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整本书选读】赵佳倩:学《孟子》,品读人生

 健康晓语 2021-11-17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这样一个儒家大者——孟子,他用超凡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暖人的心灵鸡汤。他所讲的小到做人之道,又大到政治理念,这本书历经千年,但时间并没有隐没它的光辉,今天,能够在这烦扰的生活中,跟随我们的老师一起品味经典,体悟人生真谛,真真是激动万分啊!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孔子的《论语》,众人皆知,孟子和孔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二者的思想既有相同之处,但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驳斥墨家的“兼爱”思想,攻击法家的“耕战”思想,主张“保民而王”,他将多种思想融合,进行辩证地否定,推陈出新,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独一无二的思想:民本。

在中国古代,一个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时代,他却大胆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在《孟子》中的《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中写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句话通俗易懂,表达了他希望统治者能以民为重,以百姓的悲和喜为重,不要虐民,使自己得到百姓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加强统治。

直到如今,民本思想仍然是指导思想,在中国的新时代,领导人仍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我们想问题,做事情,想的对不对,做得好不好,一个根本的衡量标准是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愿意不愿意,这位儒家大者的思想被有效继承,在当时那个社会动乱的世道,孟子却能提出如此有远见的思想,可见其智慧超群啊!

孟子的“义利观”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借鉴意义。孟子曾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认为“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多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他用先利后义所造成的国危这种结果,从反面论证了先义后利的优点,通俗易懂,又便于统治者接受。

除了国家大事,孟子也十分注重为人的修养。孟子曾提出“养吾浩然正气”的论断,他认为尽自己的善心,保存自己的“仁”,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他曾说道:“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贼。”孟子的仁义观算是很好的继承了孔子的衣钵,他认为修身养性,以此来等待天命,是正确对待命运的方法,有了孟子的“浩然正气”,当天将降大任于身时,方能面对“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困境时,才能保持一颗初心,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主张为人应做到“行之以仁,待人以信,敬事以忠”,这样便能使社会充满正气,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发展,加强统治者的统治。

《孟子》集聚了孟子的无限智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东西具体化,既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其中所含精华,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细品味,体悟其中的人生真谛。

赵佳倩:涉县第一中学18实验2班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