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天读《论语》,这30句话不容错过——不迁怒,不贰过

 卢山说精进 2021-11-18

左手职场.右手采购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2021年11月18日

这是2021年第035篇原创文章

总第425篇原创文章

全文2406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今年10月份,我参加了樊登读书会30天共读《论语》活动——《雍也篇》到《先进篇》,并且每天坚持输出原创笔记,收获很大。也因此很想分享给大家。整理之后,就是你要看到的三篇系列文章。这是第一篇。

钱穆先生讲,“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

为什么要读《论语》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句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我想说“一部论语观自在”。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

观自在是观音菩萨的别名,意思是当你能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你就可以自在了!「观」一切现象都是佛性的作用。我们明见了佛性,就时时刻刻地观照。「自」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自性、佛性。

所以读懂《论语》,可以反观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这就是一种反观的过程。最终还是回归本源——自己这里。“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论语》是经典。读经典的好处对我来说并不是拥有评古论今的谈资,而是更好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找到标杆和榜样,同时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01】“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的本质是在出了问题的时候,多找主观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归咎于他人。就像文章开头说的:“我”是一切的根源。

“不贰过”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努力地活过每一天,不虚度,尽享受。这也让我又想起了木心那句话:“岁月没有饶过我们,我又何曾饶过岁月。”

【02】“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上限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面对挑战,很多人的态度是:“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想,我没做过,我怕失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没有鼓起勇气开始,拼尽全力试过的人生可能给你留下遗憾。

祭起“敢做精神Can-do spirit”的大旗,大胆地去尝试吧。

【0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只有内在和外在配合得当,这才是君子。

原文指的是内在和外在的修为要“同频”。而我也想谈谈言而有信,言而由衷,表里如一这一点。因为,这也应该是君子所为。

【04】“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君子可以去救人,却不可随便陷入其中;可以受欺骗,却不可以盲目行动。”

能做到这点的核心是有独立判断的能力。有独立判断的能力的前提是有批判性思维。

需要留意的是,批判性思维不是否定一切事物和所有的建议。批判性思维要从批判自己开始。比如,批判自己的想法,自己想提的问题。这一点樊登老师特意提到过。

举个例子:在开口之前,我们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说的信息是真实的吗?我说的信息是对别人有价值的吗?我说的信息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吗?这个连环三问就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开端——首先批判自我。

【0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心怀仁慈和友爱,爱好广泛、品味高雅。总结起来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另外,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为啥,脑海里蹦出的是另一个对仗:“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0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学的过程中,不到苦思冥想时,不要去提醒学生;不到欲说无语时,也不去引导他。

这句话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妙。“授人以鱼”能帮助一时,“授人以渔”能受益一世。因为它们的方法论有本质的区别,结果自然就不一样。

【07】“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懂得敬畏,小心行事,以智谋取胜。

做任何事情,如果不懂得敬畏,就可能有轻视的想法和行为。如果你轻视你的对手,那你可能会被击败。如果你轻视一件事,那你可能做不成。

原因都是一个:轻视的念头会让你“失焦”——没有关注该关注的人和事,忽略了该关注的细节。而那些往往是成功和成事的关键。

所以,无论何时,人都应该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这样才能渡己渡人,达事成人。

【08】“求仁而得仁。”

这句话的核心是找到自己做事的初心和目的感。比如,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只要问自己那三个最朴素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没有目的感会怎么样?以生活为例,没有了目的感,那有可能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因为你不知道因为什么在过生活。

所以这时候不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是“你正在欺骗你的生活。”

【0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学习起来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连自己正在老去也不知道…

“发愤忘食”是因为真喜欢,所以可以为一件事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乐以忘忧”是因为懂得放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哪有那么多时间咸的淡的都操心?!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我们无法向天再借五百年,但是至少可以让年轻永驻。青年是年龄决定的,年轻是心态决定的。

我感觉自己就常常处在这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状态。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每三个人当中,必有一人可作为我的老师。我们可以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照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一方面是因为人很难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是只有少数人能由衷地敬佩他人,进而向他人学习。

另外,什么是应该学习的优点,什么是应该规避的缺点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只有不断升级认知,剖析自我并且不断学习精进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11】“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这份努力进步的心,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

这是一种大度地、放下眼前向前看的态度。因为很多时候,不原谅别人(包括自己)犯的错或者不原谅别人的道歉到头来是不放过自己

就像那句英谚说的:“不要对着打翻的牛奶哭泣 Don't cry over the spilt milk.”想想看如果牛奶是你自己打翻的,“覆水难收”,哭泣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你自己更自责。这不就是不放过自己吗?

当然,这里孔子的言行是一种升级:把原谅别人犯过的错和原谅别人改进的行动区分开来。既有理性层面的坚持,也有感性层面的包容。

---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减压、静心、疗愈、助眠。和大师们一起,在冥想中,找到你自己的世界。年度会员3.5折特惠中。

延展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