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盘猪肝,二两黄酒,这个卖血的男人制造了一场温情的浪漫

 一半时差 2021-11-18

             密

为了遇见你,我一直流浪

遇见书舍

           说               

                              时              的

我曾以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会是余华先生。

后来想想,如果余华先生能获得这样的殊荣,那岂不是......(其实,我真的很想看那些专家怎样吹余华)

从《活着》开始,到《兄弟》 《第七天》 《在细雨中呼喊》 《许三观卖血记》等,对余华先生作品的喜爱不仅仅是那些荒诞和温情中夹杂着人生无奈的故事,更多的是他敢于对50-80年代初那段少有人提起的历史进行人性的剖析。

关于那个年代的真实历史,或许真的就这样被掩盖在时间的洪流中,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作家,如果他们不写,也不会再有人能写。1995年《活着》被张艺谋导演拍成电影上映,到如今,却被放上中国电影的禁片榜单上。《许三观卖血记》被韩国人拍成电影,且拍得不错,听闻余华先生的儿子将以导演身份将这部作品呈现,四年过去,电影还是无影无踪。我时常在想,我们到底要如何才能有直面人生悲剧的勇气,如果连时代的苦难都无法消化,那么一味沉浸在制造的欢乐中的自欺欺人,就会掩盖到这个世界的荒唐吗?

当然,世界永远都存在偏见,这个我是理解的。

他的泪水在他脸上纵横交错地流,就像雨水打在窗玻璃上,就像裂缝爬上快要破碎的碗,就像蓬勃生长出去的树枝,就像渠水流进了田地,就像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

——《许三观卖血记》

大时代,小人物,是余华先生作品的显著特点,小人物的命运描述以及一些荒诞的故事情节,常会忍俊不禁后又感慨万千。《活着》的人物悲剧让我后来在阅读他其他作品时都有点提心吊胆,直到看完《许三观卖血记》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已经记不起遇到这本书是何时,因此那种提心吊胆的担心感觉也无法描述,不过许三观里面透露出的温情仍不时漂浮在脑海。

许三观这个人物是时代的缩影,也是中国人的一个镜像,站在旁观者角度看,大多数人会给予他同情,也有部分人嫌弃他愚钝。依靠卖血去维持生活,的确是荒唐,许三观一共卖了12次血,每一次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咬紧牙关。从起初的担心害怕到后面的游刃有余,卖血让他找到活着的希望。卖血两字难免带着心酸,也给人无奈,但他并没有丢掉自尊和爱。我喜欢他在遇到生活难题时那种愚钝的浪漫,也喜欢他在每次卖完血后,来一盘猪肝,二两黄酒的“潇洒”。其实大部分人可能也是“许三观”却做不了“许三观”。每个人都希望生活过得体面,上万元一台手机,贷款买楼供车,餐桌上各种吹嘘,所谓的现代思想追求有时不如人们口中溃败的旧思想单纯。社会的确一直在进步,而进步也将人性的丑陋放大,使本该有的善良和平等变得奢求。

可以说这是喜剧

如果用死亡或者痛苦的与否来定义故事的悲与喜的话,《许三观卖血记》可以算是一个喜剧,一个温暖,柔情,有趣,带着些许讽刺色彩的喜剧。像这样的故事,许多人都会写,普通作家能完整地将故事开头,经过,结尾有条不紊地写出来。二流作家会在时代背景的刻画和人物描述上来个特别的渲染,而一流作家则能不露声色地在细节上取胜,毫无疑问,余华先生是大师级的。

当然我所说的喜剧不是那种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剧,是历尽沧桑后仍有笑对生活的勇气。

我认为许三观这个人物刻画的出彩程度可以和《活着》的富贵相提并论。依靠卖血维持生活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大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也是别人眼中羞耻的事,妻子许玉兰后来被批斗更是一个讽刺。似乎生活上不尽如意的事都落在了许三观的身上,你可以说他没用,可以说他愚蠢,但这些“缺点”和时代的荒唐相比,那些苦难也不过如此。其实,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有这样悲伤,只不过,历经了时间的洗礼后,他们的悲伤会有令人清醒的功能。或许,若干年后,现在网络上的键盘侠回头看看自己当初的评论,也能读出个所以然来。

我时常在阅读的过程中纠正自己对生活上一些事情的偏见,也尝试说服自己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人的自尊都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这个过程有时候不是一件快乐的事。许三观这个男人有很多缺点,但他也并没有对那个xx的社会唾弃啊!想到这里,我的不快乐也好像不是个问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