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长果断下令,两军团危急时刻没有分兵,为革命留下火种

 综合历史 2021-11-17

红军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征程,突破了四条封锁线,特别是湘江战争,损失惨重。红军战士开始思考虑他们的未来在哪里,下一步该怎么走。同时,另一支长征军也在贵州省响应,支持西部早期第六支红军远征军红军长征计划。

1934年10月24日,红六团(红军第六军)作为这条道路的先驱者,在贵州东部印度江县获得了黄木与红3军的胜利,并开始在这里建设根据地。

两军汇合统一调整人员编制,红3军复原了红2军团的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4、第6师;红6军团由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谭家述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团。当时,所有总兵力七千七百余人,虽然两军统一的指挥机关还为成立。工作上依然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为核心的统一领导与指挥,萧克等配合作战。此后,两军组成了一支联军,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攻击部队。

,然而此时红中央军,已经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红二军和红六军如何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既遏制敌军又谋求自身发展,成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两军领导人的问题。军团正在考虑。因为在红军开始时,红6军和红2军作为旗号会使,从而激发了指挥官的内在动力,然后红军2和6军团也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来应对任务。

10月22日,红军总司令部在穿越国民党第二封锁线时,下令将红军6军与红军2军分开,单独开进湘西前城(今吉首)、凤凰城、松桃等地,发展游击战争。这一意见是基于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需要做出的。

按照当时红军最高指挥机构博古和外国顾问李德的目标,中央红军将沿着红军第六团的路线向西移动,最终将在湘鄂西部会见红军第二团和第六团,第二团继续留在黔东地区,而第六团单独进入湘西,形成湘西大根据地,“放下背包再打”。这个想法也是基于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当时有六个军团的力量,一旦脱离红黑军团,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进攻和组织能力,也很难完成这样一项战略任务。

红色2和红色6团的领导人从敌人的情况,地形和两个军团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仔细研究了行动过程后,他们认为两个军团应该集中精力统一行动,所有力量凝成一股。不然很容易被敌人打破。

同时,认为红六军团不应单独进入松桃、黔城、凤凰等地区,也不应继续保留黔东地区,而应联合部队推进澧水河上游,向永顺发起进攻。湘西桑植、龙山、大庸地区,动员湘鄂国民党军队,响应中央红军的战斗。策应中央红军转移。

毫无疑问,红色2和第6军团的部署是现实的、

机动的和有效的,最终他们遵循了这样的计划。这是一个吻合战斗真相的精确决议,也是此时红2、红6军团进展的仅有抉择。起初毛主席在全面回顾这一段历史时,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贺龙他们不盲从,有主见,答案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不唯权威,不唯教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