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催眠真能不给暗示吗?看动力催眠如何做到

 长沙7喜 2021-11-17

催眠已经是现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项技术了,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焦虑改善、学习动力不足、亲子沟通不畅等方面都收效显著,小编曾经在某心理咨询机构任职时,便常有来访者点名可以做催眠的咨询师来为自己进行咨询。

众所周知,动力催眠有别于其他催眠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动力催眠不给暗示。

弗洛伊德曾放弃催眠,就是因为他认为基于暗示的催眠是“霸权”,是催眠者对被催眠者的“虐待”。

以暗示为基础的催眠有怎样的弊端呢?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

某同学因为社交恐惧的问题寻求帮助,不敢跟女生讲话,见到女生就脸红,十分苦恼。

催眠师在催眠中,如此进行,想象你见到了你的心仪女生,自如的与对方打招呼、说笑、拥抱,并感到自己很自信。

但催眠过后,该同学见到女生就想要去拥抱,虽然意识层面努力去克制,但想去拥抱的冲动依然强烈。

另外一个案例,

如出一辙,某位同学因为专注力问题求助催眠治疗,催眠中催眠师讲到“当你开始学习,你全神贯注在你的学习中,你忘了时间,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正在学习的内容,你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

然而催眠过后,该同学确实专注了,但他一直学习,直到筋疲力尽。

因此暗示有风险,运用需谨慎,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

图片

传统给暗示的催眠,试图抑制引起症状的东西,但是不可能足够有力的消除他们,以防止症状复发,你解决问题的努力,只是在制造更多的问题而已。

这便是暗示的弊端,不管是“明示”,直白的将想要的结果变成话术进行催眠;还是“暗示”,用隐喻的方式来进行,本质上都是给被催眠者植入一个外来的异物,然而神经系统是有自主性的,当这个异物没有办法整合到神经系统里去时,也许一个症状消失了,另外的问题就又产生了。

历史上各种催眠都在研究如何更好、更有效的给出暗示,讲故事、隐喻、譬喻加比喻。动力催眠却让暗示这件事儿变得无足轻重。

动力催眠是如何工作的呢?

遵循“大脑有自主性”的特点

前面提到,人的大脑是有自主性的,自发活动是大脑神经元的重要特点,即便睡觉时大脑神经元依然在进行着自发活动。

并且,脑内部的自发活动远高于外界刺激引发的活动。外部刺激要争夺大脑的注意资源的话,需要足够的强度。

图片

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会发生如下这一幕,妈妈指着孩子说:“妈妈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让你别老磨磨蹭蹭的,你听到了没有?”,然而孩子依然无动于衷。

研究表明,人的意识层面沟通只占12%,语言只占7%,大量的沟通都是潜意识的。

之前我们撰文提到,根据人接收信息的方式不同,分为躯体型和情绪型,可以简单理解为,前者直接接收信息,而后者间接接收信息。

(相关内容请见如下链接:由暗示感受性所引发的思考)

躯体型人显然沟通效率就会比较高,他们用语言表达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肢体动作,拍打对方或者勾肩搭背,充分调动了对方的注意资源。

而情绪型的人,只是语言沟通,对方并未接收到的概率相当高,再加上情绪型的人过度思考的特点,可能还会把对方未接收到你的信息误解为对你的漠视,这类型的人,在人际沟通中出现问题也就较为好理解了。

我们的大脑就是如此,因此,沟通中,大声说,好好说,再加肢体动作,很重要。

动力催眠就是以遵循大脑自主性为特点的。

激活大脑神经反应性

人的大脑的自主性,还体现在,人会自动自主地学习,2、3岁的孩子就会自己拧开罐子,拿罐子里的巧克力豆吃了。

大脑会产生各种随机的模式,进行计划,并实施,没有达到目标时再进行调整,然后再实施,直到找到最优解。

而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也屡见不鲜,孩子想要帮妈妈扫地、倒水,最初他一定做不好,地越扫越脏,倒水倒了一桌子一地,而这时妈妈便接过扫帚,自己干起来,或者直接教给孩子怎样去做。

那么这个孩子的底层生成各种计划的方式,不断测试各种方案的能力,在早期就被抑制住了,即大脑的自主能力就受到了抑制。

而且,孩子也不会从错误中得到学习,心理学家桑代克早就提出,学习是从错误中不断得到反馈,最终形成的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连结。

同时,如此这般,父母会变得越来越忙,当孩子自主能力受到抑制时,意味着什么都需要父母来教。

因此也给我们的教育一个启示,如何学会不去破坏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能更为重要。

动力催眠的核心作用,就是增强人的自主能力,使那些被剥夺的、被抑制的自主的反应能力再次得到激活。

通过动力催眠的流程,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性,不用再给暗示,解决的是底层动力系统的问题,使意识和潜意识自如交流,从反馈中不断学习优化,使这个过程自动自如的完成。

可以看到,孩子做完动力催眠后,他们的行动能力增强了,有了敢于去尝试的动力,从而激发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成年人做完动力催眠后,恢复了人的弹性能力,发挥出了人的自身修复能力,从焦虑抑郁中走出来。

动力催眠训练效果除了在被催眠者中获得一致好评,还经过精密科学仪器——红外热成像仪的精准测量,通过催眠前后的对比我们发现,动力催眠训练可以让身体处于一种更轻松和有活力的状态。

一旦底层的动力的问题得到解决,一切改变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