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军为什么不爱用手榴弹?

 不沉俾斯麦 2021-11-16
文章图片1

日本九七式手榴弹

一、

我们知道手榴弹是八路军新四军国军手上的大杀器,与捷克式轻机枪成为杀死日军最多的两大武器。

而日军在二战中主要使用九一式和九七式手榴弹,因为形状的原因外号又叫香瓜手雷,威力比八路军的边区造好得多,但是九一式缺点也很突出,一个拔掉保险销后还要在硬物上磕一下,另一个就是圆柱形弹体不便于握持,投掷距离不如八路军国军的木柄手榴弹。同期英美苏都使用卵形手榴弹并沿用至今,咱们中国现在也是用便于握持的卵形手榴弹了。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日军是二战中主要参战国中手榴弹生产数量最少的,装备使用也是最少的。

二、

我们先看国军:

文章图片2

国军士兵有专门的四联装手榴弹袋,右肩左肋斜挎着。

再看八路军:

文章图片3

姑且不讨论八路军的重机枪射手是否也会配手榴弹袋的问题,这毕竟只是一个兵人。但八路军每名战士是标配有四联装手榴弹袋的,既有右肩左肋这种携带方式,也有左肩右腰后的携带方式。

三、

再来看日军的:

文章图片4

正面没有手榴弹袋。

文章图片5

背面依旧没有手榴弹袋。

看单兵装备图:

文章图片6

还是没有手榴弹袋!

四、

可是我们知道日军士兵是要用手榴弹的,那怎么办?

嗯,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自己想办法!总之军部是没发手榴弹袋的。

鬼子兵就自己想办法了,带得少的好办,一个裤兜里面放一颗。一颗九一式手榴弹重530克,也就是一斤多,关键两头都有小凸起,至于舒不舒服方不方便没人管。

文章图片7

日军九一式手榴弹,分辨九一式和九七式很简单,两头凸起的是九一式。

带得多怎么办?

鬼子兵并不会学美国大兵那样挂在脖子上,他们装在挎包里面携带:

文章图片8

有人说这样多不舒服啊,重量都在脖子上。没办法,普通陆军士兵就这命。

也不是日军没有专门的手榴弹袋,日本为部分精锐部队如空挺部队(空降兵)也列装1式和2式弹药腰带携带手榴弹的。

文章图片9

红圈就是用来装手榴弹的,其他装子弹。

不多不少,就是两颗!多了没有。

文章图片10

注意为了容纳手榴弹凸起的设计细节,其他国家卵形手榴弹没这样的设计

五、

现在我们知道了,普通日军士兵是没有专用手榴弹袋的,就算精锐部队也就给了放两颗手榴弹的弹袋。

日军为什么这么不待见手榴弹呢?

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战前日本陆军很为自己士兵射击精准而自豪,觉得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最划算,所以最晚接受冲锋枪的泼洒弹雨战术。也忽视手榴弹的作用。

二是军部高层认为大量装备的掷弹筒能取代手榴弹的作用,所以部队中装备的掷榴弹数量比手榴弹还多。手榴弹一般人均两颗足矣。这甚至只有穷到家的八路军人均装备量的一半。

而在下面的部队如中队小队中,居然认为手榴弹是一种加强装备,并不是每名步兵都需要配发,但是非战斗人员会配发几枚用于自卫(或自杀)。

六、

这还不仅仅是日军下面部队因为手榴弹下发少,没有专用手榴弹袋而不爱用手榴弹,而是从日本军部开始,从上到下都是这种观念!

看看日本手榴弹的产量就知道了:

九一式手榴弹,是二战日军装备的主要手榴弹之一,生产量100多万颗。

九七式手榴弹,是日军在二战中使用和装备最多的手榴弹。从1937年开始装备部队,到日本投降时共生产了790万颗。

也就是说满打满算900万颗吧。

知不知道国军生产了多少颗手榴弹?

2700万颗!

是日本生产量的三倍!

穷到姥姥家的八路军都生产了447万颗,抗战中总共使用了800万颗手榴弹,考虑到八路军总兵力比少得多,人均装备量超过国军不说,更是远超日军。

反之,日军1937-1945年,生产子弹共80亿发。

同期国民党兵工厂累计生产子弹约11亿发,即使加上外购和美援也就23亿发左右。

这一比较就看出来了,日军从上到下有多不爱用手榴弹。军部生产得少,下面连手榴弹袋都不给装备,士兵带不带手榴弹也无所谓。

结果就是国军和八路军利用大量装备手榴弹带来的优势,在战斗中大量杀伤日军!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累计使用各式手榴弹3000多万枚,击毙击伤日军40余万人,占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伤亡总数的三分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