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鳌拜在历史上,凭借战功赫赫的地位,确实可以权倾朝野

 综合历史 2021-11-17

清朝时期,康熙智擒鳌拜的事迹,想必如今都成了少儿读物了,这也说明这个故事,不少读者都很熟悉,其中的主人公鳌拜和康熙,经历了一番斗智斗勇,让康熙年少成名,而鳌拜算不上坏人,康熙为何要抓鳌拜呢?

在历史上鳌拜确实对清朝,忠心耿耿,在被抓的时候,康熙也没能给出有力证据,来证明鳌拜有谋反的事实,如果按如今的法律,是不可能被定罪的,只要别人没做,不管别人怎么想的,那也是别人的事情,但按动机来说,鳌拜是有一定可能谋反的。

因为鳌拜晚年,仗着功劳得来的地位,在朝堂上呼风唤雨,飞扬跋扈,这让作为皇帝的康熙很没面子,皇帝的权力不能行使,这让康熙失了尊严,在古代的封建环境下,不把鳌拜除掉,试问康熙还能好好亲政吗?

说白了他们两人之间,更多的是利益争斗罢了,并非什么特别光荣的事情,但鳌拜的一生拼搏史,倒是值得一提,鳌拜能够在晚年权倾朝野,并且成为顾命大臣,少不了他年轻的时候为朝廷卖的命,其实鳌拜的出身并不高,也没有康熙得天独厚的地位,这一对比反而感觉鳌拜挺可惜的。

鳌拜乃是将门之后,也是后金开国元勋之后,在他从军之时也不必从大头兵做起,期间也立功不少,成为一名偏将但名气不显,后来在皮岛之战中脱颖而出,皮岛也就是朝鲜的椵岛。当初后金打到皮岛之时,清军无法攻克,皇太极以为就要走前人老路,在此止步不前。

但皮岛上的明军不除,加上关外宁锦一线的明军,在背后偷袭,让皇太极寝食难安,后来经过商议皇太极决定兵分两路,一边正面强攻实则佯攻,一边以轻舟精锐快速推进,相当于奇兵用来突袭,其实就是搏一搏,如果这次不成,就很难再有下次的机会了,但鳌拜不怕风险主动请缨,并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

当时鳌拜的意思是:如果我没有成功,你也不会再见到我。其实就是死战的意思,同时也怕阿济格不同意,他就没办法立功,而鳌拜确实勇猛,一路带头冲锋杀上皮岛,上岛后又接着贴身肉搏,不但活下来还一举攻克皮岛。

此战过后皇太极对鳌拜,赞叹不已,并称他为勇士(巴图鲁),并封为男爵,鳌拜也因此得到重用,之后跟随济尔哈朗进攻锦州。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清军想要入关推翻明朝,就必须要拿下宁州和锦州,且当时明朝辽东已失,显得锦州城更重要些。

但锦州城是坚城,也是军事重镇,兼之有守城的便利,可以居高临下使用火炮、滚石等武器,清军虽骁勇却拿不下锦州城,因此只能再次增援,并派出精锐突袭,而鳌拜便是增援精锐中的一支。在增援途中路遇明军,鳌拜又是带头冲锋一举击败,也许是杀得兴起,一路冲杀几百明军多个军团,又立一大功。

此后皇太极御驾亲征,独自领军前来增援,明蓟辽总督洪承畴一看,认为不是对手,便起了分兵突围的心思,清军一路沿途截杀,这过程中鳌拜杀敌无数,因此为护军统领,然而又跟随大军入关。

此时清军并没有急着,追击明朝残部,而是打起了大顺军的主意。鳌拜则是再次跟随英亲王阿济格,把李自成的大顺军打垮,把河南、湖广等地六十三城收入囊中,此后清军还不罢休,转头又对付起大西军。

大西军也就是张献忠的部队,比起李自成他的地盘,并没有多少坚城,只有军垒依托,因此相比攻伐李自成,鳌拜打起大西军来更勇猛,一路冲锋陷阵杀敌无数,而根据史记此战鳌拜实居首功。

在天下平定后,鳌拜回到京师,也曾与多尔衮对垒过,证明其忠心的同时,也得到不少人心,在朝中有许多拥趸,形成庞大的势力,成为顾命大臣也顺理成章的事,在朝中除了老资格的索尼,鳌拜是谁都不惧,并且当时多尔衮,已经不在权力巅峰时期,此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因此也让鳌拜权倾朝野,但晚年的结局,也确实可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