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单元 诗苑奇葩

 读书人心系天下 2021-11-15

1.古体诗四首

豳风·东山 12 张

九歌·国殇 10 张

归园田居 9 张

春江花月夜 13 张

2.今体诗四首 27 张

送友人 7 张

江村 8 张

乐游园 6 张

题乌江亭 6 张

3.宋词四首 18 张

八声甘州

念奴娇

一剪梅

破阵子

1.古体诗四首

《豳风·东山》

第 1 张

图 画鸳鸯戏水图

画外音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文字这是《诗经》开篇《关睢》的头四句。《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因其有诗

305 篇故又称《诗三百》。它共分《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等表现手

法。其中《风》是精华部分共有十五国风。“风”即民歌的意思。

第 2 张

文字 1 《豳风·东山》

《诗经》

文 字2 “豳风”即豳bīn地民歌古代的豳地在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南。《东山》是《诗

经》中一首出色的抒情诗。它描写了一个远征的士兵在归家途中思念家乡怀想亲人的悲喜交加的

心情。

第 3 张

一、反复吟诵疏通文字。

先出现词语后由教师按排列顺序逐个点击词语再依次出现注音

cú tāo yuān zhú duì yì xiāoshāo

徂 慆慆 蜎 蜎 蠋 敦 施 蠨 蛸

tǐng tuǎn yì diã zhì lí

町 畽 熠 垤 窒 缡

第 4 张

译 文一

自我远征东山东

 5

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山东回

满天小雨雾蒙蒙。

才说要从东山归

我心忧伤早西飞。

家常衣服做一件

不再行军事衔枚。

野蚕蜷蜷树上爬

田野桑林是它家。

露宿将身缩一团

睡在哪儿车底下。

第 5 张

译文二

自我远征东山东

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

满天小雨雾蒙蒙。

栝楼藤上结了瓜

藤蔓爬到屋檐下。

屋内潮湿生地虱

蜘蛛结网当门挂。

鹿迹斑斑场上留

磷火闪闪夜间流。

家园荒凉不可怕

越是如此越想家。

第 6 张

译文三

自我远征东山东

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

满天小雨雾蒙蒙。

白鹳丘上轻叫唤

我妻屋里把气叹。

洒扫房舍塞鼠洞

盼我早早把家转。

团团葫芦剖两半

撂上柴堆没人管。

旧物闲置我不见

算来到今已三年。

第 7 张

译文四

 6

自我远征东山东

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

满天小雨雾蒙蒙。

当年黄莺正飞翔

黄莺毛羽有辉光。

那人过门做新娘

迎新骏马白透黄。

娘为女儿结佩巾

婚仪繁缛多过场。

新婚甭提有多美

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第 8 张

二、整体感知含英咀华

文 字思想内容赏析

全诗四章每章 12 句共 48 句。

每章章首 4 句文字全同构成叠咏是全诗的主旋律。主要写士兵在归来途中遇到淫雨天

气。为每章后面几句准备了颇富感染力的背景。

第 9 张

文 字

第一部分前两章解甲归田思念家乡悲喜交加。

第一章通过人物形象刻画抓住着装改变这一细节写了主人公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人民

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而桑林中的野蚕这一物象意象则既状其辛苦又抒其脱羁

之喜。

第二章通过主人公的想象着意描绘了“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磷火闪烁”等意象表现了

家园颓败、民生凋敝的荒芜之状倍增怀念之情。

第 10 张

文 字

第二部分后两章复员还家怀想亲人喜胜于悲。

第三章主人公推想妻子家中忧思妇叹于室特别提到了“葫芦”这一古代婚俗意象言在

物而意在人。

第四章主人公回忆三年前新婚的幸福情景莺歌燕舞、车欢马叫岳母“亲结其缡”快乐的

情景既与“妇叹于室”对比还暗示曾有过的“新婚别”的悲痛经历更引发主人公对重逢的强烈

渴望。“其旧如之何”的结句想象了久别重逢的情状。

第 11 张

文 字三、总结全诗品味特色

赏析艺术特色

叠 咏主旋律 情景交融 背景

想 象再现、追忆 幻想、推理

心 理悲 喜 悲喜交加

 7

第 12 张

文 字《东山》板书

《九歌·国殇》

第 1 张

图 像汨罗江边的屈原。

位置在本张左边占页面一半

文 字《九歌·国殇》

屈 原

位置在页面右边

第 2 张

图 像汨罗江上舟中的屈原像。

文 字仰天长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

这是屈原著名诗篇《离骚》中的千古绝唱。今天我们走近屈原一起来领略其《九歌》中的一首《国

殇》。

第 3 张

文 字1《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而成。主要收录了屈

原、宋玉、景差及两汉贾谊、东方朔等人的作品。《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其方言声韵风土名物

等均具有浓厚的楚地地方色彩。

文 字2《国殇》是屈原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内容是追悼和礼

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

第 4 张

文字

一、反复吟诵读通诗篇

生字与注音

·

叠 咏 想 象

客观形象

士 兵

途 中

解甲归田

复员还家

盼夫早归

妇叹于室

新婚幸福

久别重逢

餐风宿露

夜住晓行

思 悲

念 喜

家 交

乡 加

怀 喜

想 胜

亲 于

人 悲

家园颓败

民生凋敝

 8

gǔ liâ cān yì

毂 躐 骖 殪

mái zhì fú duì

霾 絷 枹 怼

第 5 张

译 文一

手执吴戈锐呵身披犀甲坚

在车毂交错中与敌人开战。

旌旗蔽日呵敌寇蜂拥如云

箭雨纷坠呵将士奋勇向前。

敌寇凌犯我军阵呵践踏队列

左骖倒毙呵右骖伤于刀剑。

埋定东轮呵拉住战马

拿起玉槌呵擂动鼓点。

战气萧杀呵苍天含怒

被残杀的将士呵散弃荒原。

第 6 张

译文二

既已出征呵就没有想过要回返

家山邈远呵去路漫漫。

带上长剑呵操起秦弓

纵使首身异处呵无悔无怨。

真是英勇无畏呵武艺超凡

你永远刚强呵不可凌犯。

既已身死呵将成神显灵

你是鬼中的英雄呵魂魄毅然。

第 7 张

文 字二、整体感知含英咀华

思想内容赏析

《国殇》分两诗节也即两部分。描写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

第一部分第 1 诗节共 10 句描写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诗中“旌蔽日”、“敌若

云”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将黑云压城、敌众我寡的情势渲染得淋漓尽致。尽管敌人来势汹汹而

且“凌余阵”、“躐余行”但楚国将士毫无惧色奋勇争先。诗人用点面结合之法“面”——楚国

将士“点”——楚军统帅表现了楚军将士抗敌之英勇场面之惨烈。

第 8 张

文 字

第二部分第 2 诗节共 8 句讴歌死难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诗人笔锋一转由战云密

布、短兵相接、激烈搏杀的恶战场面转到了静寂的战后荒野。他以饱含情感的笔触描写了那些

视死如归的楚国将士紧握兵器安详地、心无怨悔地躺在那里。尽管场面是静寂的但诗人的感情

却是沸腾奔迸的。他满怀敬爱之情慎拾美好的事物修饰笔下的人物“带长剑兮挟秦弓”并且以

 9

近乎呐喊的笔触盛赞楚国将士“子魂魄兮为鬼雄”。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

第 9 张

文 字三、总结全诗品味特色

赏析艺术特色

场面描写、气氛渲染比喻、夸张

点面结合

直赋其事、情感炽烈节奏促迫

抒写张扬

第 10 张

文 字

《九歌·国殇》板书设计

·

思 想 内 容

艺 术 特 色

扬 面 描 写

煊 染 气 氛

点 面 结 合

比 喻 夸 张

歌 抒

颂 发

死 热

难 爱

将 家

士 园

高 炽

尚 烈

志 感

节 情

 10

《归园田居》

第 1 张

文 字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 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

师生齐诵上段文字因在初中学过可能引发学生的背诵乃至全篇

文 字 2上面这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由这篇文章概括出来的成语你知道吗你

还知道他的其他作品吗

第 2 张

图 像江西九江的乡村图此图占页面的一半在左面

文 字课题《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这段文字占页面的一半在右面

第 3 张

文 字题解《归园田居》是组诗共五首课本所选是第一首。这是在作者做了 80 多天的

彭泽县令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挂印回家之后所作。诗中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

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了归隐的愉悦心情寄托了诗人的社会理想。

第 4 张

文 字

作者简介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因作《五柳先生传》又称“五柳先生”世称“靖

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官僚家庭至渊明已家道贫寒。自幼博览群书有远大

政治报负。41 岁时任彭泽县令为官 80 余日而“自免其职”赋《归去来辞》从此终生隐居不仕。

其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述酒》、《读山海经》、《桃花源诗并记》、《五柳先生传》、《归

去来辞》、《感士不遇赋》等。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构思奇特语言清新质朴自然个性鲜明

具有独特风格。

第 5 张

文 字一、反复吟诵 疏通文字

俗 韵俗世俗。韵本性、气质。

性天性本性。

羁鸟笼中鸟。

守拙守住愚拙谦虚的说法。

暧暧àiài昏暗、模糊。

直 铺 其 事

感 情 炽 烈

抒 写 张 扬

节 奏 促 迫

 11

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墟集市。

樊笼喻指官场生活。

自然这里指田园生活同时指自然的本性。

第 6 张

文 字二、整体感知含英咀华

赏析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全诗共 20 句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头 4 句交待辞官归田的原因和从“求官”到“辞官”的时间。

前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基调同时又是伏笔。它是诗人辞

官归隐的根本原因。后两句写从“求官”到“辞官”的时间一个“误”字包含了诗人无尽的辛酸

和沧桑。

第 7 张

文 字

第二部分中间 12 句写诗人回归田园。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全诗 5—8 句两种生活的过渡。两个相似的比喻和对仗句式强化了厌倦旧生活

向往新生活的情绪从这里转接下文显得自然妥贴丝毫不露痕迹。

第二层全诗 9—16 句居所一带的田园风光。诗人像一个高明的画家也像一位老道的摄

影师几乎是用白描的手法摄取了一组镜头构成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画面。近镜头静景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绿树环绕、点缀的农家小院。远镜头、动景远村、炊烟狗吠、鸡鸣。

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在动静相间中我们嗅到了很淡很淡又很浓很

浓的诗人的社会理想。

第三部分最后 4 句写新生活的愉快。环境清幽心境闲适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

然的流露出来了。

第 8 张

文 字三、总结全文品味特色

赏析艺术特色

平淡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总体特征。本诗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法

在平淡自然上达到了高度统一。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闲适安谧的农村生活诗人如释重负的心境

通过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实率真地抒写出来乃胸中所出不着一点痕迹。

构思精妙。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对人生了然明达的心境。在这种心绪下

作者在逐层推进中精妙地安排构思。如诗中描绘田园风光的 8 句。诗人落笔于眼前的景物在交

掩成趣的简单几笔的勾勒中显示出主人生活的简朴素淡中又有一丝绚丽。然后诗人觉得这还不

够放远眼光为我们勾勒了动静相间的最富农村气息的画面诗人的社会理想也隐约可见。

第 9 张计

文 字《归园田居》板书设计

 12

景 情

《春江花月夜》

第 1 张

文 字走进长江感悟母亲河

图像选择 1—2 幅长江及周围风景的画面最好一昼一夜。如中华网文史 1903—1935长

江及周边风景老照片图集4中的第 10 幅镇江。长江落日。

画外音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 2 张

文 字《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背景图烟波浩淼的长江

第 3 张

文 字

作者作品简介

张若虚初唐著名诗人。《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但《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春、

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

界。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第 4 张

文 字生词难句

1.滟滟水波闪耀。

2.芳甸:花草

3.霰细小的雪粒。

4.妆镜台梳妆台。

清 高 孤 傲 与 世 不 合 的 性 格

厌 倦 官 场 生 活回 归 园 田

抒 情 主 人 公

 我 

田 园 风 光

的 美 好

归 隐 后 愉 悦

的 心 情

如 释 重 负

自 然 恬 淡

 13

5.逐追随。

6.月华月光

7.月绯徊月照妆楼思妇徘徊难眠。

8.空里流霜古人认为霜是从天空落下的。

9.玉户华美的屋子。

10.捣衣砧洗衣用的石头。

11.“空里”以下四句写秋夜的江畔空气清新人不觉得霜飞但汀洲沙滩已经被清霜覆盖了。

在一轮明月照耀之下江天一色皎洁澄明。

12.“玉户”以下两句说明月光时时处处引起她的相思之情。

13.“鸿雁”两句写月光普照之深远引起人深远的相思。雁长飞也飞不出月光江中潜游的鱼

也在明月照耀下跳出水面。那么鱼、雁是否可以传书呢长空寥廓大地辽远音信难通。

第 5 张

文 字二、整体感知含英咀华

欣赏思想内容

全诗共 36 句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1—10 句勾勒春江月夜的壮丽图画创造了幽美、恬静和神话般的美妙境界。

诗人在篇首便想象浩渺黝黑的海面上一轮圆月正在潮水涌动下冉冉升起。一个“生”字

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亮的清光似随潮水从东海涌入江面春江之上无处不尽染着明

月之辉。“春江潮水”两句言景象壮观“滟滟随波”两句状月耀江水“月照花林”两句绘月

光轻盈“江天一色”句喻指月光纯洁。诗人时而用如椽巨笔挥洒时而用淡扫娥眉之法细描意

象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动趋静由面至点由春江花月夜等众多景物渐聚一轮孤月之上。

第 6 张

文 字

第二层11—14 句从无尽的时间据人与月的关系探讨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

无边的空间是“宇”无尽的时间是“宙”。第一层把月放到了无边的空间之中加以描写这一

层则把人与月的关系置于无尽的时间里讨论。人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才得以与年年相似的江月

共存。个人的生命是稍纵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不断的。

第 7 张

文 字

第三层15—36 句写离人与思妇在千里明月之下相望而不相闻。

在承上启下的过渡诗句之后诗人用“白云”以下四句总写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白云”、

“青枫浦”是古人常用的感别景物和处所诗人用来托物寓情。“谁家”、“何处”两句互文见义一

种相思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

“可怜”以下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月就像一个十分有怜悯心的朋友一样

久久地在离人的妆镜台上“徘徊”而且固执地要与她作伴欲为她消除一点忧愁于是柔和的清辉

洒在玉户帘上和捣衣砧上。从修辞说这是一种拟人手法从文化意蕴上讲这正是中国人说的“天

人感应”。思妇想撵走这牵人情思的月光可月光依旧卷也“卷不去”拂亦“拂还来”。月光下

鸿雁长飞鱼龙潜跃但飞也徒劳跃也无用。

第 8 张

文 字

最后八句写游子的思妇之情。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多想越过从潇湘到碣石的无

限路程乘月还家。“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重了他的相思。

 14

月已落而天欲明游子只有把自己的思念寄托在月亮余晖下的江树上。而“摇情”不写人情而写月

情余音袅袅回味无穷。其实它既是月情又是人情既是思念之情又是诗人之情交织一

片尽在其中。

第 9 张

文 字

三、总结全诗品味特色

第一融情、景、理为一炉。

写景虚实相生恢宏隽永写情幽怨缠绵热烈深沉写理清明显白深邃透辟。此诗

月是中心意象。不借月无以写景无以抒情无以议论。月是纽带贯通了情、景、理。诗人凭

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美了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了人间的纯洁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

同情心扩大开来把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

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第 10 张

文 字

第二空阔的背景清幽的意境。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大背景着墨几何中心点便

是那一轮明月。“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诗人的笔下月在一夜间经历

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郊野、江树、花

朵、飞霜、白云、扁舟、小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思妇、离人还有那隐逸于字里行间抒

发宇宙人生之慨的江边望月人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绘就了一幅情理相生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

尤其在色调上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淡妆浓抹总相宜”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

出了绚丽多彩的中国水墨画的意境表现出春江花月夜的清幽的意境之美。

第 11 张

文 字

《春江花月夜》板书设计

第 12 张

文 字历史上其余 5 首《春江花月夜》。

思想内容

勾勒壮丽画卷

创造美妙境界空间

探讨人生哲理

与宇宙的奥秘 (时间)

离人与思妇的

相思之情 (两地)

两地

艺术特色

融情、景、

理为一炉

空阔的背景

清幽的意境

 15

比较阅读拓宽眼界一

1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隋炀帝杨广

2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隋炀帝杨广

3花帆渡柳浦结缆隐梅洲。

月夜含江树花影覆船楼。

——隋诸葛颖

第 13 张

文 字比较阅读 拓宽眼界(二)

4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隋张子容

5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

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隋张子容

2 今体诗四首

送友人

第 1 张

文 字走近李白感悟浪漫

画外音《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同时在页面上出现以上文字

这是友人送他时他写的留别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送友人时的道别诗。

第 2 张

文 字《送 友 人》

李 白

第 3 张

文 字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生于唐安西

都护府所属的碎叶今吉尔吉斯坦境内25 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天宝年间被召入京供奉

翰林。不到三年因得罪权贵被“赐金还山”。后死于族叔李阳冰家。他的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

 16

放想象丰富、奇伟形象鲜明、瑰丽诗中多用夸张和神话故事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有

《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第 4 张

文 字

一、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赏析思想内容

《送友人》是一首典范的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

诗分首、颔、颈、尾四联。

㈠首联从修辞上讲用了一种什么手法勾画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怎样情感先出示问题

经赏析后由教师点击再出示答案下同。

答对偶。寥阔秀丽的画面。远景青山叠翠、横亘城北、朦胧绵延近景波光粼粼、水绕

东城、潺潺而去。“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绕”相生动静共在。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第 5 张

文 字

二颔联和颈联写了什么内容从对仗角度讲哪一联更工整诗人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答这两联写离别的深情。两联之中颈联更工整。而颔联则不拘泥于对仗却如行云流水

舒畅自然。在山明水秀、红日夕照中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令人难舍难分。既有情又有景情景

交融。

三尾联写诗人更为深切的情谊。诗人运用什么手法表达内心感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诗人化用《诗经·车攻》“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没有直接写内心感受而是借马

情写人情。尤其着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

第 6 张

文 字二、总结全诗品味特色

㈠语言清新明快新颖别致。

㈡形象新鲜活泼不落窠臼。

㈢不袭缠哀绵衰伤旧习尽显真挚热忱、豁达乐观。

第 7 张

文 字学点格律常识㈠

一、韵脚

二、四声

三、平仄

四、对仗

五绝、五律平仄的常见定式

㈠仄起式 ㈡平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以上两式为五绝双用为五律

《江 村》

第 1 张

 17

图 像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文 字走近杜甫感悟现实。

画外音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

塘坳。„„

在画外音的同时页面上出现以上文字

第 2 张

文 字听到这首诗我们感受了诗人的痛苦“天下寒士”的痛苦乃至社会 的苦难、时代

的苦难。忧国忧民的情愫、沉郁顿挫之风涌上心头扑面而来。那么杜甫有没有些许的快乐呢

同在浣花溪畔的草堂比这首诗稍早杜甫写就了《江村》一诗可以让我们领略那短暂的喜悦。

同时页面出现杜甫《江村》一诗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第 3 张

文 字课题江 村

杜 甫

第 4 张

文 字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或杜陵布衣世称“诗史”、“诗圣”。早年诗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望岳》是这方面的代表。35 岁到 44 岁期间困守长安对社会现实有较深认识产生了揭露统治

阶级腐朽同情人民疾苦的《兵车行》、《丽人行》等。安史乱起直面现实、接近人民写下了“三

吏”、“三别”等一系列光彩照人具有深厚人民性的著名诗篇。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歌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第 5 张

文 字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赏析思想内容

这首诗的诗眼在哪里中间两联是如何围绕“诗眼”铺展的?尾联除了表明作者的喜幸之外 “供”

字表明了怎样的深层含义

教师引导讨论得出较为一致意见后由教师点击给出答案

答首联中的“事事幽”是诗眼梁上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自在水中白鸥忽远忽近相

伴相随。物象如此幽静人事又该如何呢老妻画纸作棋局憨态可掬稚子敲针作钓钩天真无

邪。在可亲可爱的人物形象中我们领略了诗人阵阵的欣喜和事事的满足。着一“供”字境界全

出。流淌出依靠别人施舍而过活的悲酸与无奈含蓄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摧残。

第 6 张

文 字二、总结全诗品味特色

㈠围绕诗眼转合自然

㈡属对工丽照应紧凑

第 6 张

 18

文 字

板书设计

人物 景象

第 8 张

文 字学点格律常识㈡

㈠粘对

㈡拗救

七言绝句、律诗平仄的常见定式

㈠仄起式在五言平起式前加“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双用为七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㈡平起式在五言仄起式前加“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双用为七律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乐游原》

第 1 张

图 片古乐游原遗址

文 字走进乐游原吟诵诗人词客名篇佳什

画外音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

万树鸣蝉隔断红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李商隐

同时页面上出现上述文字

“但”辛 酸 无 奈

事 事 幽

抒情主人公

老妻画纸

稚子敲针

梁上燕子

水中白鸥

喜 悦 之 情

诗 眼

 19

第 2 张

文 字课题乐游原

李商隐

内容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第 3 张

文 字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25 岁进士及第仕

途多舛46 岁闲居郑州时病逝。其诗感慨讽谕有一定深度。如《有感》、《重有感》等诗反映了

民生疾苦揭露宦官擅权暴虐表现出一定的见识和胆量。咏史诗如《隋宫》、《北齐》多托古讽今

讽刺时政。《无题》诗深于寄托意境朦胧。爱情诗对唐宋婉约词人及元明清爱情题材的戏剧有重

要影响。写景小诗《乐游原》更是千锤百炼的杰作。

第 4 张

文 字一、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在本诗中诗人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从写景的角度看诗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对于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的千古绝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惋惜夕阳虽好只是临近黄

昏一是盛赞这夕阳的美景正是在黄昏时刻。你赞同哪种理解

在教师引导、同学们赏析之后由教师点击给出答案

答1.主要运用了记叙、描写同时用了抒情和议论2.白描手法3.应该说两种理解都有

道理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都可第一种理解结合诗人的身世和此时的心绪那种惋惜与无

奈便很自然了。第二种虽然作者心绪“不适”但大自然美景还是感染了他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关键点在对“只是”一词的理解。

第 5 张

文 字二、总结全诗品味特色

诗人在这首写景小诗中体现了其怎样的哲理思考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色教师引导其赏

析经讨论后由教师点击给出参考答案

答在这首小诗中诗人含蓄地阐释了美好与夕阳、黄昏同在的哲理思考。在艺术手法上寓

情于事、融情入景、议随景生。

第 6 张

文 字《乐游原》板书设计

 20

题乌江亭

第 1 张

图 像“霸王别姬”或“乌江自刎”。

文 字走进乌江亭感悟楚汉争

画外音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项羽

同时渐出字幕

第 2 张

文 字课题《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绘景黄昏

思考近黄昏

心情不适

时间向晚

地点古原

抒情主人公

诗人

 21

江东弟子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第 3 张

文 字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唐文宗大和时进士曾任黄、池、睦、湖等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有远大志向和胸怀关心国家

安危治乱曾注释《孙子兵法》。其古体诗豪健跌宕骨气遒劲近体诗情致俊爽风调轻利具有

独特风格。尤以七绝最为出色。《过华清宫》、《赤壁》、《江南村》、《山行》、《泊秦淮》等诗画面优

美语言精炼情思含蓄使人玩味无穷。散文也写得精炼而流畅辞采新隽豪迈挺拔。著名的

如《阿房宫赋》骄散并用别开生面脍炙人口。

第 4 张

文 字一、反复吟诵整体感悟。

㈠这是一首咏史诗整首诗针对什么而言批评了项羽的什么缺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后由教师点击给出答案

答针对项羽兵败自刎身亡这一事实而言批评了他不能总结失败教训、力图东山再起的缺点

表达了诗人惋惜其“英雄末路”的感情。

㈡从“江东弟子多才俊”句中你知道诗人化用了怎样的历史典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后由教师点击给出答案

答当年项羽兵败来到乌江亭。亭长曾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但项羽却没有采纳亭长建议觉得自己无面见江东父老。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江东弟子人才辈出

东山再起多可倚重。

第 5 张

文 字

㈢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落脚的句子也是最得力的句子。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点击给出答案。

答阐明了“败不可馁”的道理

二、总结全诗品味特色

文 字赏析艺术特色

㈠求异思维反说其事不落窠臼。

㈡用“翻案法”借题发挥

第 6 张

文 字

《题乌江亭》板书设计

 22

宋词四首

第 1 张

图以“滚滚东去的长江”为背景。

文 字宋词——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词由诗歌演变而出的一种韵文文体。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曲子词。曲指的

是音乐词指的是文辞“由乐定词”二者不可分离。至宋代词自行单称而减掉了曲、曲子、

歌等。词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渐渐地脱离了音乐但它仍然是可以配乐的所以又称为乐府、近体

乐府如《东坡乐府》等。根据词在形式方面的句子长短不齐的特点又称为长短句如《稼轩长

短句》等。后又有别名为诗余认为词是诗的余剩、诗的下降含有贬义。词的格式因音乐的要求

而有一、二千种总归其乐有两种分法最初分为“令、引、近、慢”等四类后来有人又分为小

令、中调、长调等三类。

第 2 张

文 字词到了宋代才广为流行。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

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秦观、姜夔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

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陈亮等。这个划分是就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不是

绝对的。同一作家往往既有婉约之作又有豪放之品。像李清照是以婉约为主但不乏豪放之作

而辛弃疾以豪放为主婉约之作也不鲜见。

第 3 张

文 字《八声甘州》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宋崇安今福建人。宋仁宗景祐年进士

做到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早年热衷功名但频遭坎坷于是失意无聊放荡不羁潦倒一生。

其词多用生动俚语反映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因此曾风靡一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创

咏 史 诗

乌 江 亭

败 不 可 馁

诗 人

事 不 期

包 羞 忍 耻

多 才 俊

卷 土 重 来

项 羽

不总结教训

不采纳忠言

无面见江东父老

自 刎 自 刎

 23

作长调很多使慢词成为成熟的文学样式。铺叙刻划情景交融评议通俗音律谐婉对宋词的

发展有重要影响。

第 4 张

文 字《八声甘州》课文内容

描写羁旅之愁的名作。上片描绘了秋雨后——江天的黄昏景色。下片抒发了对故乡和闺妇的思

念之情。“望渺邈归思难收”点出全篇主旨。

第 5 张

文 字《八声甘州》名句赏析

一“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引句曾被苏东坡叹为不减唐人高处的名句。当此

清秋时节又经雨水洗涤“渐”字统领时光景物。秋已更深雨洗暮空着一“紧”字乃觉凉风忽

至其气凄然而遒劲加倍峻肃。举目关河寥阔迤逦气势磅礴再加一“冷”字层层紧逼

秋来肃杀凋零之气渐浓草木不芳一片冷落景象。词人登临送目残照系于“当楼”仿佛江天、

暮雨、清秋、霜风、关河统统汇聚一点一齐向词人袭来将不可为怀的羁愁暮景写到至矣尽矣

的地步。三句词的艺术效果、感染力量达到了高度统一。

第 6 张

文 字名句赏析

二“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这两句词用拟人手法写尽了词人对“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的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特别

是“无语”二字竟让这思考来得深沉有百端交集于一处竟又无从言起之感。

第 7 张

文 字《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一

般讲的“唐宋八大家”即有其父子三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屡遭外放地方

官和贬谪。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执政苏轼被召入京曾官至礼部尚书也曾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

州。后改革派再起其再连遭贬谪终至琼州今海南省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在政治上比较

保守但在历任地方官时能关心民众生计注意变革弊政兴修水利卓有政绩。在文学上散

文、诗、词均有极高成就书法、绘画也大有造诣。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

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派创始人。其作品风格豪迈、视野广阔、个性鲜明、意趣横

生。其诗文表现出来的极为丰富、绚丽多彩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

最高成就。

第 8 张

文 字《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内容

课文追怀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奇功的往事表现自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借咏史抒发壮志难

酬的郁闷心情。上片以写景为主由地及人、由景及人展现了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下片着力歌

咏周瑜称颂了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度、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非同凡响的功绩。通篇雄奇壮伟

的江山胜景与彪炳史册的人物相映成辉。

第 9 张

文 字《念奴娇·赤壁怀古》名句赏析

 24

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念奴娇》的开篇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

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用“浪淘尽”将浩瀚的大江与名高累世

的历史人物、战争故事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表现了词人对古代英雄

的向往。

第 10 张

文 字名句赏析

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三句集中描写了赤壁雄奇壮阔的自然景观陡

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端汹涌的浪涛狂怒地拍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水卷起万千堆雪样的骇浪。词

句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人们不同感觉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一扫古人的平庸之气把读者带进了如

万马奔腾、似惊雷阵阵、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一振

第 11 张

文 字名句赏析

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橹灰飞烟灭。”前两句是从仪态肖像上描写周瑜动人姿

貌、出众才华、束装儒雅、风流倜傥。既表明了周瑜是能担大任的英霸之器也表明这两句只是铺

垫下两句才是词人要着力表现的。他抓住了水战火攻的特点精准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

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惧色而是谈笑自若地指挥水

军抗击横江而来的强大的曹军并把敌军战船烧成了灰烬。词人如此盛赞周瑜其思想契机就在

于渴望也像周瑜一样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第 12 张

文 字《一剪梅》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历任地方

官职对金石学很有研究。她早年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息均很浓厚的家庭里过着悠闲平静的

生活。南渡后不久丈夫死去从此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境遇孤苦。她是南宋时期有名的女作家

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诗词散文均有成就。她的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

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南渡后词中蕴含着沉痛的家国兴衰之

感通过个人际遇的描述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动乱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她是词中婉约派的大家

擅长白描手法但在婉约的风格中还带有豪放的一面。她作诗留传不多但表现出的爱国热忱极

为强烈风格豪放遒劲。

第 13 张

文 字《一剪梅》思想内容。

《一剪梅》是写闺中之情的词篇。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在她孤独寂寞之中找到了排

遣的方法“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下片转为抒发情怀、直吐胸臆。人分两处心已笼罩深愁。

第 14 张

文 字《一剪梅》名句赏析

㈠“花自飘零水自流。”这是词的过片。它既是写景又兼比兴。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中将两

个乐段紧密相连。它所展示的落花流水之景与上片“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照应将人生、

年华、爱情、离别等象征、比喻意绪贯注于下片的“相思”、“闲愁之中”。

第 15 张

 25

文 字名句赏析

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多么平常的字眼又是多么新奇的意境。别人看得见的是感情

外露的地方——“眉头”而看不见的可以藏起来的感情却在心头。李词这是在点化范仲淹《御街行》

中“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句子但却不给人模拟之感。化得出奇化出了新貌把“愁”说

成了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和新鲜的是把愁这种原本由内向外说成是由外向内的运动。

又用“才„„却„„”句式表现了它运动之速。如此造语真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一“下”

一“上”之中让我们领略了词人的万千愁绪令人顿生无穷无尽的遐思。

第 16 张

文 字《破阵子》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3 岁即参加耿京的抗金义军失败后南归。

曾官至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史。43 岁落职闲居信州江西上饶近 20 年。晚年被起用为浙东安

抚史、知镇江府等职。他是两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作家有 600 多首。其词反映了当时尖锐的民族

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了坚持抗敌的决心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权者的苟安误国表示了强

烈的愤慨。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作词不为格律所

限显示出自由奔放的精神。

第 17 张

文 字《破阵子》思想内容

《破阵子》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表现了词人的宏伟抱负并以沉痛的慨叹抒

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从词的强烈对照中透露出南宋小朝廷的腐朽、人民的苦难揭示了爱国志士

报国无门的苦闷。

第 18 张

《破阵子》名句赏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八百里”、“五十弦”点明了军营之壮观

场面之热烈。在这塞外廓大的背景下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士兵们分吃着将军发给的烤牛肉

聆听着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接受着将军的检阅。这是一场大战的前奏高昂的士气加之“秋高

马壮”此时点兵出征预示着战无不胜的前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