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家曹文轩的笔下,我们总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自然风光,热情淳朴的乡村人儿带来的毫无雕琢的朴素,而这些都能予人一种纯净生动的美感。大抵只有最自然的风光,才能造就一个个最自然的儿女,最淳朴的人儿吧。 在读完《草房子》和《青铜葵花》后,我联想起以前的《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蛙》等作品,我能真切感受到人性的隐忍与坚强,还有乐观与平实。无论是失去追梦老伴的秦大奶奶的饱满形象,还是在金灿灿的草房子里,在文革中有各种天灾人祸的大麦地里,还有在失去众多亲人的福贵、在磨难中历经千辛万苦的保尔柯察金,亦有闯过风风雨雨的姑姑的身上,无不一一向我们显现了他们倔强的生命,乐观向善的精神。回到眼前,我们是否有他们一般的生命力与承受力,学会坚强对待这一生? 除了人性的坚强与隐忍,我还看到了生活中最美最动人的情。青铜与葵花可以说是心照不宣的朋友,两个孤独可爱的人最后由于某些原因以兄妹相称,那却是一种胜于骨肉的最纯美的情。之前看简介,被人说是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读完之后我却不以为然,我更喜欢将他们之间的感情称之为深情,“感情深深深几许”,我想这已是超越了生死、在自然里生活才会有的深情。 昨晚还在《青铜葵花》里看到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接着我便发现: 《青铜葵花》不仅有对自然的描绘,更有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对生活中苦难与痛苦的诠释。 是啊,就像作者所说,生命中的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粗鄙本性的发作、个人心灵世界的急风骤雨等,而我们每天都在目睹与耳闻这些苦难。当难民们在战乱中四处漂泊时,当世界的龙卷风张开大口吞噬了那么多曾经鲜活的生命时,当大地震毁灭了人间的生灵时……难道我们还会以为这个世界就只有欢乐与幸福吗?其实,将这些放到个人身上时,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还有那些零星的、无所不在的精神痛苦,更是持久而深远的。坎坷、失落、破灭……这差不多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没有谁的世界只有“容易”二字。 在生命负重前行的时候, 追求快乐是无可非议的,更是无罪的。问题是:这种忘却苦难的快乐,在苦难突然降临之际,究竟有多大的对抗力量?它只是一种轻薄的享乐主义,而不是一种乐观主义——乐观主义,是一种深刻认识苦难之后的快乐,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有质量的快乐。 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忽视了我们在面对苦难时的风度,忽视了我们 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因此,当苦难来临时,我们只能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我们只能手足无措、不堪一击。有些苦难,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美丽的宝石必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 在这样一种语境中,当一个孩子因为某种压力而选择轻生时,我们看到,这个看上去很深刻、很人性化的社会,急急忙忙地、毫不犹豫地从各个方面开始对造成这个孩子悲剧的社会进行检讨,甚至是谴责。我们从没有看到过有一个人站出来对这个孩子承受苦难的能力进行哪怕一点点的反思。我们无意为这个社会辩护,无意为这个教育制度辩护——这个社会、这个教育制度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将任何问题往社会身上一推,往教育制度上一推,难道就是完全合理的吗?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检讨,不也应包括对这个孩子对苦难的理解与承受能力的培养的检讨吗? 由于我们对民主、自由、快乐的偏狭理解,我们喜欢不分是非地充当“快乐 人生生”代言人的角色。我们为那些不能承担正常苦难的孩子鸣冤叫屈,然后一味地为他们制造快乐的天堂。当谈到儿童文学时,我们说:儿童文学就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学。十多年前,我就纠正过这个显然不怎么可靠的定义,我说: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这里的快感包括喜剧快感,也包括悲剧快感——后者在有些时候甚至比前者还要重要。安徒生的作品,大部分是悲剧性的,是忧伤的,苦难的,痛苦的,但也是美的。由于一种不可靠的理念传播于整个社会,导致了我们对安徒生当下意义的否定,甚至发展到有人要往安徒生的脸上吐口水。我在想:在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今天,我实在不知道全世界到底还有多少人要向安徒生的脸上吐口水?看样子,这事情大概也就是发生在中国——一个享乐主义风行的世界。殊不知,这正是我们对苦难缺乏认识而对快乐又抱了一种浮浅见解的有力证据。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苦难绝非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今天的孩子,用不着为自己的苦难大惊小怪,更不要以为只是从 你们这里开始才有苦难与痛苦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继续延伸下去。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 其中还有罗曼·罗兰的一段文字: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魂。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味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看完后,我若有所思;此时,一轮圆月已挂在天边,自带光芒。 |
|
来自: 听风8uzu6ykfns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