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事先干起来,能解决90%的焦虑

 蓝天碧水应有期 2023-10-2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内容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责编 | 若风  排版 | 五月
第 7782 篇深度好文:5151字 | 11 分钟阅读

个人成长

你最近焦虑吗?

考研复习进度如何?房贷还完了吗?儿女多久没回家了?

无论哪个年龄阶段,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高学历总比低学历更有发展前景,所以要考研;没有自己的房子是“无根之木”,所以要买房子背房贷;儿女在外面为生活奔波,但想念无法抑制,想让他们回来。

对现状不满,有自己的期望,要为达到期望而努力。

但你又开始怀疑自己多么努力也是在做“无用功”?因为你见过太多人,努力了也没有结果。

行动尚未开始,已经被“杞人忧天”的思维毙掉,焦虑它就来了。

彭凯平说:所有的焦虑、徘徊、恐惧,其实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解决。躺在床上,躲在家里,在那胡思乱想,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大多数人的焦虑的实质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一、躺平与内卷都是焦虑

1918年的北京,人们的工资水平大概在每月十几二十元左右,而三环内的房子大概两三千块钱一套。

面对高不可攀的北京房价,24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湖南,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去北漂。

他在北大图书馆里干起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每月工资8元,然后仰慕地看着那些偶尔去图书馆的,一个月几百块工资的大师、教授们。

他在这些人面前很低微,倒不是因为工资低。

主要因为民国“大师们”往往调子很高,对于这个看起来就像是穷山沟里跑出来的“穷学生”,是很难低下身子主动搭理的。

比如,胡适就曾经在课堂上拒绝回答毛泽东的提问。

但无论环境怎样恶劣,毛泽东总是一副积极向上的样子,去谈恋爱,追大V,听演讲,组织社团,大冬天的跑去天津看海。

哪怕冻得哆哆嗦嗦了,他还有闲情逸致去逛公园,然后在文章里写道:

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洁白的梅花盛开。我看到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激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说句实在话,今天的我们,哪怕用羽绒服把自己裹成了球,大冬天去故宫或者北海逛一圈回来,能发出的感慨大概也就是:今天冻成狗了。

和毛泽东相比,现在的我们,无论春夏秋冬都已经很少逛公园了。

1、内卷

有一则数据显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5月,16-24岁失业率青年上升至20.8%。

这意味着新毕业的大学生中,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找不到工作。

在这种形势之下,相当多大学生害怕自己“毕业即失业”。

算了还是去考研吧。又走上另一条“独木桥”。

而打工人们,害怕被毕业生挤掉工作岗位。

'小李下班别走,咱开个会”,“你出去帮我买杯咖啡”。

小李想了想房贷还没还完,敢怒不敢言,就怕隔日饭碗没。

只能卷起来了。

2、躺平

好不容易下班了,有点闲暇时间的你。

打开了抖音。

不看还好,这一看又焦虑了。

自己辛辛苦苦、战战兢兢的为了那点可怜的月薪。

别人呢?全世界旅游,晒入住的五星级酒店,晒窗外的蓝天大海。

你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

这份工作自己多加班,再努力也达不到别人的生活水平。

累死累活没有意义,就开始躺平了。

所以很多人开始不去公园,选择去公司加班,只求不被淘汰。

去寺庙烧香拜佛,乞求撞大运,让上天满足你的欲望。

这其中,焦虑如影随形。

二、焦虑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被焦虑打垮的人选择躺平,内卷的人被焦虑裹挟挣扎着往前走。

所谓焦虑其实就是和个人预期不一致,对未来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没有把握而产生的。

这其中,包含了焦虑产生的三大环节。

即,焦虑=目标—行动—破灭。

往更深层次看。

就是想多了,做少了。

1、想多了:丧失目标感

目标很好理解,就是对暂未拥有的东西,有想要得到欲望。

而目标感,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月薪一万的小杨,想要在一年之内挣200万。

毫无疑问,小杨是有目标的。

那他有目标感吗?没有。

因为目标定得太大,时间跨度太短。

他自己都很难相信自己,不坚定。

所以,目标感首先是对目标的坚定。

但要对目标坚定是有前提条件的。

我们把例子改一下,方便你理解。

月薪一万的小杨,想要在六年之内挣200万。

这个可能吗?可能。

小杨把短期目标变为长期目标。

六年的时间里,一个人可以发生很大变化。

小杨自己相信了,对目标坚定了,就有目标感。

所以,是长期目标才有目标感。

小杨今天说六年挣200万,明天说挣300万,后天又说挣100万。

目标不清晰,方向变来变去。步伐也就乱了。

目标的必然是清晰的。

哈佛大学曾经开展了一项关于“目标感”的研究,经过25年的跟踪调查,他们发现。

27%的人在生活中没有任何目标;60%的人目标相对模糊;目标比较清晰的仅占样本的10%,而且也只是有短期目标;只有3%的人,他们的目标是清晰且长远的。

大多数人只有目标,没有目标感。

2、做得太少:陷入思维定式

如果目标定好了,有了目标感,就不会焦虑吗?

其实,还有坑。

就是行动陷入自身的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处理信息时,由于经验和习惯,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或思维模式。

你不会想着怎么走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

但现在,你的左前方地上有一块香蕉皮,踩上就要滑倒。

如果你的习惯,思维定式是先迈左脚。

那你必然会摔倒。

环境不同,思维定式也就失效了。

想着以之前的解决方法应对问题,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3、反馈:目标破灭

目标破灭,产生焦虑。

这种焦虑促使大多数人走向不同两条道路。

内卷与躺平。

选择内卷的人,其实是被焦虑裹挟了,只能往前走。

他们看到主动留下加班的同事,资产数亿的企业家还在不断讲创新。

似乎不卷起来,就被别人甩下去了。

只能强逼着自己,走上钢丝。不断摇摆,不断寻找平衡。

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让人很痛苦。

选择躺平的人,则是被焦虑打垮了。

他们看到了巨大社会差距。相同年龄别人月薪3万,自己月入3千。

焦虑过度,产生恐惧,就躺平了。

所以很多人开始将原因,归结于自己的性格、童年的经历。

认为自己是这个病,改变不了。

一步错步步错,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反复陷入焦虑情绪。

到最后。内卷的人先垮掉身体,躺平的人先垮掉精神。

三、如何破解焦虑

看到了坑,我们就有避开风险的可能性。

以下,跟大家分享如何破解焦虑的一剂良药。

1.目标:目标越清晰行动越有力

首先,我们要先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

如果目标不清晰,我们的大脑就会处于模糊状态。使我们陷入怠惰、懒散、空虚的情绪中动弹不得。

大脑要么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要么同时想做的事太多,无法确定最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要么知道目标,但没想好具体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实现。

我们所面临的选择题太多,选项也太多,而且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所以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

如何才能让大脑更清晰?

第一步:找一本普通的A5卡面抄,将纸页对折;

第二步:在上方写下当天所有要做的事,然后清空大脑,按权重将列出的事项标上序号,这样,目标就变得清晰可见;

第三步:收集一切可用信息,在页面左侧预测性地写下在某一时间段做什么,然后在底部统计“计划学习时间”和“可用学习时间”,这样,时间也变得清晰了;

第四步:在页面右侧记录当天的实施情况,一天过后,对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果进行统计,时间利用效率便一目了然。

行动时,最怕模糊,如果我们的头脑中一直有很多模糊的选项存在,我们就需要花心力不断做选择,而做选择是一件非常耗脑力的事情。

但“写下来”这个简单的动作,会把我们头脑中所有的想法和念头全部倒出来后,这样一来,我们在执行中就不需要花脑力去思考或做选择。

2.行动:知行合一,打破思维定式

目标制定好了,接下来就是行动。

知行合一虽然很难,但的确是最能帮助我们打破思维定式的方法。

有太多人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阅读了很多有道理的书,收藏了很多有道理的文章,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却始终不能俯下身子去行动。

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担心方法不是最优的,贸然行动会走弯路等,殊不知,这样的观望、等待本身就无效率可言。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知而不行”的现状?

第一,不要停留在“满足于拥有或知道”的阶段。

当我们下单买书的那一瞬间,感觉特别棒,就像已经拥有这些知识一样,但收到书后,可能也就是简单的翻一翻;

当我们领悟“一天不看手机也不会有任何损失”时,头脑一下子就清醒了,对手机信息的危害看得无比通透,然而没过几天,再次碰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又会把书放到一边,掏出手机开始玩。

道理再好,如果不去刻意练习,这些美好的认知将永远不会真正对自己产生影响。

第二,不要想着一开始就做好。

万事开头难,即使我们学习了很多道理和方法,但一旦做起来,往往就会各种出错。

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害怕被嘲笑、害怕自己的形象被破坏、害怕方法错了,可能就放弃了。

其实,我们应该学会用成熟的心态包容自己最初的笨拙。通过持续练习,消除“知”和“行”之间的鸿沟,体验到“做到”的快感。

第三、不断获取新知识

在获取新知时,建议大家多看书、学习,汲取信息。即使只是上网浏览微博、微信或抖音,也比闲着好,让自己的大脑里有新信息飘进来。

① 底层学习观:有用的无用,刻意的无意

第一,有用的无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必过于纠结于事物的实用性。许多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严格要求自己,对任何无用的东西一概不看,只关注那些看似有用的信息。

然而,我们都知道有用这个概念是相对的,对你来说有用的东西,对别人可能是宝贵的财富。今天看似无用的东西,未来也许会变得极具价值。

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多阅读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因为它在未来可能会派上用场。

第二,刻意的无意

培养有意识的空闲时间。实际上,我们需要刻意安排时间学习,并有意识地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后,花半个小时打开一些平台,听取最新的笔记侠和热门知识,了解全球商业模式等。

人的大脑并非越努力就越幸运,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刻意的专注和无意的发散。

图片

正如上图所示的刻意专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你确实会集中精力、高效思考,快速得出答案。

另一种状态是大脑处于无意发散模式,偶尔发呆、坐地铁时神游等。在这种时候,你会有很多创意和灵感涌现。

因此,不要让大脑过于劳累,给它一些放松的时间,让它在无意中激发出新的灵感和创意。

② 获取新知方法:真正地记录下来

在学习新知时,我非常推荐大家用笔和纸来记录。这种习惯与年龄无关,真正的学习过程在于书写。在书写过程中,听觉、视觉和动觉同步进行,这可以激发大脑更深入地学习。

首先,书写过程中会刻意放慢速度,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这些知识。其次,在书写过程中,你会对每个词汇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因此,学习过程中不追求速度,而是注重质量,真正地记录下来。

总之,掌握知识不仅仅是获取新信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记录、思考和总结。

第四、反思联结

反思联结是新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思考,并使其与自己的经验产生关联。如果不进行反思联结,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别人的、书上的或老师讲的。

库伯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他发现人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经验开始,有了具体经验后,反思观察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反思观察,你可以形成抽象概念并积极地将其付诸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将新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① 底层学习观:暂停批判,拥抱差异

第一,暂停批判

首先,要学会放下批判。如果对新知识感到不适或了解不同,就立刻批评并否定,那么将永远无法接触到更深入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学会暂停批判。

图片

正如上图右侧所示,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强壮的男人,但当发现真相时会非常失望。

再看左边的图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有时是个老妇人,有时又是年轻女子。但她到底是什么?如果有人坚持自己的观点去批评别人,那么就会错过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遇到新知识时,要学会保持冷静和谦逊。暂停批判可能会让你有机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拥抱差异

在反思联结过程中,存在一些学习者不愿意接受的情况,因为他们需要突破自己在认知上的舒适区,接受不同的事物。事实上,找到并拥抱这些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态度。

近年来,有一句话特别火爆:“人既挣不了他们认知之外的钱,也无法完成他们认知以外的事情”。

如果想在认知上有所突破和作为,就要走出舒适区。你的认知范围有多大,可能性就有多大。这些差异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礼物。

因此,在反思联结的过程中,无论你经历了什么,遇到了多少令人惊叹的理论,都要好好思考这些差异背后可能存在的可能性。

四、总结

苏轼有一首词中写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意思是哪里能让心安定下来,哪里就是家。

大多数人的焦虑在于,想得太多行动太少。

成为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但能成事的人往往都是“读完万卷书行万里路”。

所以说在目标上少想一些,行动上多做一步,才是摆脱焦虑的秘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