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默的大多数》:沉默,是与自己的交谈甚欢

 周听陈说 2021-11-16

愿我们可以

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大学教师、天才作家、最佳编剧...... 这些身份、美称、荣誉在常人眼中俨然是成功的样子,但在王小波看来并非如此。

他认为的成功是他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变成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拥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创造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正如他在此书自序中如是说到: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再度翻开王小波的书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学时的浅尝辄止让我错过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灵魂。

有些人说他的作品很俗没有格调,咋一看我也确有其感,可能是因为流于表面的阅读体验。倘若我们多思考一点,沉默一会,或许就有不一样的感觉。

私以为他的文字确实“俗”,是通俗而非庸俗,但并不是俗不可耐,反而非常耐人寻味。在他笔下,世间万物万理,没有什么不能用吃喝拉撒、男欢女爱来说明和阐述。

人生最暗淡的那段时光,竟成了他此生最难得的财富。知识青年王小波,在“文革”时代免不了去“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改造。

于是十六岁的他到云南去插队,这段时期艰苦不堪,黯淡无光,他们也成为了“老三届”。

拥有平常心的王小波并未因此而消沉,只不过他喜欢上了沉默,用他那不大却能洞悉事物的双眸去观察和思考,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成书,留于后人。

拜读完《沉默的大多数》后,深感沉默也是种交流、思考的艺术,它并非无话可说,只是正在与自己交谈甚欢。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与自己交谈了些什么?



谈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回忆起插队时没书可看,唯一一本书被借出去后就再也回不来了,他感到空虚寂寞,生命的乐趣已被剥夺。

在他看来这样活下去,比死亡还可怕。

他认为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

私以为书籍是学习的载体不可或缺,但思考后生活经历又何尝不是呢?

不然怎会出现曹雪芹所发出“世事洞明皆学问”的真知灼见,又怎能结识王小波同志这么有趣又有内容的灵魂。

王小波认为自己最快乐的时期就是初进大学时,因为他可以学习在这个平凡世界中罕见的东西——科学。

他认为能带来思维乐趣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虽然吃喝、排泄、性交也能带来快感,但不能同乐趣相比。

恕我不敢苟同,何谓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并没有统一标准,当然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需要至高产物和大家人物去推动。

我们不能否认每个平凡个体都应有思维的乐趣,只不过带来乐趣的不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而是对于自身而言最能学习、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反而去附庸风雅,故作清高最痛苦。

至于吃喝拉撒、男欢女爱是快感还是乐趣,也得因人而异,看何时何地。

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

我十分赞同此观点,知识这样“灌输”下去容易产生副作用,消化不良倒是轻症,最怕成长发育朝着病态去恶化。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是好的就幸福,我所接触到的一些学生和很多家长们所信奉的此类观点。

或许让他们觉得开始幸福的不是所学到知识,而是知识所量化的成绩、排名和名校分数线,症状从幼稚园到大学愈发明显。

殊不知学习的过程也是幸福的,可悲的是我直到现在才稍有明白,略有行动。



谈沉默


王小波说自己的沉默寡言是因为童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而起。当然这种沉默更多的是被动的选择,是性格的塑造。

但他认为沉默不是一种怯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沉默中积极思考,与自己与生活交流对话更是一种难得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我们通常会在沉默和话语这两种文化中选择其一,有些人爱说,有些人沉默,选择不同的方式去生活,现在的我更多时候是后者,沉默总比话语多。

“话语想要教给我们的是,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当然你可以选择不听 ”。

——摘自第二十六页

王小波从沉默的角度为弱势群体发声,其妻李银河是社会学家,借此也参与过一些研究,接触到了一些“弱势群体”。

他认为所谓的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

比如同性恋,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现在来说更多的是不理解,那是因为他们有些话没有说出来,更少人会去为他们说话。

在这种视角上,他猛省到自己也属于弱势群体,因为他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之一。

“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些人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谈尊严


王小波认为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那就是看他被当做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

当别人把你当做人来看,那是你的尊严之所在;当你把自己看成人,那是你的尊严所在。

说到底,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当我们自身意识到了这点,才会明白自己有无尊严可言。

因为尊严是属于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这块空间要靠自己来捍卫——捍卫的意识是指敢争、敢打官司、敢动手(勇斗歹徒)。

所以在王小波看来,中国传统所言的君子,不言利、不动手、忍让不争实则是太文弱、太窝囊、太受人欺。

此类君子,不做也罢。

另外尊严还有居住环境、饮食卫生挂钩,不仅对待自己居住环境和饮食卫生要重视,对待公共和他人也亦如此。

作者指部分中国人有种特别的现象,那就是人只在家里(现在还要加上在单位里)负责任,出了门就没有了责任感。

说到这,自己也反省了一番。垃圾不说分类处理,但至少不能乱丢;公众场合注意说话语言和行为文明;疫情防控期间外出要勤戴口罩。

民以食为天,食以卫生为本,至于饮食卫生就更是,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那也是一种尊严的体现。

作者提到自己曾认识这样一个人,在个体餐馆当厨师,后得了肝炎被辞退,因为老板怕传染给顾客,但此人后来无健康证营业,摆摊烤肉买。

我们不能为了生存,选择放弃责任和尊严,危害到了他人和国家的安危。



谈其他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还有很多独到见地,在此将原汁原味的观点摘抄下来,与诸君共勉,便自己思考。

人人都渴望得到受欢迎的结论,因此连做人都不够自然。现在人们所说的人文科学的危机,我以为主要起因于此。还有一个原因在经济方面——挣钱太少。

——摘自第四十页

人行忠孝节义,就能得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美名,这种美名刺激你更去行忠孝节义,循环往复,最后你连自己在干什么都搞不清楚。

——摘自第六十三页

中国文化对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扛,结果不但是人,连驴和猪都深受其害。

——摘自第八十七页

吃苦必须有收益,牺牲必须有代价,这些都是属于一加一等于二的范畴。

——摘自九十五页

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

——摘自一百一十一页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春天到了呢

人经不起恭维。越是天真、朴实的人,听到一种于己有利的说法,证明自己身上有种种优越的素质,是人类中最优越的部分,就越会不知道东西南北,撒起癔症来。

——摘自一百一十五页

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这种东西比堕落还要坏。

——摘自一百三十四页

到了哪一天,不知人们还有没有心思阅读文本,甚至识不识字都不一定,我靠写作为生,现在该做出何种决定呢?

——摘自一百九十八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