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荐书籍:《道德情操论》

 听风8uzu6ykfns 2021-11-18
 
  


       于我而言,阅读是一件休闲乐事,而推荐书籍便是一种分享。今天,我将推荐一本理论多而不乏味、实用性强的书籍——《道德情操论》。

        这本《道德情操论》是哲学家亚当丶斯密的著作,在这本书之前,他还写过影响深远的《国富论》。那么,我是因为他的名气才推荐他的书吗?不,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道德情操论》是谁写的。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看了《道德情操论》后,我认识到行为恰当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到行为动机与情感的关系,而后我再次发现了人性的弱点,并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的多元化与复杂性。


      这本书被“行为的适当”这一观点贯穿于文章始末,其实也暗含了人人都可以达到这一美德的标准。

      另一方面,从人性角度出发,人都是有激情的动物,除了自私之外还有同情。自私也就是有私心,有偏袒的一部分,同情则是以换位思考来认同他人行为与情感的正当性。正是这二者,我们可以区分道德上的小人与君子。当我们明确什么是君子时,自然也就知道小人的特性了。而我们大部分人呢,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更多是处于小人与君子的中间地带——带着私心与些许善意的普通人。

      那么,有什么词语可以用来区分这之间的差别呢?那就是“审慎”与“正义”之外的“仁慈”。


      审慎,是一种智慧与远见,其目的主要是避免自身受到伤害和促进自身未来的幸福。仅有个人审慎是不够的,它不能确保个人幸福的长久。而当个人存在社会之中时,我们还需要依靠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样才可以避免公民之间的相互伤害。如何避免个体的人身、财产与自由会受到侵犯呢?这时候,社会便需要正义力量在中间进行调节了。

      是的,社会需要正义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个人,而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这种自私是合情合理的,我们通过自己恰当的行为来获取利益,是不需要隐藏自己的这种与生俱来的特性的。换句话说,当个人明白要捍卫自己的人身、财产与自由的权利时,我们也就理解了正义的力量。试问,一个连自身权利都不争取的人,要拿什么来眼光才能看到社会的正义?

      除了审慎与正义能让我们明白自身的局限与弱点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自己身上的同情心。同情心的多寡,也就意味着仁慈的多寡,这也是小人与君子区别于处在它们之间的地带的方式了。仁慈,让我们学会了从对方的角度反观自己的处境,这使得我们能在受难者面前能客观地看待他人的遭遇并深深为之颤动,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或他人的情感。

      这里,我重点提一下仁慈。自私是与生俱来的,而仁慈是一种自由的选择,不能强求人人都拥有它。正直而仁慈的人们会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作出不懈的努力,他们会克制住心中的不满,用宽容和大度去笑纳并纠正这种人性的无规律,努力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自己那些落空的良好意愿——尽管此前它们未能成功实现,但我们不会否定曾经为它而付出的一切努力。因此,仁慈是特属于那些君子的。在此,我为自己能遇到君子般的老师而感到荣幸,在我眼中,教研室高主任就是这样一位师者。

      推崇美德的要义恰恰就在于关注,如果我们完全不考虑我们行为的后果,我们又怎么会去追寻我们行为的真正意义呢?

      今天的分享,我就写到这里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