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所谓的告御状,并没有想象的美好,阶级利益难以撼动

 综合历史 2021-11-17

在历史上,清朝的乾隆帝,比较喜欢出外晃悠,名义上则是出巡,体察民情,在出巡期间也确实遇到过,百姓向乾隆帝告御状,所以如今的清代剧中,也会有这些桥段,且在我们观看节目后,观念里会形成一种概念,告御状就是这样子的。

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并且告御状也没有这么容易,那么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今天就简单讲解下。

古代虽然是封建社会,但在律法上依旧有许多规定,例如清朝的《大清律例》,或者是明朝的《大明律例》,许多事情都要按程序走的,并非是想告御状就能告。

其实,程序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但平民百姓一般不识字,他们也不需要去详细地了解,只要懂得在遇到命案的时候,去上报官府就行了。

一般情况下,百姓有冤情便会去当地县衙报案,而县衙会对案情进行了解,如果仅是民事案件,就会尽量协调为主,如果是刑事案件,则需要升堂审查。而百姓再对律例不了解,则需要请状师写状纸,同时为雇佣者辩护。

而衙门则根据案情,把有关人员逮捕,且根据最后审判结果,对有关人员进行判处,在案件审定后,进行记录并上交到上级府衙。如果是在清朝,则需要刑部批准,才能进行问斩,地方衙门并无自主权。

而且如果跳过当地衙门,去往上级府衙诉讼,这就是不按程序走,府衙一般不会受理,并且府衙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因此只能在当地审定后,当事人认为不合理,才能往上级诉讼。

其实,一般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平民百姓对打官司很畏惧,小事不想报官,大事则是“速战速决”,主要是因为耗不起,这事需要花费的银钱太多,因此这种情况,一般只出现在大户人家,或者是豪门士族身边。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要官府帮你办事,定然需要给些好处的。而古代其实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宗族势力,因此百姓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请族中德高望重者出来,对纠纷进行裁决,同时可以减少银钱花费。

因此百姓告御状,是极少出现的个例,且告御状也并非,像影视剧中,看见皇帝就能向前拦截。皇帝出巡的配置极高,仅是护卫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还有仪仗和随行官员等,百姓是几乎没有可能拦在皇帝面前。

如果说是微服私访,对想要告御状的人来说,这就是撞运气的问题,用概率来说几乎不可能。因此想要告御状,比如在清朝,则需要入京,按照程序将诉状交给通政司,经过通政司调查,给予通过再转交都察院。

如果都察院给予通过,就转交刑部,而刑部认为确实有疑点,则视案情大小,将案件上交三法司处理,或者打回府衙重新审理。当然,因为惊动京师,虽然是重新审理,但衙门定然会尽心尽力。

如果案情极大,也只是京城的高官处理,一般也是见不到皇帝的,反而是明朝朱元璋执政时期,因为厌恶收刮民脂民膏,非常鼓励百姓去告御状,去揭发贪污官员,有机会面见皇帝,但在历史上,这样的情况存在时间极短。

而清朝时期,因为乾隆帝经常出巡的原因,确实遇到过被百姓拦截告御状,也许因为理念的不同,处理方式出人意料。乾隆帝认为百姓愚昧,随随便便就想告御状,如果不惩罚,官员的威仪就受损,不利于官员治理百姓。

如果对于告御状的人,太过优待,会导致更多的人,想方设法的告御状,甚至被有心人利用,比如用来打击政敌。这种事情会影响,朝廷治理国家的秩序,会扰乱官员之间的关系,且会把百姓树立起来,与官府对抗。

因此乾隆帝,对告御状的百姓不予评判,在惩罚后将案件转交衙门,所以古代的告御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美好,阶级利益是难以撼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