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内丹经》解读(三)老子对外物的态度 老君曰: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如觉偏颇,即随改正。处富者勿谓长富,居贫者勿谓长贫。贫富之中,常当奉道。道不在烦,心不可乱。勿思衣食,勿思嗜欲,勿思名利,勿思荣辱,抱一守中,自然之道也。 修道不仅是修个人身体,而且还在于修心,修为人处世之道。道即是高深莫测,又是平常无奇,其能深入生活,指导人生。 为人处世,讲求“中正”之道,比如世间的爱憎、贫富、荣辱、名利等,都得讲求一个“度”,时刻都须保持一种平衡、协调。一旦稍有偏颇,则易走极端、偏执之路,后果自然也就不堪设想。 巫娜 - 东山白云意.mp35:16 来自武当三丰派联谊会 太上尝言:“挫其锐,解其纷,和知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世事纷繁复杂,世人关心的不外乎名利、权位和美色等。在为人处世上,老君的良药是,对大家所热衷和担忧的“亲疏”、“利害”、“贵贱”宜采取“和光同尘”的态度。 对于有益于我们的、或是不利于我们的各种境遇,我们都宜接受,比如,各类困境、挫折该来的还是会来,我们已拥有的,哪怕再好,哪天还是可能会失去,计较得失又能怎样?故预先和临事多想解决之道和真抓实干才是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 南华真人洗心说老君日:长生之体,久视之门,洗心易行,乃成正真。 修炼重“洗心”,洗种种脏的思想、邪念、贪欲和恶毒的行为——关于这些,世人往往讳莫如深,生怕被别人一眼看穿。但“洗心”就是要直面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并加以时时惕励、改之。老人常讲的“洗心革面”就是此理,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很大的勇气、定力、决心和智慧。 《庄子·知北游》中云:“汝齐戒,疏瀹(shū yuè,即洗涤)而心,澡雪而精神。”庄子认为雪色洁白,晶莹剔透,象征着纯洁,乃世间至纯之物,以雪洗身可以清净神志,并以此喻清除意念中的杂质,使神志,思想保持纯正。 ΔΔ 南华真人梦蝶图(网络) 意念化物,神秘而真实 然除想化物,要净六根,邪魔远离,众病无因,通幽显圣,无不成真。什么是除想化物?即要想净化、涵养和提升自己的德性,这样才能感格、化育外物。 关于“化物”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张三丰祖师当年在福泉山见到金桂树枯萎了,他就用山上的泉水悉心浇灌,那树像是孩子突然得到父母亲情照应一下子有了生气欢颜。当时应该有人试着用水浇灌过,为何唯独祖师能使其马上枯木逢春?难道没有高真德化的功劳? ΔΔ 三丰祖师用过的瓦罐(陕西金台观藏) 再比如,陕西金台观曾有个翻耳瓦罐,据载是三丰祖师当年喝粥时用过的。他为方便喝到瓦罐里的粥不至徒增浪费,就用自己的心念“硬”是将瓦罐口沿穿绳用的部位翻到里面去了。 在三丰真人众多的显化事迹中,其曾在甘州(今甘肃张掖)留下几件神奇的遗物被记载于明杨仪撰《高坡异纂·张三丰传》中。 书中这样描述道:“尝至甘州张指挥家,遗一中袖及葫芦。天顺间镇守甘肃总兵官王敬患中满疾,诸医不能疗,以中袖火煅服之,愈。” 上段中的“中满疾”一般是由饮食停滞所致的脘腹胀满。若人们进食过多肥厚、甘腻的肉食,食滞是常有的事儿。当然,这类疾病也算是“富贵病”了。这个中袖也是神了,当地很多医生治不了的,它居然能治。 但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既然是中满这类的常见“富贵病”,照理一般的汤药就能治疗,为何当地的很多医生拿它没办法,而祖师的中袖就能轻松化解?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仙人之物,留予后世,哪天必有其用——可见三丰祖师一生慈悲济世的良苦用心。 “成化①初,定西侯蒋琬②总兵官宴守臣于幕下,集伶人搬演《三度城南》杂剧时,座客有谈及三丰者,因出葫芦传玩之,忽自震碎。所留杨氏小鼓,虽大镛(指古代的一种乐器,奏乐时表示节拍的大钟)不能混其声,后亦亡去。” 祖师留下的葫芦为何突然自己震碎了?道理其实很简单,祖师留下的这个葫芦,不是专门给俗人找乐子把玩的,那是“道器”的一种象征。同时,也暗含着道的吉祥、神秘及隐遁之意,不容世人随便亵渎和玩弄。 另外,那面小鼓,也很神奇,居然连大镛的声音都不能混淆它?只是很可惜,上面的几件遗物都没能保存下来。 六根清净,做自己主宰如何做呢?首先得净化自己的“六根”。“六根”也早已超越宗教,成为民间常用语,人们常说的“六根”清净就是对人内心品质的高度形容。当然,从反面讲,“六根不净”也是一些所谓“高级”人士、甚至老百姓常用的骂人话。 “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也即生理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物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对象上说,称为六尘,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状、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那是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故修道人要六根清净才能不着邪魔歪道之害,不染各类疾症,如此才能获得通达智慧的本事。 须明恍惚,辅弼帝君。太上日:自己三清,何劳上望?自己老君,何劳外觅?知之修炼,谓之圣人矣。 最后,老君讲,你要做自己生命的主宰,修要修到自己是三清、老君的境界,不要老是往外求,往外找,自己根性中有的东西,你可以通过以圣真为榜样,通过长期悉心修炼来达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