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湖岸边钱王祠

 大美洛宁 2021-11-17

西湖岸边钱王祠
杭州西湖岸边有座钱王祠。
钱王祠里面什么样,钱王是谁,因何为他建祠,他有什么值得人们纪念的地方?带着诸多疑问,经过扫码预约、防疫检测,我走进了钱王祠。

进入钱王祠,便见一座高大巍峨、造型精美的大殿,矗立在层层台阶上。环顾四周,宽阔的院落里,中间有祭塔,两边有碑亭,周围房舍俨然,门窗古色古香。院内整齐干净,树木一派生机。时值中午,祠内游人不多,显得静谧庄严,凝重肃穆。行走於殿堂之中,一种敬畏之心,便油然而生。

漫步祠内,大殿一侧厢房里,展示着钱王辉煌的业绩:
钱王名钱镠,生于唐末,目睹乱世,胸怀大志,少年时期,弃农从军,在军中晓勇善战,聪敏机智,脱颖而出。后来,钱王因战胜来犯之敌刘汉宏,被任命为杭州剌史。接着,又生擒反叛称帝的董昌,被任命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其后,又因治理两浙有功被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而后建立吴越国,成就了王业,定都杭州,从此确定了杭州的古都地位。
钱王治理吴越期间,三次建设杭州城,扩大了杭州城的地域范围。那时,钱塘江江潮为患,他发调民夫,治理钱塘江,筑起“捍海塘”,有效遏制了钱塘江潮水带来的危害。

有一个“钱王射潮”的故事,大致意思是说,修筑钱塘江捍海塘时,江上潮神发难,风大浪急,施工困难,钱王便带五百弓弩手,来到江边,万箭齐发,射退了江潮。这个故事,反映了钱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他的勇武。
杭州西湖常常淤阻,钱王就专门建造了一支“撩湖兵”,负责疏浚西湖,清除湖内杂草与湖泥,使西湖水清景美,服务民众。
吴越统治时期,经历了三代五个钱氏王。钱王祠正殿“五王殿”里,敬奉的就是这五位吴越王。钱氏五王治理吴越,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导交通、收罗人才、重视教育,使杭州一带免遭战祸,经济发展,迅速崛起。形成了“钱塘富庶,胜于东南”的景象,使杭州成为“东南第一州”,为现在杭州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钱王治世,政绩辉煌,功业显赫,难怪杭州人建造祠堂,纪念钱王。钱王祠正殿里,敬奉的那五王,是真正造福民众的“人”,而不是一般表达意念的“神”。
那么这位功业显赫的钱王,出身于什么家庭呢?当步入钱王祠内另一小院时,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原来,钱王出生于杭州临安,石镜乡钱坞垄。他的母亲产子时,家中“红光炫目,且闻兵马之声”,他的父亲钱宽,认为这孩子是不祥之物,便欲将他投于井中,幸被外婆留住,於是,就把这个孩子叫做钱婆留。钱婆留长大后,自己更名为钱镠,进入军门,屡立战功,多次受封,终成吴越国一代名主。

钱王祠正殿后边,又有一祠院,院内殿房,以及另一侧房舍,全是显示钱氏业绩的展厅。那精美的布局、众多的实物,昭示着钱氏家族对国家的贡献:
吴越王钱氏,三世笃信佛教,因而主政吴越时,杭州一带佛事活动全面鼎盛。僧侣众多,广建浮屠,梵音远播,使杭州成为名符其实的“东南佛国”。现在我们到杭州,能看到的古刹名塔,像昭庆寺、净慈寺、六和塔、白塔、保俶塔以及玉皇山、灵隐飞来峰等地的石刻造像,大都建造于吴越时期。千年风雨,历经沧桑,如今,这些都已成为杭州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创建吴越国的过程中,钱王战功卓著,曾获帝王赐予的“金书铁卷”,作为保护钱氏免遭刑罚的凭证,福荫后裔。但随着时代变迁、朝代更替,“金书铁卷”是不能保钱氏后人永享太平的。钱氏诸王深谙此理,手握大权,却并不放纵后裔,为后辈立下规矩,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几个层面制定了《钱氏家训》。从严训示后世,借以保证钱氏家族的兴旺发达。

在《钱氏家训》的鞭策指引下,钱氏家族,各代传人,遵循家训,勤奋努力。在以后的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直至今天,贤能屡现,名人辈出。许多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明末清初礼部侍郎、藏书大家钱谦益,清朝时期不惧势力、弹劾和珅的“铁面御史”钱沣,状元诗人、著名的《明日歌》作者钱福,建设苏州园林,被称为“天堂苏州奠基人”的钱元璙,近代的著名作家钱钟书,现代的台湾教育家钱思亮,当今“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等。

钱王祠内还独辟展厅,详细介绍了钱王第三十三世孙、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经历,和他为国家作出的杰出贡献。
有钱王伟业奠基,有“钱氏家训”引导,加上钱氏后人奋斗,成就了钱氏光泽百世的千年伟业。钱王祠院里,碑亭内树立着一座巨碑,上面镌刻着“忠顺贻庥”四个大字,确实当之无愧。

德高者望重。吴越王开创伟业,福荫百姓,受到历代民众的尊重。地方政府为其建立“表忠观”,祀贤扬名。这“表忠观”就是钱王祠的前身。后人多次对表忠观重修并树碑。大文豪苏轼任杭州剌史时,也为表忠观撰写了《表忠观记》,亲笔书丹,再树表忠观碑。这些碑刻和文献,都保存于现在的钱王祠内,彰显着历代民众对钱王的尊崇。

现今,钱王祠在杭州市政府支持下,精心修缮,面貌弥新,成为杭州西湖岸边,重要的游览景点。
离开钱王祠时,感慨颇多。那庄严的祠殿,那手握弓箭、威武高大的钱王形象,表明了百姓对造福民众者的尊贤敬能。钱王的创业精神,也会在激励人们奋斗上起到一定作用 。

金玉国作品集锦
后 妈
赏菊
麦熟杏
三瞻古塔
寇准神迁
宜阳拉煤
一方墓誌
红薯啊红薯
家乡的名片
送米的故事
米面从哪里来
戏说洛宁方言
进士先生张际庚
福昌阁前观庙会
山清水秀赞故县
洛西书院古今谈
洛宁老城的担水堂
一位书画家的佛缘
县令免税民感恩
戏说洛宁方言(二)
运河明珠拱宸桥
皇城小镇清河坊
观今忆古赞孤山
游游大唐不夜城
来自杭州的报告
人才济济话底张
美哉,伶伦大桥
路边那棵皂荚树
东南佛国话佛寺
渠通水流话清淤
辛丑春节游卫坡
瞻前顾后话“赊销”
地图上的“奎楼村”
洛宁张仙沟的故事
认知洛宁七字歌
彩色古塬春日颂
反哺母校的义举
清明时节观古碑
洛宁概况三字经
渡阳河畔觅旧踪
山环水绕赞边城
游览故居说富商
林木深处观艺展
县城百姓看电影
为了粮食的丰收
花红果香新农村
运河岸边富义仓
幽径串珠玉皇山
一道圣旨 封赠三人
心系洛宁 地图传情
忠于职守的老校工
洛宁大堰沟的传说
夏日冲凉话“飞渡”
走出记忆的摇篮曲
一方励志的教泽碑
金玉国观景小吟抒怀
侄儿参军的那天晚上
洛宁新进秀才谢师礼
洛宁县城古迹祖师阁
由“青出于蓝"想到的
洛宁金氏福山支系简介
清代金氏族谱序言两则
浓浓书画意 深深校友情
洛宁县城东关石婆庙的故事
捐宅献地显孝心 感恩戴德立族规
洛宁传说故事——有福女的传说
文教官清 碑文作证一一洛宁雷先生清德碑
殷殷寻根情——山东即墨金氏洛阳洛宁寻亲记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