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肉苹果之我见(周世奇)

 周世奇 2021-11-17
看到邦友关于“红爱”的感慨,结合今年我个人红肉苹果杂交育种的结果,和邦友们聊聊天。
 
 (《奇艳小型红肉苹果》暨“茄-3”果实横切面、纵切面)


我个人对原有“红爱”品种是什么态度呢?其实,我杂交育种本身,就是对“红爱”不爱、爱不起来的最真实的说明,如果对“红爱”满意,也就不会有我的十年育种。

我没有掉进“红爱”的坑,但是,我引进了大部分所谓“红爱”品种,进行实验观察,如南、北119-6、赛尔斯、T15、番茄红等,还有其他品种,甚至舞姬、舞美等。

正是对这些品种的不满,加上我对红肉的颜色之爱、营养元素如花青素之爱,才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红肉苹果”杂交育种。

综合评价原有“红爱”品种,三个字:“不合格”。作为推广品种,就是不合格。
不合格表现在多方面:

1、生理落果,开花一树、坐果不少、半途而落、熟果寥寥;2、酸,而且肉越红越酸;3、哏,大部分品种果肉不酥脆、果汁少;4、面,采摘后,经过后熟,风味稍好、酸度稍低,可是果肉又“面”了;5、病,多数品种易感染黑痘病。

通过我个人杂交育种实际经历,以及十余年的思考,说说我对红肉苹果未来的看法:道路曲折、前途光明、曙光已现、尚需努力!

为什么我对红肉苹果情有独钟?已经拿出十几年、准备拿出后半生搞这个育种?两个原因:1、国人对红色的爱,是刻在基因里、刻在骨子里的,传统的红色都是代表喜庆,红花、红妆、红灯、红烛、红酒、红旗,家国同爱中国红!红花、红皮、红肉、红汁的红肉苹果,你说谁不喜欢?谁不喜欢,那是有病。这一点,邦友不会反对吧;2、花青素(苷类)的保健作用。提到保健,由于前些年的过度炒作,弄得人人避之而不及。其实,是好经遇到了歪和尚。花青素的作用,这里不多说,去百度、360搜一下,绝不是乡野游医的胡咧咧,而是国内外权威专家、研究机构的共识。

以上两点,让我赌上后半生,希望能培育出“红肉+好品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红肉苹果品种。

说到我的“红肉苹果杂交育种”,那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2012年播种的一个批次、两个系列1000余株杂交原种实生苗,母本为我个人定性的“早实苹果品种(即侧芽成花坐果品种)”。当年淘汰800余株,剩余200余株;
2014年原地留最有希望的20余株,其余200株分栽;
2020年,第一批杂交育种的原种苗,首次开花结果。2020年开花结果的估计20个单株,当年保留1株,其余淘汰。剩余这一株,2021年淘汰;
2021年,分栽的200余株全部结果,淘汰190余株,剩余5株再观察(估计希望也不大);
2021年,早期选留的20余株全部结果。1、其中119系作为父本的,留下一株侧芽成花坐果鹤立鸡群、但果实品质不过关的,留作杂交种质资源保留;一株果肉极红、酸度极大(2.5%),作为加工用品种资源保留。其余全部淘汰。也就是说,119作为父本杂交育种的后代,作为鲜食苹果推广,无一合格,100%淘汰。主要问题还是“酸、哏、面”(不是落果的原因);2、“番茄红”作为父本的,十株,其中编号“茄-3”(暂命名《奇艳小型红肉苹果》),表现优异,其特征为:树形好;抗寒;结果特性极佳;红芽、红花、红皮、红肉、红汁;单果重70克左右;无生理落果;果实自始至终全红、鲜红,过熟后深红至紫红,树堂内外、树冠上下果实全红,果实阴阳面全红;脆肉;当年秋季至成熟期前40-45天连续阴雨的情况下,含糖量15-16、酸0.5-0.6,糖酸比25-30,糖酸比协调,甜酸适口、果香丰富。果汁色、香、味,均是顶级水平。该单株,是我杂交育种十年,唯一的硕果仅存、达到甚至超过育种预期的单株,目前看基本达到推广水准(稳妥起见,还得观察2-3年);“茄-8”,果实120-140克,果肉近果皮处粉红,果皮薄,肉酥脆、微香,品质极佳,虽然果肉红度不够(甚至不可以称为红肉苹果),但因其品质极佳加以保留,并很有可能有其独特市场,故初步判断具备推广价值;另外两个单株观察不全面,暂时保留继续观察。
也就是说,这一批次1000余株原种苗,能够作为“红肉苹果”,具备推广价值的,仅仅、仅仅只有《奇艳小型红肉苹果》一株,硕果仅存!即1‰(千分之一)的概率(幸运概率如此、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

假若没有这一株《奇艳》,“十年杂交育种”100%失败
而留下了这一株《奇艳》,则等于是该项目100%成功!就是这么残酷—— 一锤定音、生死一线。

感谢命运!
在我看来,《奇艳》,等是于老天开眼,仁慈的递给了我一把“钥匙”

为什么说《奇艳》是一把“钥匙”呢?因为这个品种,不但是本身具备了推广的价值,更为关键的是,她打破了“红肉苹果”“越红越酸(瑞士系)、不酸不红(日本系)”的魔咒,而且完全克服了“生理落果”问题、果肉“面”的问题,那她就可以作为下一步杂交育种的父本或者母本,加以充分利用,更大概率的得到具备《奇艳》优良特征即糖酸比和谐、果味丰富、红肉深红、无生理落果等这些优良基因的下一代。

那么,《奇艳》有没有缺点呢?有:果皮略厚(不是不可接受,大概与国光苹果相似)、果肉酥脆度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是脆肉但不是最脆);有没有疑问呢?有:抗病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说了这么多,一方面是想朋友们介绍我的育种情况,另方面,是表达:我对红肉苹果的未来充满希望,而且越来越充满希望,以至于可以舍得搭上后半生来追寻“理想的红肉苹果”。
我的行动,是我态度最好的表达。

另外,有各路的、好多的朋友,向我咨询苹果尤其是红肉苹果杂交育种的实情,跃跃欲试,或者已经开始行动。对于这个问题,我表达三方面的看法:1、人人都可以搞,不神秘;2、千万别心存侥幸,努力加运气;3、千万不要投资过度、痴迷其中。

我个人坚守16年(从资源准备开),到目前,杂交育种投资最少100万元以上了,而且黑发已变白发,仅获得这一两个单株,还高兴得磕头作揖、谢天谢地!如果没有这一个单株,现在啥结果?百万打水漂了、黑发打水漂了。

好在跟进的批次,会逐渐结果,运气好的话,或有收获,而且,有了这个《奇艳》,进一步杂交育种也算有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也有朋友说,《奇艳》果实太小。各花入各眼吧,我认为市场多元化是必然趋势,这不是现在的观点,是杂交育种准备阶段、即2002年左右的观点,不然不会首先设置“小型红肉苹果杂交育种”这个系列作为开场。现在还是这个观点:小型苹果,只要品质好,绝不是低端的代名词,恰恰相反,她会走进高端市场,这是必然,不如此、毋宁死,不达高端、留她何用?!

至于她的具体用途,精包鲜食、红苹果汁(鲜榨NFC),后期很快会跟进“红苹果酒”。

国内科研部门,也在搞红肉苹果的杂交育种,有的已有些成果,但我个人尚没有看到很打动我心的品种出现。当然,或许他们比较严谨,不成熟不透漏吧。相信不久的将来,数年内,会有好品种出现。

所以,结论:朋友们不要对红肉苹果“谈红色变”。
 
 (《奇艳小型红肉苹果》鲜榨果汁,未过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