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琢梯田的彝家女 | 南部方言彝族服饰

 传统服饰 2021-11-18

本文作者:Wanx Lanfgar yif

“巍峨磅礴的哀牢山,铸造了大山女人的脊梁,雕琢着哀牢山南麓梯田的彝家女,也受到梯田的孕育和滋养,成为云间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前两篇《南部方言彝族服饰:灿烂山花中的“尼苏嫫”》和《红土地上耕耘的高原“红妆” | 南部方言彝族服饰》分别为大家介绍了彝语南部方言石建土语峨新土语的彝族服饰,可以看出,即使是同一方言同一土语的彝族,但服饰也是形态各异、多姿多彩。本篇是南部方言彝族服饰系列的最后一篇,为大家介绍的是元金土语的彝族服饰,元金土语主要分布在红河州的金平、红河、元阳、绿春四县,以及普洱市的墨江、江城、宁洱、思茅和玉溪市的元江等区县。

哀牢山南麓以元阳梯田最为出名,元阳县的彝族尼苏服饰也是元金土语中最绚丽多彩的。走在元阳老城新街镇的街头,或者半山区的村落田间,都会看到穿着特色服饰的彝家女,她们多彩的绣花和特色的配饰与古朴庄重的哈尼族服饰穿插相间,形成了元阳梯田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元阳县 彝族尼苏服饰

△ 穿着传统服饰的元阳彝族尼苏女孩

元阳彝族尼苏服饰分为便装、盛装和婚服三种。

平时便装着前短后长大襟衣,一般穿两件衣服,里衣为长袖,外衣为短袖,袖口都有精美的绣花图案,外衣的衣襟、肩托上也有大面积绣花,现在新式的衣服还会在衣襟上镶一道绒毛边,看起来更加具有立体感。下着阔腿长裤,无绣花,但会用两种以上颜色进行拼接装饰,如蓝与黑。腰带后有两片硕大的菱形绣片作臀饰,当地人称为“尾巴”,为这一款服饰最有特色的地方。便装时头饰为长条状头巾包头,头巾两端亦有精美绣花。

△ 元阳彝族尼苏女便装(新装和老装)

盛装与便装相比,差异在于还要在上衣外面套一件缝满银泡和硬币的无袖马甲,或戴一顶缀满银泡的鸡冠帽。

△ 元阳彝族尼苏服饰中的马甲和鸡冠帽

元阳彝族尼苏女服饰中最精美、最隆重的当属嫁衣,婚礼上的元阳彝族尼苏新娘除了要穿缝满银泡和硬币的无袖马甲,还要戴缀满银泡、银圆片和银流苏的帽子,肩围缝制了精美绣花图案和银泡、银吊坠的云肩,还要佩戴银压襟等纷繁复杂的银饰,显得贵气十足。

△ 雍容华贵的元阳彝族尼苏新娘

△ 如今的元阳彝族尼苏支系婚礼中,新郎多穿着正式的西装,而新娘还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服饰

元阳彝族尼苏服饰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技艺,所以最终才呈现出如此精妙绝伦的传统服饰。除了刚刚提到的帽子、马甲和云肩,元阳彝族尼苏女性还会在长袖上衣的袖口用银泡钉成卍字、螺旋等纹样,在臀饰上用银泡钉满几何图案。除钉银泡外,元阳彝族尼苏妇女还会用白线结绣串珠来装饰袖口、“尾巴”、鸡冠帽等。

△ 银泡装饰的“尾巴”

△ 白线结绣的“尾巴”,还有贴布、绞绣的蝴蝶、卷草等图案

△ 串珠绣鸡冠帽,与传统银泡鸡冠帽相比形状、图案、装饰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此外,元阳彝族尼苏服饰中还有平绣、挑花、贴布等绣法工艺,图案十分有特色,包括花鸟、蝴蝶、枝叶等。

△ 元阳彝族尼苏支系的平绣喜欢用同色系的多种颜色绣线绣一朵花,看起来特别有层次感

△ 挑花一般用于衣襟、衣袖的花边,背后两边衣角的贴布绣也是一大特色

除元阳外,金平的彝族尼苏支系也是这一款服饰,与元阳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鸡冠帽较元阳小、有绣花围腰装饰等

△ 金平保山寨彝族尼苏服饰

哀牢山区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文化也会有交融,比如元阳的壮族就与元阳彝族的服饰很像,只是头饰和臀饰有所区别。而红河县的彝族和哈尼族服饰在结构上几乎一模一样,只有从绣花、银饰可以看出区别。

△ 红河县大新寨村彝族尼苏支系的便装和盛装,由于大新寨村是当地最大、最有特色的彝族村寨,下文中的红河县彝族尼苏服饰都以大新寨村为代表

红河县 彝族尼苏服饰

红河县彝族尼苏服饰分为便装和盛装

平时裹白色头巾或黑布包头,上穿两件套大襟衣,内穿长袖,外穿短袖,系腰带,腰带尾端有金线、亮片、刺绣制成的装饰图案。下着双色拼接长裤,以少量花边装饰。盛装时少女戴钉满银泡的鸡冠帽,妇女在黑布包头外用银泡和银坠装饰,衣服上也多了许多绣花和银泡做装饰,以硬币做纽扣,还要佩戴银披肩、银压襟、银手镯等大量银饰,华丽中又有庄重之感。

红河县彝族尼苏妇女的老式便装,为蓝黑两色手工织染布料制成,上衣正面只有一边衣角有花纹,穿着时把另一边用腰带固定塞在里面,把腰带遮住,背后的花纹和腰带头则要露出。

△ 红河县彝族尼苏支系的老式和新式盛装,可以看出绣花和银饰在不断增多,衣服的颜色和质地也有所改变

红河县彝族尼苏支系的绣花非常精致美观,在衣服上体现得不多,主要应用在背带上,用大片满地绣图案作装饰,图案包括鱼龙、凤鸟、莲花、铜钱、枝蔓、扇形等纹样,主要绣法有贴布和平绣两种,用金线勾边、亮片点缀是她们的一大特色。

△ 红河县彝族尼苏支系的背带分为上下两片,上大下小

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彝族尼苏服饰与红河县的结构大致相同,包括黑布包头、两件套或假两件大襟上衣、银压襟、长裤等部分,衣服也多为蓝黑两色,无绣花图案,仅用少量花边装饰,十分朴素淡雅。

△ 江城彝族尼苏服饰的特点在于把银压襟挂在脖子上,从另一端垂下,通过增钉纽扣来设计压襟垂挂的形态

绿春 彝族尼苏服饰

红河州的彝族服饰样式繁多,同一个支系在不同地区的服饰款式都有很大差别,绿春牛孔一带的彝族尼苏服饰就别具一格,为云南彝族服饰中少见的长袍款式。

狐按:红河州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的16个地级行政区之一。下辖元阳县、红河县(两个红河不是同一个)、绿春县等。红河州地理上处于云南省东南部,西邻玉溪、普洱等市(下面会提到这两个地区)。

△ 跳鼓舞的绿春彝族尼苏妇女

绿春彝族尼苏妇女盛装时头戴一顶缝满银泡的小鸡冠帽,将头发梳成一根大辫子盘在头上,压住鸡冠帽,现在很多妇女都改用毛线编成的假辫子盘头。身穿一件类似旗袍的长衣,在衣领、衣襟、后背、衣袖上都有绣花图案,穿着时要把前面两片长布交叉于身后打结,同时也系一条长腰带,与两片长布缠在一起,尾端有流苏装饰,还要佩戴银压襟,塞入腰间裹在一起的长布和腰带中。下穿宽大的黑色阔腿裤,以前妇女会穿绣花鞋,但现在已极为罕见。

△ 绿春彝族尼苏支系的新装和老装,新装喜欢用鲜艳的玫红色布料与黑色布料搭配,老装喜欢用淡淡的粉紫色,也有少数用其他颜色的,如橘色。

绿春彝族尼苏支系的绣花也是其一大特色,传统服饰中多用大面积的贴布绣作肩托花和装饰衣袖,仅在衣襟和衣领处用少量平绣和锁绣的花枝纹样装饰。现在很多人用平绣替代了贴布绣,成为最常见的绣法。

△ 贴布绣衣服的正面与背面

△ 新式的平绣衣服

△ 绿春彝族尼苏支系的刺绣以黑、白、红、绿、蓝、黄几大原色为主,图案十分抽象,大概有龙、凤、花、鸟、鱼等图案。

△ 绿春彝族尼苏支系特色绣花的背带,复杂而又抽象的图案组合成几何图形,十分具有对称的美感

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彝族尼苏支系服饰与绿春牛孔彝族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较年轻的女子也是戴一顶小巧的银泡鸡冠帽,用辫子盘在头上压住。上衣为对襟长袖衣,袖口有绣花图案,对襟处有一枚较大的圆形银制纽扣,其余为硬币纽扣。肩部也有绣花图案装饰,只不过是状如莲瓣的绣花云肩,云肩各角还有银鱼吊坠作装饰。外系的腰带较短,用硬币作纽扣,内系的腰带较长,腰带头用绣花或花边作装饰,腰间还有缀彩色毛线流苏的绣花荷包和银制流苏作装饰。下着长裤,背后有一片彩色的长布作装饰,全套衣服以黑色为主色。

△ 元江彝族尼苏支系年轻女性的服饰

△ 元江彝族尼苏支系年纪较大妇女的服饰,头饰为绣花头帕,用假辫子绑住,绣花图案多为蝴蝶、马樱花、枝蔓、藤条等花纹。

墨江县 彝族尼苏服饰

普洱市墨江县虽然是哈尼族自治县,但彝族人口也有不少,主要分布在孟弄和鱼塘两个彝族乡,而且语言文化很有特色,在一些资料中也把元金土语称为“元墨土语”,且下面还有一个分支是墨江次土语,可见墨江彝族尼苏语的代表性。墨江彝族尼苏支系的服饰也十分有特色,与上一篇《红土地上耕耘的高原“红妆” | 南部方言彝族服饰》中提到的新平尼苏服饰有点相似,但在服饰结构、配饰方面有独特之处。

△ 墨江孟弄彝族文艺队

墨江彝族尼苏妇女裹靛青色长布包头,露出有绣花的包头布两端。身着蓝色或青色大襟长衣,托肩处有绣花图案,衣襟处缝满银泡组成三角形几何图案,袖口处也有银泡组成的犬齿纹。衣服前摆用腰带系住,塞在腰间,腰带头有精美的绣花图案和流苏,自然垂于腰间或身后,衣服后摆亦自然垂下,下穿黑色长裤

△ 现在的墨江彝族尼苏妇女会在长衣里面穿一件白衬衫或格子衬衫

△ 墨江彝族尼苏支系的传统服饰中裤脚也有绣花花边,服饰中的绣花图案包括花卉、花枝、几何等纹样

元金土语(元墨土语)是彝语南部方言三个土语中服装款式最多、差异最大,服饰变迁相对较小的一个土语,但是普洱市彝族尼苏支系服饰的保存与传承情况要比红河、玉溪差一些。除上文中提到的江城和墨江的彝族服饰外,宁洱、思茅等地的彝族尼苏支系传统服饰笔者至今还未找到图片资料,若读者朋友们对此有了解研究的话,请多指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