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履不停》: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周听陈说 2021-11-16



读前

在我弟生日的前些天,我就在想送他什么生日礼物较好,思来想去,还是送书吧,他还是个学生,我相信他迟早会看的。

送啥书呢?我心想他喜欢看春树的作品,但书架上已经放置了好几本他的经典之作,无需再买,再看他也喜欢看日本影视的份上,便将目光锁定在日本电影大师是枝裕和的身上,选定两本温情之作《步履不停》《如父如子》作为送他的生日礼物。

由于某些原因的分心,未能及时在他生日那天送给他,就像是枝裕和在书中说到人生路上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这本是送他的生日礼物虽是他拆得封,但却被我借来抢先读完。

因为我怕对于一些事情的理解还不够通透,明白得不够及时,比如亲情。打开它我便看不释手,步履不停地将它读完,有些感触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来。



读时

书中讲了横山(父亲)一家人,每年只有在大哥纯平的忌日才会团聚。故事平常且细腻,夹杂着不解、自责与悔恨,也不乏人性的冷暖和亲人的温情。

良多(男主)在满四十岁那年与由香里(女主)结婚,她带着与前夫生下的孩子淳史一起生活,但不受父母待见。在那年纯平(大哥)的忌日时,他带着她和淳史第一次回家。

在沁凉的麦茶、红透的西瓜、母亲的绝手好料理玉米天妇罗,加上外卖的顶级寿司和鳗鱼饭之间,闲散地度过看似平淡的一天。但欢笑背后隐藏着各自的哀伤。

横山一家有三兄妹,大哥纯平从小就非常优秀,按照父母的期待长大着,子承父业做了医生,但不幸在救出了溺水儿童良雄时牺牲,成了父母的后半辈子的痛。二姐生性开朗,不拘小节,与信夫结婚生育了一对可爱的儿女阿睦和纱月。

最小的良多在大哥优秀的光环下长大,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关爱,选了一门大哥最差的美术学习和工作,也一直得不到他们的理解。

无论他妻子怎么努力调和,他与父母此生的隔阂无法被磨平,随着他们的先后离世,他真实感受到,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读罢

“然后想起母亲,可能会哭,也可能会笑吧。”读完最后一句,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会哭,那应该是难过和悔恨,为什么会笑?我想大概是自嘲和无力吧。

家人始终是我们此生坚强的后盾,同时也是我们此生最大的软肋。

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用着他们自以为最好的方式将我们养育成人。无论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无法改变我们的身体流淌了他们的血液,我们的内心装下他们的恩情。

在我看来,父母的过错都可以被理解,能够被原谅,但是过错是永远无法去弥补的。

为人子女都知道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就像文中的良多和他的大哥纯平的成长轨迹那样。

“小孩很难照着父母的期待成长的”,但父母往往会如此期待且为之努力。

他们希望孩子专心学习考个好大学出来找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寻得一良人度过此生。

多么简单而美好的期待啊,难道我们不想吗?但有时候,我们会更想做自己些。

有些父母疲于生计忙于赚钱,却忽视了与该有孩子的陪伴和交流,却会说“你要理解父母这都是为了你好”之类的话。

可是当真全是为了你好,还是为了他们处世的面子和世俗的眼光呢?我选择相信前半句,理解后半句。

面对多个孩子,父母自以为公平的爱其实是有些不平等的,他们真的很难去平衡对孩子们的爱

对于性情相近,听话懂事,成长优秀的孩子往往会更加偏爱些,那么那不听话的孩子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长成的呢?往往会忘了反省。

我们升学需要考试,我们工作需要面试,假如为人父母需要考试,会有多少人不及格。网上最近总会不时冒出一些事关为人父母丧失人性的新闻,感叹为人父母竟然成了天底下门槛最低的事,这真细思极恐。

或许还未为人父母,无法完全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思考一些问题,但是为人父母的人都为人子女过,他们更应该知道怎样去做一个儿女喜欢和自己认可的父母吧。

“你才二十五岁而已。从现在开始努力,想做什么都没问题。”这是良多鼓励良雄的话,我也当是在鼓励我吧!

人生路上,步履有时停一停,或许有很多事情会来得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