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颜唐诗三百首之二十三:《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1

 松颜客 2021-11-18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dèng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一、误品先缘识字差

    

1、慈恩寺

唐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 李治 ( 高宗 )为太子时,就 隋 无漏寺 旧址为母文德皇后 追福所建,故名 慈恩寺。宋时已毁,仅存雁塔 ( 大雁塔 ),64米左右。今寺为近代新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

 2、塔势:塔势不是塔

 3、涌出:如水冒出

 4、孤高:孤立高耸、孤特高傲(耸:可释为“惊动”,如:耸动)

 5、出世——界:

(1).出生;产生。晋 王嘉 《拾遗记·蓬莱山》:“明王出世,则浮于海际焉。”

(2).超脱人世。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

(3).指出家。唐 皇甫曾 《秋夕寄怀契上人》:“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 

 6、出——世界:(出:离开、超出)

(1).佛教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楞严经》卷四: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2).世上;人间  唐 孟浩然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竹柏禪庭古,楼臺世界稀。”

(3).境界。唐 方干 《游张公洞寄陶校书》:“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4).局面。《朱子语类》卷三七:“如 汤 放 桀 , 武王 伐 紂 , 伊尹 放 太甲 ,此是权也;若日日时时用之,则成甚世界了?”

(5).时世。唐 顾况《经废寺》:不知何世界,有处似 南朝 。 

(6).指世道,社会风气。《朱子语类》卷一三○:“世界不好,都生得这般人出来,可叹!”

(7).指众人。…….

 7、磴dèng道:石阶之道

 8、盘虚空:盘旋于空中

 9、突兀:高耸、奇特

 10、:稳定(压阵、压惊)

 11、神州:中国——中原——帝都

 12、峥嶸(鬼工:亦“神工”、“鬼斧神工”,鬼、神同意,与后世意不同。)

(1).高峻貌。班固〈西京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巖峻崷崪,金石峥嶸。” 李善 

注引 郭璞 《方言注》:“峥嶸,高峻也。” 。”

(2卓越,不平凡。唐 张说 《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卓犖文艺,峥嶸武节。” 

(3).兴盛;兴旺。宋 何薳 《春渚纪闻·南皮二台遗瓦砚》:“方峥嶸焕奕於一时之盛兮,詎

知夫隆栋必倾而华榱终折。”

(4).形容植物茂盛。朱德 《过五指山》诗:“幽谷多俊秀,草木尽峥嶸。”

 (5).高旷。唐 李白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举目四顾,霜天峥嶸。” 唐 杜甫 《画鹘

行》:“乾坤空峥嶸,粉墨且萧瑟。” 仇兆鳌 注:“峥嶸,高旷也。”

(6).深远貌,深邃貌。《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云:“峥嶸,深远貌。” 

(7).幽深阴暗;阴沉。唐 高适 《奉和鹘赋》:“野漭荡而风紧,天峥嶸而日曛。”

(8).犹凛冽。唐 罗隐 《雪霁》诗:“ 南山雪乍晴,寒气转峥嶸。”

13、 宫观(宫馆):供帝王游憩的宫馆,离宫别馆

14、玲珑:精致明亮

15、苍然:苍茫的样子……苍白的样子……

16、五陵:唐 代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中宗 、 睿宗的陵园,均在长安附近。

长陵 、 安陵 、 阳陵 、 茂陵 、平陵 五县的合称。均在渭水北岸今陕西咸阳市附近。为西汉五个皇帝陵墓所在地。(接北原,接万古)

17、净理:清净之理。了:完全(如:了无惧色)

18、胜因:佛教语。善因。隋 智顗yǐ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序》:“止是禪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19、觉道:(1).佛教指成佛正觉之路。(2).犹觉得。

直译

二、心想其人如啖蔗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一命为最低的官阶)

参,相门子。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岑参《感旧赋》

《送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

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

一乘:佛教语。谓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径)

岑参:读音can( 718年?-769年?) 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751、754),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767年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768年挂冠,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客死于成都。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擢谏议大夫。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讨伐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历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

薛据:荆南人,《唐诗纪事》作河中宝鼎人。开元进士,风雅古调科第一人,终水部郎中,晚岁置别业终南山下老焉。

三、身临其世甚烹茶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秋,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建成100年。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等七位诗人,登临大雁塔赋诗(或者,储光羲、杜甫不在现场)。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五人各作一诗,除薛据所作失传外,其余四首都保存至今。

安史之乱755年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岑参两次从军边塞(751、754),时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而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渐乱;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

高鸟

(1).高飞的鸟。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2).比喻信使。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二:“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惊风:(1).指猛烈、强劲的风——震惊的消息

波涛:比喻艰险的处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无故沉浮於波涛之间” 唐 孟郊 《百忧》:“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 ——比喻突起的变故

青槐句:王昌龄 《少年行 二首 其一》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2、慈恩寺及其塔的寓意

长安众多佛寺包括慈恩寺,不仅存佛典经藏,还会存儒家经典及其他各类书籍,并且寺院不受坊里制度和禁夜制度的限制,学子们自可随意逗留,故,慈恩寺是唐代进京赶考学子的重要据点。

而当学子中举之后重游慈恩寺,为别样圆满。且:

“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会。大宴于曲江亭子,谓之曲江会。”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新进士游曲江,宴杏园,后登塔题名题诗,是莫大荣耀。

白乐天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可见一斑。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一》链接如下(《松颜庄子》每周四更新,《松颜唐诗三百首》不定时更新。):

一首诗该怎么来读,才扎实?才过瘾?——《松颜诗话》之古诗鉴赏抛砖

 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明 张介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