位方向,主要分为三类:前方脱位、后方脱位、纵向脱位,其中以前方脱位最为常见。儿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2倍,因儿童的枕骨髁较小,且寰枕关节面较平。

(一)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寰枕关节脱位最主要的特征是神经系统受损。因为延髓受损后呼吸衰竭,所以大多数患者立即死亡,而幸存者可表现为高位颈脊髓损伤征象。局部症状是枕部疼痛和头部屈伸活动受限。

2.影像学检查

在上颈椎X线片上测量齿状突尖至枕骨大孔前缘距离,正常成人为5mm以内,头伸屈活动时,也不能超过10mm,大于此距离则说明枕骨向前移位。

CT片更为清楚。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治疗原则

1.呼吸功能衰竭和脊髓损伤的治疗。

2.脱位的复位和固定宜先采用Halo头环牵引,后期行枕骨-颈2融合。

图片

(枕颈融合固定)
二、寰椎骨折

当头遭受轴向暴力时可发生寰椎爆裂骨折,即两侧前弓与后弓同时在环的薄弱处发生骨折,前弓骨折靠近前结节最细处,后弓在接近椎动脉弓处。该骨折由 Jefferson于1920年首先报道,故又称 Jefferson骨折。

图片

(寰椎解剖结构)

(一)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头颈部僵硬和枕下区疼痛,颈椎各方向转动均受限,患者喜欢双手扶头,避免头颈部转动。有时可出现咽后壁血肿,但一般不会引起呼吸困难和吞咽障碍。

(2)脊髓受压较少见,如并发枢椎骨折,颈髓压迫发生率较高。

(3)C2神经根受刺激,出现枕大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或感觉障碍。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疑有寰椎骨折者应照开口正位、颅底侧位和下颌颅顶位像。开口正位如显示齿突侧块之间距加大,表示侧块向外移位,如寰椎侧块的外缘超过枢椎体侧块外缘3-4mm,则横初带即有断裂可能,两侧块移位距离之和达到7mm,则提示横韧带完全断裂,为不稳定骨折。侧位片可清晰地显示寰椎后弓的骨折。正位和侧位的断层片可以清楚地显示寰椎前后弓的骨折线。下颌颅顶位可显出寰椎环的骨折部位和侧块移位情况。

图片

(2)CT:能精确显示骨折的部位和形态、移位的方向和程度。评估的关键在于必须对损伤后的稳定程度作出判断,寰椎骨折的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横韧带和翼状韧带是否完整,正常人的寰齿间距为3mm,如损伤后该间距增大,则提示合并齿状突骨折或横韧带断裂。

图片

(CT横断面)

(二)治疗原则

寰椎骨折的治疗目的在于恢复寰枕部的稳定性及其生理功能,解除神经压迫和防止迟发性损伤。单纯的椎后弓骨折仅需颈托固定便可愈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骨折常伴有其他颈椎的损伤,最常见的是向后移位的Ⅱ型齿状突骨折和Ⅰ型创伤性枢椎前滑脱,在这种情况下,治疗主要针对这些损伤。对侧块骨折和 Jefferson骨折,运用轴向牵引使骨折复位并维持4-6周,然后Halo支架外固定稳定。若效果不满意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枕颈融合术或Magerl寰枢融合术。

图片

(Halo支架)

图片

(枕颈融合)

图片

(Magerl手术步骤)
三、寰枢椎脱位

颈椎屈曲损伤可发生寰枢脱位,寰椎随同枕骨向前脱位,系由寰椎横韧断裂致寰枢椎间不稳而脱位,此时齿突仍在原位,以致囊椎后弓与齿突之间压迫脊髓,故伴有脊损伤。寰枢旋转半脱位,系头部旋转损伤所致,分为四型。

(一)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寰枢脱位的症状主要是枕颈部疼痛、活动障碍和脊髓受压症状。查体则可触及枢椎棘突特别突出和脊髓受压体征即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浅反射消失和不同程度感觉运动障碍。寰枢旋转半脱位的表现是固定斜颈状态和枕颈区疼痛。

2.影像学检查

X线颅底侧位片上测量寰枢前结节后缘(A)与齿突前缘(D)的距离,正常成人AD间距(ADI)为2-2.5mm,儿童稍大为3mm,超过5mm肯定为脱位。寰枢椎旋转半脱位开口位像可见双侧寰椎侧块与枢椎体侧块关节的不对称,一侧正常,另一侧即脱位侧关节隙消失甚至重叠。

图片

图片

图片

CT平扫在寰枢脱位可见齿突与前结节间距加大,而CT三维成像可显示清楚脱位情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MRI在寰枢脱位可显示脊髓受压及寰椎脱位程度。

图片

(二)治疗原则

1.寰枢脱位

寰椎横韧带和翼状韧带一旦断裂,即很难在原张力情况下愈合,即便横韧带愈合后,仍可出现寰枢脱位,因此保守治疗的效果不能巩固,而应选择手术治疗,即寰椎复位与寰枢融合。颅骨牵引,将肩部垫高,使枕部悬空,颅牵引力向顶向后,以使寰椎向后复位,一般牵引3周,寰枢椎间韧带愈合稍稳定后,进行枢椎固定融合术。也可在术中给予牵引复位,复位下经后路行寰枢椎融合术。

图片

(植骨融合内固定)

2. 寰枢椎旋转半脱位

复位方法有:①手法复位,在无麻醉患者清醒下进行,患者仰卧,医者坐位,双手牵引下颌并夹住头部,在持续牵引下,将头从斜颈侧向正常位转动,有时可感到有复位感,头可维持在正常旋转中立位者,表明已复位,拍摄X线片证实,然后以轻重量(3~4kg)枕带牵引维持3周或石膏固定3-4周。②牵引复位,行颅骨牵引复位,3kg持续牵引,待头正为复位标志。

对于较严重半脱位,横韧带断裂者,需在保守治疗后,进行颈椎稳定性检查,即照前屈后伸侧位X线片,如仍不稳定者,行寰枢椎融合。

四、齿状突骨折

枢椎齿状突骨折在成人颈椎损伤中较常见,约占颈椎损伤的10%~18%,颈椎屈曲损伤并水平剪切力可致齿状突骨折,以前屈损伤为多见;侧方应力使寰椎侧块撞击亦可使齿状突骨折,后伸损伤可致齿状突骨折向后移位。

图片

图片

(齿状突解剖结构)

(一)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枕部和颈后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并有枕大神经分布区的放射痛。还可有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尤其是旋转运动。合并有寰椎前脱位压迫脊髓者,出现脊髓受压迫症状,应加以重视。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齿状突骨折的主要手段和依据,包括上颈椎正侧位和开口位。断层片和CT扫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骨折的特性,若有神经症状可行MRI检查。齿状突骨折的类型,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为 Anderson分型,其根据骨折部位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齿突尖部骨折为Ⅰ型,系翼状带附着点的撕脱骨折,故常在一侧;Ⅱ型为齿状突基底骨折称基底型,此型骨折易发生不愈合;Ⅲ型骨折经过枢椎体中,称为体型,按骨折线位置高低又分为浅型和深型骨折,深Ⅲ型较稳定,应给予保守治疗,浅Ⅲ型骨折靠近齿状突基底,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同Ⅱ型骨折。型约占4%,Ⅱ型最常见占65%,Ⅲ型占31%。

(二)治疗原则

骨折类型是决定治疗的最重要因素。

1.Ⅰ型,齿状突尖的斜行撕脱骨折,通常不伴有横韧带损伤,骨折本身较稳定,除非存在寰枕及寰枢关节不稳定的证据,一般给予颈围制动4周即可。

2.Ⅱ型最常见,骨折线通过齿状突基底部,此型骨折尤其是最初移位>6mm,后方移位,年龄40岁,延迟诊断>3周,骨折成角>10°的患者不愈合率较高,需早期手术治疗。骨折又可按骨折线的方向分为水平和斜型骨折。前者首选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ASF),而对骨折线由后上行至前下的Ⅱ型骨折则首选 Margel术。

图片

3.深Ⅲ型损伤较稳定,应给予保守治疗,无移位者,石膏固定6-8周,一般均可愈合,有移位者先行颅骨牵引复位,复位后,石膏固定8周或Halo支架复位与固定8周。浅型骨折靠近齿状突基底,临床表现及治疗同Ⅱ型骨折,应首选ASF手术。

4.年龄<7岁的齿状突骨折称骺分离,对此类骨折应给予颈围等保守治疗,即使骨折未完全复位,在以后的发育中也能获得重塑。年轻齿状突骨折患者多伴多发伤,主张手术治疗,手术尽可能选择保留关节活动的ASF手术。年龄>65岁的患者,保守治疗不愈合率高、并发症多,主张手术治疗,且多选择后路寰枢椎融合术,首选 Magerl术。


不管你现在是主治、副主任医师还是主任医师,相信在从医的每个阶段你都没有停止学习,可是如何高效的学习你真的知道吗?同样的起点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带教老师,不一样的学习内容,成就了不一样的你,这也就是为什么几年后有些人是科室主任,有些人依然是主治!

每当你打算开启学习模式的时候,却总是迷茫该从哪里开始?在结束了当天繁忙工作过后,甚至不清楚如何利用业余时间高效学习?什么课程专业又实用?不妨加入骨今中外年会员吧,与30000+会员一起高效学习不掉队,抓紧开启学习模式吧!

双11特惠活动最后4
最后优惠错过后悔!
专业年会员原价998元现仅698元,
加赠会员时间60天!
长按识别即刻加入
30000+年会员的共同选择不会错!

图片

图片

图片

双11特惠活动最后4
最后优惠错过后悔!
专业年会员原价998元现仅698元,
加赠会员时间60天!
长按识别即刻加入
30000+年会员的共同选择不会错!

参考文献:

[1]JaraAlmonte Geoffrey,Pawar Chandni. Emergency department management of cervical spine injuries.[J]. Emergency medicine practice,2021,23(10):

[1]Verhofste Bram P,Hedequist Daniel J,Birch Craig M,Rademacher Emily S,Glotzbecker Michael P,Proctor Mark R,Yen YiMeng. Operativ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Sustained in Youth Sports.[J]. Journal of pediatric orthopedics,2021:

[3]McCollum Nichole,Guse Sabrina. Neck Trauma: Cervical Spine, Seatbelt Sign, and Penetrating Palate Injuries[J]. Emergency Medicin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21,39(3):

[4]Jea Andrew,Belal Ahmed,Zaazoue Mohamed A.,Martin Jonathan. Cervical Spine Injur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The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21,68(4):

[5]Vaccaro Alexander R,Karamian Brian A,Levy Hannah A,Canseco Jose A,Rajasekaran Shanmuganathan,Benneker Lorin M,Oner F Cumhur,Kandziora Frank,Schnake Klaus J,Kepler Christopher K,Schroeder Gregory D. Update on Upper Cervical Injury Classifications: The New AO Upper Cervical Spine Classification System.[J]. Clinical spine surgery,202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