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部高分人性纪录片,全网欠他们个热搜

 印客美学 2021-11-17
好久没聊纪录片了,小印今天给大家推荐部高分纪实纪录片。

那些生活中体味到的真实,不凡的平凡人生,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在这些纪实纪录片中都可窥见一二。



-01-
《最后的棒棒》
(2016)

导演:何苦
9.6分
片源:爱奇艺


在重庆山区,有这么一群人,当地人称之为“棒棒军”。

在多山地坡路的重庆,交通工具受地形限制严重,于是,“棒棒军”应运而生,他们担着一根棒棒,走街串巷,以帮人们运送东西为生。


《最后的棒棒》就展现了这一群体的真实生活景象。

片中人物老黄守着最本真的一套实诚理念,在商品经济的城市穿梭,面对即将消亡的“棒棒”行业,有心酸也有收获,真实动人。


“那些拿棒子要饭的人是乞丐,我们不是,我们拿棒子挣钱养家。”底层劳动人民也要有尊严地活着。


小印在豆瓣上看到一则评论:“重庆欠他们一座解放碑”。感谢有这样一部深入“棒棒军”的纪录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的生活。



-02-
《生门》
(2017)

导演:陈为军
9.4分
片源:爱奇艺


人来到这世上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妇产科医院,第一个迎接我们的到来的,就是产科医生。

《生门》真实记录了一个个生命诞生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的故事。


迎来一个新的生命,往往是一个大家庭准备了许久的时刻,在这生命降临的场所,我们能看到无数个中国家庭的喜怒哀乐。


贫苦人家想要接受良好生育医疗的无力、老来得子家庭的喜悦与得意、无人等待的产房和只关心孩子而忽视妻子的丈夫......

各色各样的家庭在产房外展现出了社会的形形色色。

小印印象最深刻是一个比较温情的故事。

一家人从村里进城生孩子,哥哥为了弟弟一家,回村挨家挨户地借钱,同病房的另一家人也给予了他们温暖的关心。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时刻,在这里时时都在发生。


“母亲”二字背后的女性,究竟为生育付出了多少?本片很好地表达了每一位女性生产时的苦难与恐惧。

也有很多人说,《生门》是一部很好的婚前教育片,可以告诉青少年们,生育不是儿戏,要做好准备,有能力为一个新的生命负责,再去选择生育。


更有人将本片称为“年度最佳恐怖片”,那些真实的苦难无不令人感到畏惧,生死一瞬。产科里的小生命,走进“生门”。

一个真实的家庭,真实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生门”。



-03-
《人生七年》(共9部)
(1964-2019)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9.4分
片源:西瓜视频、腾讯


这个系列一共有九部纪录片,记录了人生的九个七年。

从1964年一直到2019年,导演聚焦了多位生活在不同阶层的英国人,看着他们从童年一直到老年,并真实记录下他们的人生轨迹。


一个人的出身究竟能决定什么?

自卑的底层家庭出身的孩子与富人家的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从几句简单的谈话就可见一斑,或许这就是现实的残忍。

在这六十多年的拍摄过程中,有参与者离开,也有回归。从孩子,到青春期,再到步入中年,进入老年,我们真实地看到了他们的一生。


豆瓣评论中,可以感受到观众也在观看影片有了新的体验。

“七岁就可以给人生定性吗?”

“二十一岁就可以看到后半生吗?”

“四十多岁的人生也有好多转折呀!”

“六十多岁也可以活得很精彩嘛!”

其中有一个被拍摄者叫Neil,小时候的他很少收到父亲的关爱,但不良的家庭关系并没有让他长成不好的样子,相反,他在长大成家后,用自己的小家庭疗愈了自己,重拾了对家庭的信心与爱。


看着这些拍摄对象长大,我们似乎也一起经历了他们漫长的一生,有人越过越好,超越了出身的阶级,有人生活充满转折,精彩万分。

那些平凡一生中的种种感悟是观众与被拍摄人物的共同收获。



-04-
《算命》
(2009)

导演:徐童
9.2分
片源:爱奇艺


身有残疾的算命老人历百程,与残障妇女石珍珠共同生活,相依为命。本片完整呈现了社会底层的残障贫民的无奈生活。

这部纪录片,使用了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共分为九回。


其不仅表现了历百程老两口的生活,还通过历百程的算命生意,让我们认识了他的顾客们——大多是当地的妓女,并多方位展现了残障与社会边缘人物的真实生活。

看完全片,这些一生凄苦的人们的悲相似乎已经被看尽,倒是影片中残障的老人石珍珠的笑容十分令人感动。没有刻意抒情,只是直白展现,足以令人万分动容。


本片在尾声处留下了一句,“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是点题,更是警醒。

“你说没乐趣人就不活着了,那人就都得死,那你这也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两个孤单的残疾人相互作伴,苦中作乐的生活,“奇观”一般的底层社会,蕴含了太多导演的悲悯。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拍摄视角为了追求客观,都放得比较低,与瘫坐的老人基本平行,这样的角度是一种真实,更是一种尊重。


影片中的人们,残疾人也好,妓女也好,包括乞丐,导演都给予了他们平视的尊重。

“算命”二字,更是精妙地表达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悲哀。



-05-
《中国医生》
(2019)

导演:张建珍
9.2分
片源:爱奇艺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大家了解多少?

本片聚焦全国各地的六家大型三甲医院,把镜头对准医护人员们的真实工作过程,让我们真正了解“中国医生”。


对于医生,我们通常只觉得圣洁,受人尊重,而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们真实的,人性的一面。

他们面对忙碌工作时的焦头烂额,面对难以化解的医患矛盾时的唉声叹气,见到不愿为父母花钱治病的儿女,他们也真实地感到愤愤。


在第二集中,徐医生发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主治的病人已经出院走了,他走进病房缓缓抚摸病床,这一刻,似乎医患之间的羁绊已经不再是工作关系,而是老朋友。

徐医生说了一句:“这也是一种修行吧。”

的确,做医生就是在生与死之间修行,修得温柔、冷静、高尚,是因为更明白生命的意义。

本片没有歌颂,克制的情绪更表现出医生们的伟大,真实的场景也更让观众们共情感动。



-06-
《龙哥》
(2007)

导演:周浩
8.9分
片源:哔哩哔哩


本片导演用影像记录了自己的两位朋友——两位瘾君子的生活。

被毒品控制的人们生活环境的逼仄、人生境遇的落魄,在这部纪录片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社会边缘,隐藏在广州角落的瘾君子,导演全然将他们的生活展现给我们看,真实的力量令人沉默。

当片中的“龙哥”为了换钱,欺骗导演,又要爬高上低地给导演一个完美的镜头,人性的无奈都表现出了无穷的心酸与无力,是江湖仗义,也是市井撞骗。


他们盗窃、打架、自残,与亲人的关系更是分崩离析,压抑得让人不忍直视的情节,就是他们的真实生活。

有人称本片导演周浩为“中国纪录片的大侠”。深入底层生活,真实地相处,真正地交流,如此才诞生了这样一部简单直白又震撼人心的纪录片。



-08-
《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
(2005)

导演:泽娜·布里斯基
8.8分
片源:央视网、爱奇艺


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红灯区,生活着这么一群社会边缘的孩子——妓女的子女。

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究竟有怎样的喜怒哀乐?

本片导演选择了八个妓女的孩子,教他们如何使用照相机,并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生活。


贫民窟的苦难人生,受歧视的身份,这群孩子们对照相机感兴趣的目光显得格外动人。

“生活本来就是悲伤而痛苦的,就这样而已。”谁能相信这样的一句话是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之口?


片中颇有天赋的孩子阿吉,拿着照片说:“看似痛苦,但还是要面对。”

他们有着比其他同龄孩子更多的多的成熟,这也让他们在拍照时,露出的孩童般开心时刻显得弥足珍贵。

当孩子们拿起照相机,眼神里闪烁着光芒,这份真实的喜悦被记录下来,也给予了观众一份幸福与感动。



-09-
《出路》
(2017)

导演:郑琼
7.7分
片源:哔哩哔哩


本片用了六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了三位很典型的主人公,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阶级,有着不一样的生活。


北京姑娘袁晗寒在辍学后走上艺术道路,不仅如愿考上艺术院校,还开起了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湖北的徐佳复读多次终于考上大学,毕业后工作结婚,平凡幸福。

来自甘肃的马百娟,在上学与工作之间不断地碰壁挣扎。


跟踪拍摄的方式,将三个青少年人生最重要的考学与找工作的阶段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本片名为“出路”,他们的出路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困惑,有喜有悲,看完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


导演说,“每个生命都需要被看见被听见,”每个生命也都值得被看见被听见。”

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出路,什么样的出路算是好,怎样又算坏呢?从09年到15年,三个青少年的成长给了我们太多思考。


三条出路,以小见大,是不同背景的青少年们的成长过程,更是中国社会的缩影。

“读书是否能改变人生?”相信每个人看完这部《出路》,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巴赞说,“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纪实向的纪录片,就是让影片与生活无限靠近,在观看他人的真实生活时,我们也可以得到最真实的感动。




话题征集

评论区留下你最想看的话题,点赞前三名的话题有机会入选小印话题库,最终入选的inker会获得本印的独家赠书嗷~



 作者:右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