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税收洼地”的形成及其现状导向

 小杨税税 2021-11-17

    我国税收洼地的形成原因

国家层面:国家为了促进部分地区和某些对应行业的发展,给与制定相应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或特定行业,特殊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地方层面:实施财政扶持,税收奖励,经济补贴等形式进行招商引资。变相增加了财政收入,同时降低了企业税负压力。

商业层面:大集团内部消耗多余盈利,将集团的利润转移至正在亏损,或者有资格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的成员企业里,降低集团整体税负。

src=http___pic4.zhimg.com_v2-db244e97c3d2ed8f595d224d13e5feee_1200x500.jpg&refer=http___pic4.zhimg

税收洼地现状

今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如雨后春笋般突突的冒了出来。然而在创造越来越多利润的同时,也会面临巨额的税负压力。其利用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境内关联交易,将25%的企业税率成本,转向低税率的企业中去。税务人员的关注重点却在跨国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税权征收问题上,对这一方面监管也不是特别严格【私以为,现阶段特别是疫疫情以来,这种不太符合社会规定的税务转嫁方式也有有利的方面,其对于税法的修整完善,企业可流动资金再创造社会财富,刺激民生复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看问题不能一刀切的否定。】这就可能导致,巨大的境内关联交易占比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即便是极小部分的恶意税务筹划,也会导致国家财政正面有效税收的巨额流失。

'税收洼地’现阶段已经度过了国内的野蛮生长时期,接下来针对'税收洼地’的税负减免政策管理,必然是向着透明化,规范化方向去发展的。这一点从海南自贸区的严格企业筛选,关停上海核定征收政策[定期定额,定率],金税四期的正式运行,智慧稽查系统下放等事件皆可见一斑。

src=http___img3.99114.com_group3_M00_04_F3_rBADu1wbxa2AchKJAAG_slt_8w0528.jpg&refer=http___img3.99114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意见》也明确提出,对利用'税收洼地’和关联交易等逃避税行为,加强预防性制度建设,加大依法防控和监督检查力度。企业万不可抱有侥幸的心理,将没有实际的业务去做虚假的合同获取发票抵扣,在法务政策方面若是没有确切的把握时,还请询问专业的税务人员,社会所能容忍的税筹限度是有限的,且有些红线是万万不能触碰的。别为了一时的短暂利益,让企业沾上黑点。

笔者之前认识有一位老板,其设立了一家以广告策划为主个人独资企业,享受定期定率的核定征收政策。这家个独企业所开具的发票却大多是设备维修费用,票不对帐,第二周便被提案约谈。他过来寻我看是出什么事情的时候,倒是把我搞得不知道怎么委婉的告诫他了,广告策划开维修费用,修的是什么,修。此类情况便是对税务知识不了解,胡乱找补导致的。当然,大多数企业不会出现这种贻笑大方的情形,但法务与税负方面的具体筹划,是会随着时间地点等因素不断变化着的,敏锐的嗅觉会帮企业省去不少的腌臜麻烦事。

合理节税的方式有许多,笔者这里就不做赘述。对税务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或评论区召唤笔者,欢迎共同探讨合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