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幻电影的天花板” —《2001太空漫游》

 cat1208 2021-11-16

《2001太空漫游》被誉为“科幻电影的天花板”(但也不是不可超越的作品,只是它对于科幻片发展的影响是空前的,所以影迷们才给予它如此高的评价)。《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曾说过:“我的一切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这里的《2001太空漫游》是指由著名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所著的与该电影同名的科幻小说。有趣的是,该小说和电影的剧本是由克拉克和库布里克一起撰写的。

图片

《2001太空漫游》小说,最初由克拉克与库布里克合著,后续由克拉克一人完成。

  我第一次也是在网上乱搜搜到了这部电影,周围的人基本也都不知道有这部祖宗级别电影的存在。但当时我也没多大兴趣去看一部68年的电影,因为我觉得年代太久远,特效质量可能会很差。后面又频繁在电影杂志上看到这部电影的影子。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实在找不到好看的科幻电影了,院线新出的大部分也是一些不怎么需要思考深究的爆米花爽片,属于看时爽看完忘的那种。而我真正需要的是那种看完就让我不知道我在哪里,我是谁,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甚至会短暂感到恐惧,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产生怀疑的那种电影。

  实在是没办法了就只好刨科幻片“祖坟”了,于是我便开始看《2001太空漫游》。如果是抱着研究的心态来看,初次观感是极佳的,大概可以用浪漫,优雅,神秘,惊悚,窒息,极具深度等词来形容。尤其是知道这部电影里没用电脑特效时,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再返回去看几个喜欢的片段,猜测它是怎么拍摄出来的。而且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很多其他电影的影子。

  这部电影有88分钟没对白,全靠画面来讲故事,有些十分玄乎的画面确实也不好理解,可能有些东西拍出来就不是偏要让你说出个因果,而是让你去感受它,所以说看这种电影不能浮躁,静心品,才会有那种感觉,有些东西也不好用语言形容。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部作品,因为它基本没什么情感,给人一种十分客观又冷冰冰的感觉,而且叙事结构跟传统的电影也不太一样,如果你对古典乐无感,对电影的一些画面毫无兴趣,也不关心它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只是想快速了解剧情的发展,那这电影不适合你观看,相信我,它会成为你最好的安眠药,没必要为了它的名气看它受这个罪。如果你有点兴趣想去欣赏它,那你可先试试看能不能看完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如果这都觉得无聊,那么你看原片会控制不住一直按快进。

《2001太空漫游》豆瓣评分8.8,IMDB评分8.3,于1968年上映,是经典的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在库布里克开始着手拍摄《2001太空漫游》的那个年代美苏两国正在进行激烈的太空竞赛,人们对外太空充满了好奇,报纸上也天天报道有关内容。

图片

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

所以那时就出现了很多太空题材的电影。但那时候科幻片大多都是一些特效十分粗糙,讲的也主要是一些外星怪物,飞碟之类的,也没什么内涵,主要也是用来给年轻人娱乐,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可能都不太愿意看这些科幻片。

图片

1960年科幻片《星战毁灭计划》

库布里克本身也不是科幻迷,他准备拍《2001太空漫游》时,相当于是给自己的一个挑战,他当时想要拍出一部科幻片后让其他同类电影都看起来不怎么样,而且他的要求不仅是拍摄一部这样的电影,他还想要从此改变拍摄电影的形式。于是他开始着手拍摄《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有很多NASA研究人员和科学顾问加入,因为科学家们想通过这部电影向人们展示未来太空旅行的可能,这也是影片中有很多场景为什么物理真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影开始就是一个长达三分多钟的黑幕,背景音乐是Atmospheres,就像嘈杂的噪音一样,于是你就傻乎乎地盯着电脑屏幕的自己看了三分钟。关于为什么这么安排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模仿歌剧开时前的黑幕,还有一种说法是模拟宇宙之初黑暗混沌的感觉。

  黑幕结束后,便是一段影史经典开头,背景音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响起,黑暗的宇宙空间里出现了太阳,普照地球大地。这首配乐的创意来源于伟大哲学家尼采的同名著作,在电影中用到好几次,每次用到时一般都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所以这里应该是指地球出现了阳光,逐渐产生了生命,也就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起点。

《2001太空漫游》经典片头

图片

星爷的《少林足球》致敬了这一片段,而且这部电影刚好是2001年上映。

然后电影开始了第一章:人类的黎明。开头给到的景象是剧组到非洲取景拍摄的。然后出现了人类祖先和这个叫貘的长的像猪一样的动物一起吃草的画面。这时候出现了一只豹子试图捕食人类的祖先。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一幕是两个不同的部落争夺水资源。

图片

这个画面中的死斑马是剧组把一只死去的马身上涂颜料制作成的,挺有趣。这只豹子眼睛里的光也给了《银翼杀手》中复制人特殊眼睛的灵感。

图片

图片

《银翼杀手》中复制人的眼睛会有种特殊的反光,这个也没用特效也是靠一些拍摄的小技巧拍出来的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除了一些小猩猩是真的,其余稍微大一点的都是请的专门的默剧演员演的,他们需要经常观察动物园里的猩猩进行模仿。他们这身服饰也是服装师开创性设计的,在当年制作一件这样的服装是一件十分困难精细的活,后来这项技术直接用在了《星球大战》中丘巴卡的身上。

图片

图中的是真猩猩,猩猩很聪明,只需训练一下就可以完成一下简单的拍摄。

图片

默剧演员扮演的假猩猩

图片

《星球大战》中的丘巴卡服装采用了《2001太空漫游》中的制作技术

一天,在人类祖先的栖息地突然出现了一块黑石。

图片

阴间音乐开始响起,配乐是《安魂曲》,配乐也是突显出黑石的神秘感和一种由未知带来的恐惧感。黑石按导演的意思应该是“神”故意放在这里来引导人类的。

图片

人类的祖先试探了半天最终还是触摸了黑石。

图片

导演几次都给一个黑石和太阳相关的镜头,应该是在暗示太阳和黑石的某种关系,或许是黑石需要在太阳的作用下才能发挥某种功能。

这一幕是人类进化历史中伟大的一幕,也是影史经典镜头。画面中的主角叫“望月者”,他在貘的尸骨旁边摸索时受到黑石的点拨,拿起了一根骨头,这时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再次响起说明有大事要发生了,果然在试探性砸了几下后(这个也是很细节),它举起了手里的骨头狠狠地砸向地面的骨头。

这里镜头从平视变成仰视,升格镜头突显这一幕的伟大。人类的祖先学会了使用工具,开始猎杀貘,吃上了肉。这里想表达的意思是人类的进化不是全靠自己,在关键的地方需要受到来自“神”的点拨。

两个部落在争夺水资源时,会使用工具的占了上风。随着人类学会使用武器,同类间的战争和杀戮也开始了,也是体现出人类骨子里的那种暴力与无止境的欲望。

图片

下一幕又是影史最著名的蒙太奇之一,扔到天上的骨头自由落体变成了太空导弹,一个镜头直接切掉了几百万年,后期有人描述在拍摄这个镜头时库布里克在现场扔扫把,可能是在寻找灵感吧。这里或许还想表达,即使人类科技文明进步了,生存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但人类依旧要杀戮和发动战争的本质还是没发生变化的,只是武器更高级点罢了。

你敢相信这些场景都是实拍吗,真是工匠精神。

然后画面来到了地球外,这里的配乐是《The Blue Danube,这本是首古典舞曲,这里用在了外太空,让这些太空飞船显得极其优雅浪漫,就像在漫舞一样。这个剪辑难度也较高,因为要配合古典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看过这个电影再听这首曲子,看个书都感觉自己在外太空飘。我认为欣赏古典乐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想象力和画面感,要能根据音乐想象出一幅场景,这样你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美妙之处。如果你凭空想象不出来,那完全可以根据电影中的画面来进行想象,这首曲子真的挺好听的。

图片

这些画面没用电脑特效,全是实拍,当时人类对太空的了解还十分少,很多东西的只能靠现有的理论和合理的想象。比如这个地球就是根据高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来模拟的。后来的宇航员在返回地球后说:“天啊,在外太空看到的几乎跟《2001太空漫游》里的一样”,虽然可能有些夸张成分,但也足以说明这部电影在视觉效果的真实性上做的是十分优秀的。影片中的飞行器也都是模型,这些模型都是由专业的航天器工作人员设计制作的,还需要得到该领域权威科学家的认可才行,是个十分有技术含量精细活,这种使用高精细度模型的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后续的科幻片中,比如《星球大战》中的千年隼号,还包括《星际穿越》中的飞船,之所以有些导演不用电脑特效的原因是真材实料制作的模型会有更好的质感,也有利于后期技术的画质修复,保证特效不会过时,导演当然希望自己的爱作能够被后人欣赏,铭记。

图片

《2001太空漫游》中的飞船模型

图片

《星球大战》中最经典的飞船-“千年隼号”的飞船模型

图片

《星际穿越》中的飞船模型

图片

《银翼杀手》中仿照玛雅金字塔设计的建筑也是利用精雕细琢的模型实拍的,每个小窗户里还要安灯光之类的,实在是个高难度手艺活,佩服这些电影人的匠心。

图片

《2001太空漫游》中的太空旅行

人类已经可以在月球和地球间自由航行,就像坐高铁一样,这里也是科学家和导演想向人们展示未来的航天旅行是怎样的。在没有人造重力的情况下人是失重的,很多科幻电影都直接忽略这一点,比如《星球大战》的特效工作人员就说拍摄时很多物理定律都是直接忽略的,不会像《2001太空漫游》考虑的这么细致,还有失重警告和抓地鞋这些东西。画面中漂浮的钢笔我也是猜了好久是怎么拍的也没猜中,结果是他们研发了一种特殊的双面胶把笔黏在玻璃上进行拍摄的,服务员演员取的时候需要用特殊的手法靠摩擦力把笔取下来才能显得动作自然流畅。

图片

IBM:这够我吹一辈子了

电影的25分44秒,终于出现了人声,感觉十分亲切,不然我以为我看的是太空默片。弗洛伊德博士到达了上班的空间站,空间站内大量使用白色也跟今天的实际情况相似。

图片

成功预言视频通话。这里是弗洛伊德博士与女儿通话,这个小女孩是库布里克本人的女儿。

图片

  结束通话后,弗洛伊德博士又与一伙苏联的工作人员聊了起来。在月球一个叫做克拉维斯的地方发生了奇怪的事情,传闻那里有传染病,但博士好像对这件事有所隐瞒。

图片

《The Blue Danub》再次响起,一行人飞往月球。

名场面出现了,这服务员直接走上了天花板,把我看傻了,一直在想没用电脑特效的话这是怎么做到的。

图片

原来这里是做了一个大型滚筒一样的东西,人就像里面的仓鼠一样,相机固定在一个地方然后跟整个场景一起转动就能拍出这种效果了。你能想象那个年代的人在影院看到这一幕时的心情吗?

还有这个吸食食物,零重力厕所使用说明书,考虑的也是够周到。

图片

图片

再看看这个月球,这个月球表面是用数万吨沙子洗净染色制成的。

图片

关于登月还有一个由影迷发展起来的有趣学说,该学说认为美国69年的登月视频就是库布里克伪造的,毕竟该电影的上映离美国登月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也是十分的可疑。

图片

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

甚至有显微镜级别的影迷开始在库布里克的其他电影中寻找导演的“暗示”。比如他们逐帧研究《闪灵》发现,里面这个叫丹尼的孩子身穿的毛衣印着的便是阿波罗火箭(后续剧组采访证明这件衣服不过是随便找的)。

图片

闪灵中的两双胞胎鬼魂实际上暗指的就是“阿波罗计划”,因为该计划早期也叫“双子计划”。闪灵中的这个壁画也十分像发射的火箭。

图片

小说里217号房间被特意改为改为电影里的237号房间,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恰好是237千英里。

图片

有个镜头电视里播放的节目是1942年的,还有个镜头孩子衣服的胳膊上也有个42,而2,3,7相乘刚好就是42。

图片

图片

而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毛贼熊显然就是苏联的象征。

图片

所以根据上面的线索,他们认为库布里克导演是在通过这部电影隐晦地向观众表达登月视频其实就是他伪造的。这种学说,看看就好,就图一乐。

弗洛伊德博士到月球后开了一个会议。这里主要讲的是月球上发现了一块黑石,证明了可能有外星文明的存在,传染病只不过是一个幌子。

图片

弗洛伊德博士一行人前往发现黑石的地方,通过聊天可知黑石约在四百万年前被故意埋在月球上,发出强大的磁场。

图片

这群人试图接近黑石,阴间音乐《安魂曲》再次响起。历史再一次重演,这一段里虽然人类已经从只会使用骨头的猿猴变成可以星际旅行的人类,看似是完成了科技文明的巨大进步,但面对黑石时还是一样因为未知而感到恐惧。人类在“神”的面前还是如此的弱小和无知。

图片

他们触摸黑石后试图合影留恋,但此时开始黑石发出信号,干扰了设备,镜头又一次给到黑石和太阳的镜头,这里的黑石应该是用来监测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用的,同时可能也有引诱人类“上钩”的作用。第一章到这里就结束了。

图片

第二章叫木星任务,发生在月球事件十八个月后。这时候配乐风格已经完全变了,音乐中充满了一种对宇宙未知的恐惧感和一种孤独的窒息感,可以感受一下这个画面,看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普罗米修斯》,有些感觉十分的相似。

图片

片段中的人工重力系统是这样拍摄的一个超大号的可旋转场景,相机固定在场景上。

这次任务的人员构成有两个清醒的人弗兰克和大卫,三个休眠的人,看来早在68年就已经提出在长途太空旅行时进行休眠的概念了。

图片

还有一个自称从未出过错的AI电脑Hal9000,原来早在68年电影就开始讨论人工智能是否会有感情,自主意识等问题了。

图片

十分经典的AI机器人形象Hal9000,设计师设了很多种机器人的形象但都觉得太lowl了最终决定采用一只发光红眼的形象。

图片

《环太平洋》中的“暴风赤红机甲”灵感就是来源于Hal9000

图片

《爱,死亡和机器人》中的三角形机器人外貌和声线都和Hal9000十分相似

图片成功语言平板电脑?这跟我们现在的状态不像吗,一遍看手机一边吃饭。

  弗兰克的父母通过远程通信祝福弗兰克生日快乐,弗兰克整个人的面部表情也没什么变化,给人一种机械的冷冰冰的感觉。

图片

弗兰克与Hal9000下棋,输给了它,有骨灰级粉丝发现他们所下的棋局在历史上是曾出现过的。

图片

  大卫将画的画拿给Hal看,整个画面以Hal的视角来展示,Hal这没有什么感情变化的声音听多了会觉得有点瘆人,你无法感知它的情绪,也不知道它有没有情感,它脑子里正在想什么。

图片

  Hal询问大卫是否对这次任务感到怀疑。大卫和弗兰克应该对很多机密的都不知情而沉睡的三个人在开始这次任务前专门进行了特殊的训练,他们明显是知道更多的机密。Hal应该是在暗示大卫这次任务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图片

  Hal这时候又突然报告发现飞行器零件出现了故障,名场面又来了,大卫出仓维修,这里又是库布里克惯用的中心透视构图,通道上黑白相间的对称纹路,人和环境的色彩搭配,人物缓慢优美的行进动作,相机跟随人物缓慢推进,画面美得无可挑剔。片段中也没有任何配乐,只有人的呼吸声,给外太空作业带来了一种极强的压抑感。值得说明一下这个片段是由库布里克导演亲自持机拍摄的,呼吸声也是导演亲自配的,他对于电影的控制欲是真的很强。片段中在宇宙中作业的镜头应该使用钢丝之类悬吊演员完成的,再加上一些特殊的拍摄技巧就达到了影片中十分出色的效果。整个太空船内的的布置也是相当的精致,导演可是出了名的细节狂魔,在这方面要求都是变态的高。

《2001太空漫游》经典的出舱维修片段

图片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中莱克斯.卢瑟进入氪星飞船的画面就是致敬《2001太空漫游》

经过检修大卫他们发现零件并没有什么问题。自称不会出错的Hal应该是发生了误诊,但它就是不肯承认是自己的问题,而把它归结到人类的头上。它的超高准确性和没犯过错的记录一直是它的骄傲,它没办法接受自己的误诊,或许它已经具备了人类的傲慢 。这时候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不信任已经产生。

图片

经过检修,大卫他们发现零件一切正常

弗兰克和大卫找了个理由避开Hal。躲在一个小型飞行器的驾驶舱内,在这里可以屏蔽声音。他们还特意喊了一声以确定Hal听不见他们的谈话,可他们不知道Hal是装的。他们都觉得Hal有问题,于是决定如果把原来的零件装回去没发现问题就说明Hal的确出现了误诊,那就只能切断哈尔的高级脑功能。而Hal其实已经通过读唇语,知晓了他们的秘密计划。

弗兰克去换零件,Hal直接切断了弗兰克的氧气供应,将弗兰克残忍杀死。外太空作业的片段没背景音乐,只有一些似乎是机器发出的嘈杂噪声,营造出一种充满窒息感和危机感的氛围。《星际穿越》中也是很多太空作业片段都没有配乐。大卫捞回了弗兰克的尸体,此时Hal已经杀死了睡眠中的人。大卫要求打开辅助舱门。Hal拒绝,说这次任务对我很重要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图片

弗兰克的供氧装置被Hal切断,大卫企图营救弗兰克

Hal千算万算没料到大卫会在没有氧气面罩这种十分危险的情况下从应急气闸进入飞船。进入飞船后大卫直奔哈尔的核心脑部,企图切断Hal的高级脑功能。这时候Hal还是那种没什么感情的声音但你可以感受到它的恐惧,它向大卫认错求饶,可大卫一句话不说,面无表情,冷冰冰地一块块拆掉Hal的脑部芯片,Hal的意识逐渐模糊,甚至开始做起了我介绍,唱起了“小雏菊”,这也是现实世界中第一台可以唱歌的电脑首次唱的歌。

图片

这一段拍的非常诡异,像是一场慢性的谋杀,切断Hal脑功能的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慢慢杀死一个人。面对哈尔的求饶,大卫也是是毫不理会,十分的理性,因为只有杀死Hal,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如果这时候产生同情心,被杀死的可能就是自己。关于Hal为什么会企图杀死人类电影里似乎也没有明说,只能靠猜测了,可能是害怕死亡而不得不反击人类,可能是要确保任务能够正确完成而要保护自己,可能是Hal在执行任务前被输入了两条矛盾的指令?

Hal被“杀死”后意外触发了一段弗洛伊德博士录制的视频,视频中解释了这次任务的真正目的。几个月前月球上的“黑石”发射出指向木星的信号,此次的任务就是前往木星一探究竟,有趣的是最开始的设定其实目的地实在土星,但土星的光环实在是制作不出导演满意的效果就换成了木星。这里月球上的黑石又有点像是起到了诱饵的作用,引诱人类走向“神“提前设置的陷阱。至此,第二章结束。

第三章叫 木星及无垠宇宙.背景音乐又是人声吟唱的《安魂曲》,画面中出现漂浮在木星之上的黑石。大卫开着飞船试图接近黑石,这正是“神”布置下的捕获陷阱,大卫成功上钩。他通过黑石好像进入了一个人类完全无法理解的空间,电影花了大概十分钟来展示这些奇奇怪怪的画面,《星际穿越》中穿越球形虫洞的片段和这个很像。这些画面也都是实拍的,没有用电脑特效。这里展示的或许是一些高纬度空间或者说是“神”的领域,人类就像野生动物被抓住送到动物园一样,会看到很多无法理解的东西,这里导演是想通过画面让观众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不要以为人类就是宇宙的中心。

图片

漂浮在木星周围的黑石

图片

大卫通过黑石看到的奇怪画面

图片

 这个画面使用一种特制的油漆撒在水面上拍摄出来的

图片

这个是用特殊仪器扫描墙面拍出来的

最终大卫到了一个房间里,房间里还发出奇怪的声响。照导演的意思,这个房间是“神”专门制造出来的动物园一样的地方,他们觉得人类可能会比较喜欢这种风格的环境,就将男主带到这里进行观察,就跟人类在动物园给野生动物制造生活环境一样。而且在这个房间里没有时间的概念。这个背景的声音可能就是“神”的声音,但说不准也可能是从其他星球抓了的生物的声音。

《2001太空漫游》大卫被带到“神”的领域,并最终变成“星孩”

图片

《银翼杀手》中著名的眼睛特写镜头应该也是受到《2001太空漫游》中渐变色的瞳孔的影响

在这里,大卫1号在舱门外发现了一个更老的自己大卫2号,然后镜头转而跟着大卫2号。

图片

刚进入房间的大卫1号

图片

大卫1号看到的站在舱门外的更老的大卫2号

之后大卫2号又发现一个更老大卫3号在房间里吃饭。

图片

正在吃饭的大卫3号

这时候大卫3号又回过头,镜头又开始跟着大卫3号。大卫3号吃饭时不小心把杯子碰掉了,去捡地上的杯子时发现床上躺着一个濒死的大卫4号。镜头又开始跟着大卫4号,他发现了对面的黑石,想要伸手去触摸,这一幕与名画《创世纪》有神似的地方,老年的大卫对应画作中伸出手指的人类,黑石对应画作中的上帝。

图片

濒死的大卫4号试图触碰黑石

图片

名画《创世纪》

镜头再次给到黑石的特写,再切回来的时候床上的濒死大卫4号变成了“星孩”。“星孩”通过黑石传送到地球轨道。这时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再次响起,预示着人类在黑石的作用下,又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进化,最后画面给到漂浮在外太空的“星孩”凝视着地球,全片结束。

图片

最终化为“星孩”的大卫漂浮在太空凝视地球

之后会发生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有种说法是,这个“星孩”就是伟大哲学家“尼采”所说的“超人”,当然不是指DC旗下的超级英雄而是一个纯哲学上的概念,我对纯哲学问题兴趣不大,感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尼采的“超人学说”。至于它来到地球是要做什么就只能凭观众想象了,可能是毁灭地球人类从而成为地球新的主宰或者也可能是回到地球带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地球人类的“耶稣”。这部电影很多地方都没有原著小说前因后果讲的那么详细,很多地方都是点到为止,不过也没必要去用原著小说里的东西填补电影里留下的坑,这样会扼杀很多可能性。导演这么做的意图应该是希望能激发观众无限的想象力,只要说得通,你怎么理解都不为过,导演本人也非常喜欢听观众对它的不同理解。这样的一部作品才能让人看完后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当然关于这部作品的细节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讲清楚的,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艺术品,里面包含着很多很多可以值得研究的东西,除去跟电影相关的专业知识可能还会包括特效背后的科学技术,历史人文知识,哲学理论,绘画,音乐,文学,手工艺术,服装艺术等,挑选出感兴趣的研究研究即可。

   这部68年的科幻作品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内讲述了至少四个主题: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外太空与航空旅行,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类与外星生物的接触,可以说所讲述的内容十分的丰富。这里面随便挑一个做主题就可以拍一部电影。比如关于外太空求生的《地心引力》,关于人类与AI斗争的《黑客帝国》,关于人类起源与外星人接触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述方式十分的大胆,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角,可能就Hal稍微像一点。而且对白也是少的可怜,基本全靠画面来向观众展现电影的内容,在需要保证电影票房的情况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电影中的各种逼真特效镜头在没有电脑特效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此出色,主要也是依赖于团队中的专业科学顾问的协助,模型制作人员的匠人精神,以及导演库布里克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等。就我个人来看,这部电影就像是影片中的黑石,它带来的更多的是启发,引导的作用价值。对于普通观众,它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类起源,人类未来进化方向,人机关系,地球外更高级体存在等问题的思考。对于专业的电影人,这部电影展现了很多他们想都不敢想,敢想却不敢做的事,比如那个大型可旋转场景,当时很多电影人都觉得像魔法一样不可思议,但即使你告诉他们这个点子,他们可能也不敢轻易尝试,这部作品的成功便让他们看到一些近乎疯狂的点子和尝试也可以被实现的可能性,极大地激励了后续电影人的勇于创新和挑战极限的精神。比如《星际穿越》中邀请NASA科学家首次根据相对论,引力透镜效应等物理知识研究出渲染卡冈图雅黑洞的方法,最终在荧幕上呈现的效果十分惊艳,这也是一次十分大胆的尝试。

图片

《星际穿越》中的卡冈图雅黑洞,当年的效果实在是惊艳,从影院出来感觉路都不会走了。当然,它也不是完全物理真实的,只是相对真实,因为还需要向画面美感,艺术性上妥协,真实的卡冈图雅黑洞的吸积盘并没有这么对称。

    电影中很多独具风格的电影视听说语言也给予了后面很多电影制作人员的创作灵感,前面也已经提到不少了,你在现在很多科幻片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它就像是黑暗中海洋里的灯塔,指出了一块可以探索的区域,让后面的勇士能够以此为基础继续探索下去。

我个人对于这部电影的喜爱程度大概在一般喜欢和非常喜欢之间,与库布里克的另一部作品《发条橙》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发条橙》。《2001太空漫游》看第一遍和第二遍时感觉还挺良好,看第三第四遍或者更多遍时就感觉实在是很枯燥。或许是因为无法对里面的人物产生感情,这里面的人都差不都,冷冰冰的,没什么个人人物色彩。而一提起《发条橙》脑子里就会闪现出喝奶的Alex,四个在河边漫步,衣着怪异的男人,发条橙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十分形象而具有厚度。这部电影看完你可能连出现的几个人物都分不清,我是看第二遍才分清楚谁叫弗兰克谁叫大卫的。还有感觉这部电影“经看”的精彩片段不如发条橙多,我大概只会偶尔欣赏《蓝色多瑙河》配乐下的飞行器“漫舞”的片段,大卫出舱的片段,最后大卫化为“星孩”的片段,而《发条橙》光我喜欢的片段就有十几个,每个一天看上二十多遍也不会觉得腻,这得益于影片里丰富的独具风格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洗脑的古典音乐配乐,看的时候感觉我的每个细胞都被充分调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