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听”到“说”,语言沉默期与TPR教学法

 传递教育ETREND 2021-11-16

孩子往往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母语,甚至外语,这是否与他们经常用肢体动作表达语言有关?这是一个语言学家长期以来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19世纪末,法国人Francois Gouin从他年幼的侄子那里获得了灵感,这个小男孩用一系列动作向他讲述了参观磨坊的故事,Gouin由此想到能否通过动作表演的方式来教学。Gouin对语言教学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通过对儿童语言学习的观察,发现了从“听”到“说”之间存在的语言沉默期。家长和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明明已经上了好几次英语课,但孩子就是不开口。其实这是语言习得早期阶段的正常现象,我们称之为语言沉默期(Silent period)。

语言沉默期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征,自信活跃的孩子往往比害羞内向的孩子更早地输出语言。当孩子进入到沉默期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切忌在孩子不愿意的情况下强迫开口去说,而尽量通过肢体语言进行互动,因此,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就成为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学法。Gouin的这些概念对于之前咱们介绍过的直接法、自然法乃至现代外语教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Gouin认为动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而最能强调动词的句型是祈使句。口语法的创建者Harold Palmer把这个想法发展成为指令性训练:老师说"get up",并做出相应的手势。学生即使没有听懂,但理解手势后就会站起来。老师说"sit down",学生同样可以按照手势坐下。当学生熟悉了动作与指令之间的联系,就不再需要这些手势了。训练的内容也可以逐渐变得更加复杂,比如:

Take the fourth book from the side nearest the window, from the second shelf; open it at page 65 and point to the first word.

40年后这种训练方法被发展成为独立的教学法,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全身反应法)。其创建者James Asher认为语言和孩子的肢体动作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利于帮助孩子掌握外语,尤其是促进听说技能的发展。

Asher的训练方式和Palmer的指令性训练类似,通过把教室里的实物与单词之间建立联系,老师演示动作,学生模仿回应,一旦熟练后,老师不需要再做动作,只是发布指令,并且变化指令中基本元素的组合,学生按照指令完成动作。比如:

Igor, pick up the black box. Give it to Juana.

Juana, put the red car in the box. Walk to the door with the box. Leave the box by the door.

Keiko, point at the black box. Go to the box. Take out the red car. Hand it to Johan.

Ana, walk to the board. Draw a fish. Write 'fish'.

经过一定程度的课堂训练后,学生课后进一步巩固目标语言知识点,然后就可以开始口语练习了:老师让学生用这些语言知识点(pick up, give, point to, draw, box, car, fish…)去设计新指令,然后再与其他同学一起分组表演。

这种指令性训练的方式在语言结构复杂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后来加州的西班牙语教师Blaine Ray又把叙事结构纳入其中,从而扩大语言输入的范围:老师在课堂上导入故事,故事包括了大量目标词汇和句式的复现;由学生进行表演和复述,以此来训练听力和阅读。整个过程中,老师需要通过眼神动作密切关注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甚至偶尔可以介入母语翻译。

与之前介绍过的听说教学法相比,TPR不仅能够有效地训练听力和口语,而且还能促进语法知识的内化吸收。今天TPR技术已经被融入许多其它教学法当中,尤其是其倡导的语言沉默期的概念能够有效减轻初学者的学习压力。母语学习研究表明,表演的方式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词汇,而二语习得的研究同样证明其对动词短语的学习效果。Asher认为肢体语言是存储语言输入的有效介质,甚至也是检索和控制语言输出的强大中介,因此鼓励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借助动作、表情、手势等各种肢体语言去强化外语学习的效率。

以上内容摘自国际英语教学大师Scott Thornbury的《英语教学30法》,在这本书中他以不同教学法的共性特点进行分类,从五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国际上主流的30种英语教学法,为英语老师的日常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