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 密 为了遇见你,我一直流浪 遇见书舍 说 秘 时 的 光 谁是狂人? 狂人,是指性格放荡不羁,做事风风火火,干净利落。强烈追求极至和绝对的人。本意为“疯子,精神不正常者”,是贬义 ... 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只是吃人的人吗? 不! 目睹吃人的人亦是狂人! Bad day 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自有人类开始便已存在,战斗,和平,发展,推翻,再战斗······我们一直都是这样的模式循环发展着,或许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进步,被称为“历史必然”。这显然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给予自己的定义,他们坚信这样是正确的,坚信他们战胜的不仅仅是过去,还有未来。但我们置身于每个时代之外,我们还会存在如此信誓旦旦地坚信吗?显然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失败的必然性,他们的落后,他们的腐败。 洪子诚在《文学的焦虑》中引用过康德的一句话,我觉得用它来总结以上的现象非常合适:在这最终的时代里,世界的末日仿佛已经近在眼前,但这时代所提示的'现在’,其实跟历史本身一样古老。 也可以说每个朝代的统治阶级对于自己的美化是具有时效性的,仅存在他们的历史进行之中,而每个朝代的批判声音却是长远的,甚至是永恒的,它可以影响着未来的每一个时代。 所以,我在思考,也得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文学上我们所说的进步,会不会是一种过于绝对的定义?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用替换更加合适,一个朝代替换了一个朝代,换了一种规则去生存,产生了新的文学。 如果硬要说这就是进步,那么抛开时代背景,以这些方面来说:从汉赋到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到今日的白话文;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到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到现在的四不像;我们的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今日的简体(我认为繁体字很好看);如此的发展历程能称之为“进步”吗?历史老师一定不喜欢我这样的质疑和这样的反智答案。 其实,以上的思考结果是我在看完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后,去翻查了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内容阐述以及一些专家的评价,看到其中一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他们口中的旧文学是文言文,认为这是封建的,落后的。事实上当时也出现了很多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声音,他们大多数认为应该用中国传统文化弥补西方文化之不足,而不是全面否定。再联想在学历史时,那些只有赞美的意义,觉得有点好笑,有点无奈。更加有趣的是,现在的我们,前朝的我们,每一个前朝的我们,都在学习前朝的文学知识。 请当我的质疑是不正常的,也想听听你对此的质疑。 疯言疯语 crazy talking ![]() 现在文人的幸福感, 不如盛世的宋朝, 至少你不敢, 晚上, 光明正大走进妓院。 ![]() ![]() ![]() ![]() ![]() ![]() · end · 图丨网络 ♥ 行走尘世,来来往往 我的一生借你一程 时刻都在 等你来做客 你点一个“在看”/“广告”,像对我说悄悄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