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花半年工资坐头等舱的姑娘还好么,我们想聊个道理

 新用户9927He5n 2021-11-17

“ 攒了半年的工资坐了一次头等舱,我钓到了一个富二代男朋友。”,大家一定看到过这样的文章标题

有些人看到这样的标题,就生起一团怒气,这是什么狗屁媒体,成天教人学坏,这种概率如此低的事情,难道是航空公司的托儿么?

有些见地的人也会这样说,是不是觉得富二代都很傻,一定要在头等舱里找女朋友,王思聪换女朋友是挺勤,你是怎么确定会是你的?

还有一种人在公司里,眼里总盯着别人的活儿,盯着不是为了帮忙啊,是为了在领导面前邀功,汇报的时候,甭管是不是自己干的,都划拉到自己这里,再加上有一些不愿意反馈,不在老板那里汇报的同事,于是显得这人特别能干,可是同事们心里清楚啊,这货其实就没干啥 ,就剩下汇报了。

我们姑且不论钓金龟的成功率有多少,也不论身边这样“厚颜无耻”的人有很多。我们来聊聊背后的逻辑。

PART 01

在表相上打转儿,主要的麻烦就是没法复制,表相一换就蒙了,所以必须去抓背后不变的东西,可转移的规律。背后的逻辑那可不只一条,可能是很多条。而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存在的合理性,对,这可能有些毁三观,但是你没看错,我是支持上面的姑娘的,我支持的不是这种行为,而是支持的背后的逻辑。

如果你的手机现在还好的话,我们继续往下看。最近看到一个很流行的词儿,叫做“内卷”也看到了不少文章在写这个事儿了。

“内卷化”是指一个系统发展到一种形式的时候,内部个体的努力无法使系统转化为一种更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化使个体互相竞争,这消耗了内部的资源,但是却无法为群体带来益处,只会使少数人受益。

那么这种现象,各位看官应该靠着墙想个几分钟就能举出一大堆的例子来,想一想处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是有点儿让人绝望的,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即有智慧,又斗志昂扬的战士,也不是都能伸出墙头看一看外面风景的红杏,靠个人超越系统实在是太难了,不光是外卖送货员被困在系统里,大概几乎每个人都困在大大小小的系统里,公司,事业,家庭等等,每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都有外面看上去的美好,和内部不为人所知的忧伤。

内卷是不是无药可救呢,当然不是,不然这个世界怎么还会向前发展呢,第二曲线又是从何而来呢,其实大部分痛恨内卷的人,就是内卷造成的原因本身,也就是不愿意改变又知道这个世界总在变,总想用一些小小的聪明来面对一个变化多端的世界。

既然“熵增”不可避免,那我干嘛还努力,就在内部瞎搞搞么好咧,抢过来别人的,自己多吃几顿,外部资源难以为继的时候,大家一起死,嗯,以上,不要看是这么说的人,其实这么干的人大有人在。

教父里有句话,我特别喜欢,他说离你的朋友近,离你的敌人要更近,(对于一个社恐的我来说,离朋友近,我都有些不知道干点儿什么好,说真的,我其实最喜欢发呆,但我总不能邀请人家和我一些发一会儿呆吧。上次和一个写作极好颜值又高的朋友去海边转了转,她居然邀请我在沙子上躺着看了一会儿蓝天,这把我感激的,差点儿就痛哭流涕,这才是至交好友,哈哈)

当然我以水平有限的智商去理解了一下离敌人更近的意思,不是说让你去和敌人交朋友,而是去到你不“喜欢”甚至是利益“冲突”的人身边去,这样才能更好的知道他在干什么,学习他的长处,同时观察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所谓知已知彼才百战不殆。

工作和生活中,“敌人”谈不上了,观点不一致,立场不一致的却很多,是立场和观点都是可以变的,而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不断的变强大 ,而变强,向对手学习,往往是最快的,因为对手才不会对你客气呢,他会直击你的弱点,痛点,毫不留情,也只有在对手那里,你才能认识到你的弱小,你的急需改变,你的不足之处。而在小圈子里,你不容易听到真话,也不容易听到客观的评论,这在一群女人中间更不容易做到。

上面铺垫了一下向对手学习的意义 ,有人说,我向对手学什么,学卑鄙,学不择手段么,这不符合我的原则啊。

你说的对,我没让你改变原则,我说的是改变方法和技巧,可以学习别人的思考维度和方式。工具无好坏,关键看谁用,这些都很好。都是能让你不断强大的武力加点。

PART 02

回到上面的例子,这里面的两类人,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点就是开放式的系统,不固定在自我,固定在周边,固定的现有的情况上找资源,而是不断向外的探寻可能,这个探寻可能的习惯,是值得学习的,如果想都不敢想,自然也不会有任何行动,那内卷就自然而然的发生,对于一个人来说,思维系统的内卷,就是固定化,从看不起,到看不惯,最后就是看不懂了。

所以打破内卷的第一个要素,就是有一颗不断探求更大的外界资源和能量可能的一颗心,白日做梦固然不好,而不会做梦,人类就根本不会进步。

说到这里也要提一下熵增的理论,这也是最近很火的一个理论,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最终达到熵的最大状态,也就是系统的最混乱无序状态。但是,对开放系统而言,由于它可以将内部能量交换产生的熵增通过向环境释放热量的方式转移,所以开放系统有可能趋向熵减而达到有序状态。

按照这个理论,一个孤立系统没有新的能量进来就是会慢慢走向消亡的。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都是一样,我们先不用去管世界这一个大系统是不是因为熵增走向大破灭,就算是这样,那也是一个极漫长的过程,人类的寿命都不算什么,所以还是管好自己。

我们看到淘宝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出圈,不断开辟新战场的过程,从线上,C2C ,天猫B2C,到后面的云计算,大数据,第三方支付,现在又搞起了卖基金,抢银行的业务,对它的小系统来说就是不断接入更大的系统,更大的市场,更多的业务范围,从而让自己的系统不断扩大,引入更多的“熵减”抵消小系统内部的熵增。

美国的发展史上也遇到过这个一个时期,国内的工业生产结构本来是需要优化了,产能都过剩了,社会矛盾有积压要爆发了,结果二战来了,产能不但用上了,还赚了世界大量的黄金储备,这也是内循环和外循环的交互,外部会影响内部,内部也可以影响外部。

总结一下,在那些我们所谓的对手那里最需要学习和提醒自己的,就是不要总是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我们不一定要去邀功,但是向上管理,向领导多反馈,让领导理解和支持你,知道你在干什么,以大局为重关键时刻的求助等,都是必要的,是“熵减”的行为。

人活的就是一个关系,你就是你所有的社会关系的总合,要“成事儿”整合资源的能力必不可少。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资源的开放性随时准备接入,和很多人都可以接入,这就是古人说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我们是为了合作来的,不是复制人来的,干嘛要要求别人和自己都一样,所有的人你都欣赏,别人也都得欣赏你呢。

这里还要说一个第二点,不说两点我不舒服啊,第二点也是在上面的案例里体现和总结出来的一个思维,叫做“重点突出”

关键人和关键事情上的处理,给人带来的改变太大了,所以我们头脑里一定要有一根弦儿,有些事情是重要的,是必须要抓住的,那是不能客气的,不但要努力的抓住 ,还要下重注。

索罗斯做空英镑的经典成名一战时,和同事说我们应该怎么干,同事说既然有机会,那我们就把全部的钱投上去,索罗斯说,这样的机会,我们一辈子也只能遇到一次,不但要投手里的钱,还要能借多少借多少,全部压上去。

关键战役的关键胜利就会拉开无法想像的差距。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头等舱钓金龟的人,思维并没错。也许方法一般般,但是有这样的思维,并时刻保持锋利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觉察和提醒,很难在真有这样的机会的时候敢于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它在你的字典里消失了,消失了就不会被检索到了,怎么会使用。

以上两点,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愿各位收获多多,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