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者简介:
孤山梅雨 本名张奕。杭州人,旅居美国。医学生理学博士。《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编审,喜擅诗词、现代诗、诗歌翻译、诗词赏析和文艺评论。痴书,爱乐,尚云游。诗词作品收入海外诗库、诗集《天涯诗路》《中外诗词三百家》《中国当代民间格律诗选》等。 
【孤山梅雨:评当代诗词(105-128)】
(本辑原作选自小楼周刊(264)期) 绝句二十四首 风雪中见红衣快递小哥 吴宝军(北京) 纷纷千户闭,落落一街空。 忽见红衣客,穿花风雪中。 孤山梅雨评: 雪夜空巷,一骑玉尘红衣客!此乃后现代版之风雪夜归人。色彩对比戏剧性且红白干净,镜头动静穿插有致。而雪花漫舞的柔动更衬托了红衣人之凌寒穿花之风驰电掣快动,层次分明,远近交错,散点透视,有背景,有特写,铺垫与转折高潮三美具。作者在平面上成功地展现了三维电影镜头之威力。“穿花”者,多么浪漫艰辛又自豪的主人公快递小哥形象。不由想起了那句话:工作着是美丽的…此诗是迄今看到的、给快递小哥画的最诗意速写兼油画。哭 姊 丁永海(甘肃) 昨宵还视频,噩耗今晨报。 呆坐泪长流,空余微信号。 孤山梅雨评: 作者写出了网络/视频时代的人生之更加无常。盖因时空距离的缩短更增加了失去时的突兀感。另一方面,网络和微信也让后现代忙碌导致的亲友疏离似乎有了一个某种程度可以略作亲情友情弥补的元宇宙(虚拟空间)场所… 慰问丁先生,并望您节哀。看夕阳 范东学(湖南) 畅意品黄昏,情心生浪漫。 一轮落日红,我当朝阳看。 孤山梅雨评: 转结句比拟抒情不乏意趣,只是有点罔顾方向感也。落日朝下,朝阳向上,一样辉煌,两种归宿。若言两者都是咸鸭蛋黄,方向与归宿就无所谓了…但从形而上大格局来说,诗人这样的感悟不无下降即上升,上升即坠落,或生中有死,死中有生之哲理?所谓物极必反,万物恒转化也。
堆雪人 郭通海(北京) 白发还童趣,未丢年少狂。 楼前芳草地,堆起旧时光。 孤山梅雨评: 好一个老顽童周伯通形象!结句“堆起旧时光”尤出彩。无情的雪人,冷艳之雪光,白发堆雪人,唤回青丝狂,几个意象在诗意色彩和动作叙述简约灵动之间令人刹那忘记了流年岁华之无情。表面乐观的诗情仍然掩盖不了抒发年少狂之际的画面后感伤,即便诗人在一刹那并未意识到这点。咏 槐 刘鲁宁(上海) 春积百堆雪,夏覆万重阴。 冬日枝成骨,坚如老父亲。 孤山梅雨评: 四笔素描,高效诗意,画出了槐树从花到枝叶再到神韵性格之形神概貌,同时囊括了象征生命不同时期的季节流逝,与树(或人)的形象建立了时空相依关系。一棵柔美而慷慨大气的槐树,一种父亲般坚实的形象移情…负暄戏作 安全东(四川) 序入初冬岁近年,当头红日正暄妍。 长条椅上阖眸坐,半梦黄粱半悟禅。 孤山梅雨评: 从白居易的“负暄闭目坐”到“心与虚空俱”,过度到安公此诗的“长条椅上阖眸坐,半梦黄粱半悟禅”, 五言古风变作七言绝句,安公没象白公那样细腻描述晒太阳时的全身心理生理变化,而是在椅子上从入世黄粱梦做到出世悟禅机,两边神游皆收放自如:注意“半”字!这太阳晒得…哈哈。见某传统村落墙上垃圾分类广告 池健(浙江) 百载云村映晚霞,沧桑院壁满涂鸦。 问人美有多昭烈,炫得心焦眼也花。 孤山梅雨评: 古村落之纯朴美与缺乏美学意识之为的破坏环境形成了鲜明对照。但转结句厌恶满墙广告的抒情不够形象思维或深刻。
归 樵 陈为瑽(江苏) 松关夕照鸟啾啾,竹径寒烟暮色浮。 崖上樵歌幽谷应,一支赢得一林秋。 孤山梅雨评: 转结句有新意。一支樵歌引起一林秋色,主客观与虚实双打通,同时也是王阳明心学之诗意写照。秋日茶饮 陈镇(河南) 金粉泥炉白玉台,菊花小院客初来。 一壶泉水茶何在?已把心寒尽化开。 孤山梅雨评: 起承句备茶菊开迎客几个白猫,铺垫画面宁馨和祥。转句也有点别出心裁:一壶泉水茶何在?-- 问题出在结句“心寒”尽“化开”的收束。作者原意或在强调饮茶之功效,同时也点出了转句的问茶何在之噱头。然而这个结句却无意中破坏了次句的“客初来”意境。对主人而言,难道客来本身不足以去心寒?而对客人来说,难道主人热情稍逊而需饮茶去其心寒?尤其诗人还特地加了“心”字,让人觉得此茶真比得上有点抗抑郁药了……除非,除非这次主客相见中,此茶充当了主客冰释前嫌之主角。公园弈棋角观战偶感 戴庆生(江西) 匆匆过客竞登场,摇扇军师搅局忙。 小小棋盘大天地,几人清醒几人狂? 孤山梅雨评: 到底是诗人,偶然路过观一公园棋局便生动描摹出皇帝不急急那啥的观棋画面:“匆匆过客竞登场,摇扇军师搅局忙”。继之议论感慨转结,同样适用棋局与人事… 诗之前两句令余思起儿时在西湖六公园观弈棋的情形。大雪看花 江农(天津) 天中雨雪无常态,世上风云摧白头。 莫讶村翁还好色,篱边一朵久凝眸。 孤山梅雨评: 前两句赏雪赏出自然与人生之无常,这是叔本华的自由意志悲观哲学。后两句描绘大雪纷飞也改变不了人性根本之一:好色或爱美:“莫讶村翁还好色,篱边一朵久凝眸”。此是尼采自由意志之乐观哲学,即生存意志之通透表现。此绝写景抒情契合紧密,心境刻画真实而兼具诗意并哲理。都江堰伏虎观眺望 江合友(河北) 宝瓶看罢看离堆,浪激飞沙堰底回。 一水三分滋五蜀,泽流天府沃畴开。 孤山梅雨评: 起承句状都江堰形胜壮美。转结赞此水利工程之历史与民俗功绩。画面激荡,情辞俱称。早春赴张家界 李元洛(湖南) 轻车直指雾云峰,赴约名山信早通。 犁破碧波千百里,披襟时快杏花风。 孤山梅雨评: 从字面意境看,写得甚有诗意。驱车犁破碧波之比拟也彰显了绿色海洋之壮美,以及山林动感气势。然则毕竟全诗高潮是去雾云山沐浴了一阵“杏花风”, 却未写出张家界风光之独特形胜。一憾。
登 冉长春(四川) 东西南北雾茫茫,四面前途尺可量。 偶尔挤于半山上,果然高处有阳光。 孤山梅雨评: “四面前途尺可量”, 诗人怎么想出来此等妙句的?估计雾中登临眼神不佳,有点慌张了(一笑)。愤怒出诗人,迷途得尺句…有时候仅仅一句或某个意境,完全让人可以忽略周围其它了。金句,警句,此所谓也。悼诗友掬雪厅李爱莲 苏俊(广东) 恍坐山楂树下听。蓦然回首隔幽冥。 平生已恨知音寡,更哭榆州掬雪厅。 注:李君在我唱歌曲《山楂树》中献花,不久即病逝。 孤山梅雨评: 山楂树曾是歌中见证女主人公爱情选择之愁的象征。山楂树也成了苏子与掬雪厅主人友谊和阴阳两隔之见证。哦,浪漫而让人伤感的山楂树啊;哦,天上的李君才女,你可再次听到了人间高州的山楂树歌声吗:“平生已恨知音寡,更哭榆州掬雪厅”。村口见妻送夫 张明新(山东) 车声响处手频挥,云泪花心逐路飞。 垂柳不知人去远,依然摇曳似牵衣。 孤山梅雨评: 转结句以物拟人关情,得诗词形象思维精髓也。次句云泪花心意象亦同效。主人公之间的离别镜头只有首句频挥手处局部得见,整首诗写得蕴藉真情,用语平实,比喻贴切,以景物烘托主题得法。过洞庭 章育林(湖南) 又见长空雁字斜,洞庭西望几咨嗟! 烟波八百归谁处?瑟瑟秋风芦荻花。 孤山梅雨评: 这首诗四句写景未及成功地寓情(除了比较抽象的“咨嗟”),或进一步深化/暗示,使得结句秋风芦荻花的含义只停留在物象层面。若后三句重新安排一下,或可诗意情辞两相顾。鹦鹉辩 庄炳荣(山东) 跳来跃去满笼春,水米无缺更有神。 邀宠只须舌弄巧,谁说不是自由身? 孤山梅雨评: 在诗中直接寓理,通常需要冒险,或吃力不讨好,或减损诗意。何况是一些诸如自由与邀宠弄巧之类定义或关系复杂的现象描述。诗的要义不是说理。
往江阳 印建生(江苏) 闻得巴山老窖香,吴风楚雨往江阳。 行来蜀道多平坦,一路飞车入酒乡。 孤山梅雨评: “酒鬼”诗人果然诗思别有!千里之外一闻泸州老窖之酒香,便一路顺风顺雨地不屑一顾惊吓过李太白的蜀道之难了。看来李白当年吟“行路难”时缺了酒乡诗会邀请…立冬感事 仰健雄(杭州) 黄叶丹枫瘦几重?人间万物始成封。 任凭窗外西风烈,诗意从来不过冬。 孤山梅雨评: 万物成封,诗意除外。其一暗示诗人乐观好心境,其二说明诗人毕竟有窗可屏蔽西风之烈。一结“诗意从来不过冬”倒是证据确凿:此诗及时发在小楼诗刊第246期,时维孟冬。下夜班归路偶吟 马星慧(南京) 轻哼小曲打精神,伴我车窗月半轮。 莫怨下班归太晚,风中尚有摆摊人。 孤山梅雨评: 作者驱车晚归之际借哼曲赏月慰藉自己的疲乏,可见生活中的诗人乐观又富有诗意。但提升此诗境界的则是转结句,诗人回家途中目睹或联想到那些不知何时方可归的“风中摆摊人”。颇得人文关怀精神。露台乐二首之一·种菜 李荣聪(四川) 久动乡心芽已长,筑成园圃近南窗。 水泥林里一泉眼,冒绿翻青润夕阳。 孤山梅雨评: 虽是露台螺蛳壳里做道场,诗人的“乡心之芽”颇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终于不仅“筑成园圃近南窗”, 还给水泥之林引入了泉眼与“冒绿翻青润夕阳”气象。小诗很有水泥森林时代的“心远地自偏”襟怀。闻国台办发文制裁台独(新韵) 王志伟(山东) 辗转屏前坐不成,双拳紧握气填膺。 号声何日吹台海,捎上村庐一老兵。 孤山梅雨评: 见风是雨。爱国之心固然可鉴,核时代开战还吹军号?眨眼就导弹落地,或更加不堪之景… 老兵侬有与时俱进的绝技否?不然队伍捎上您给人添乱?老兵诗人写写诗鼓舞士气,善。金融街初冬 唐双宁(北京) 梧桐街巷玉罗衾,风雪楼头满地金。 随意拾来沽美酒,初寒别景好诗吟。 孤山梅雨评: 小诗写得诙谐惬意。又应景立冬节气之感。以后驱寒消冬就学作者去逛下金融街吧,风雪楼头妙计闪过,慧眼一亮,拾得满地金之一二,便可美酒白喝诗狂赋。--- 看来作者是股市高手,抑或金融业关注者。好一个金风得意初冬美哉:“初寒别景好诗吟”。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