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拮抗剂(VKA)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血栓栓塞预防方面效果显著,在手术过程中应用广泛,但是为了保证围手术期的安全性,通常有必要中断抗凝治疗。有趣的是,对于围术期接桥抗凝怎么用,国内外学者争议不断,很多临床医师将ACCP9的桥接抗凝建议解读为:高危患者通常应该接受,中危患者有时需要接受,低危患者通常不应接受。围术期桥接抗凝步骤复杂而严格,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定夺,本文探讨对于不同患者情况围手术期抗凝药桥接应该怎么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病例1 病例2 以上病例中,病例1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没有桥接抗凝,而病例2中的患者用了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 同是围手术期为什么不同患者对于桥接抗凝要区别对待? 抗凝患者围手术期桥接方案怎么制定,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什么是桥接抗凝? 桥接抗凝是围手术期的一项重要的抗凝策略。对于长期接受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或抗血小板治疗而需要外科手术或侵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停用抗栓药物增加血栓栓塞风险,而围手术期持续应用术后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即应用短效抗凝药普通肝素(UFH)或低分子肝素(LMWH)替代长效药物(VKA)进行桥接成为一种的选择。 2.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桥接治疗? 抗凝治疗的临床实践很大程度上受到权威的ACCP指南指导。ACCP9为围术期桥接抗凝推荐了“三分层方案”,并基于CHADS2评分评估患者风险,用于决策哪些患者应该接受桥接抗凝。 表1 不同适应症的栓塞风险 对长期口服VKA治疗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应仔细权衡血栓和出血风险: 高栓塞风险者,给予桥接; 中度风险患者,主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手术情况来权衡; 低风险患者,可不用桥接抗凝。 3.如何桥接抗凝? 理想的桥接抗凝应该具有两个特点: ①无抗凝时间尽量短以减少栓塞风险; ②侵入操作期间尽量无抗凝以减少出血风险。 ✔术前5天停用华法林,停用期间可以使用UFH或LWMH替代; ✔在术前12-24h停用LWMH,4~6h停用UFH; ✔由于UFH代谢较LWMH更快,因此对于血栓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在术前1天将LWMH更换为UFH,并在术前6小时停用UFH以尽量缩短无抗凝时间; ✔通常在术后24h内无明显出血恢复华法林,可以在术后12~24h或更晚使用UFH或LWMH进行替代,直到INR到达治疗窗后停用肝素; ✔整个桥联抗凝时间为8~10d。 4.围手术期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 需要桥接抗凝吗? 沙班类、达比加群酯类等新NOACs的快速起效和清除排除了桥接抗凝的需要。患者手术出血风险不同及肾功能不同,NOACs术前停用时间也不同,大多数患者术前停药24~48h,可以安全地接受手术治疗。但肾功能不全的可能需要延迟给药。 表2 沙班类、达比加群酯类等药物围手术期停药时间及恢复用药时间 总结: 围手术期是否桥接治疗,目前这方面支持临床决策的证据还比较有限,大多数指南推荐下述三个重要原则: (1)低出血风险手术不应中断口服抗凝药; (2)高血栓栓塞风险且无大出血风险的患者应考虑桥接抗凝。相反,低血栓栓塞风险的患者不应给予桥接抗凝; (3)中等风险病例需根据患者和手术特异风险(出血和血栓栓塞)进行个体化考虑。 参考文献: [1]Douketis JD, Spyropoulos AC, Kaatz S, et al. Perioperative Bridging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N Engl J Med 2015; 373:823. [2]Gallego P, Apostolakis S, Lip GY. Bridg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practice-based evidence in periprocedural anticoagulation. Circulation 2012; 126:1573. [3]Beyer-Westendorf J, Gelbricht V, Förster K, et al. Peri-interventional management of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in daily care: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Dresden NOAC registry. Eur Heart J 2014; 35:1888. [4]Geoffrey D. Barnes, MD, FACC. Bridging Anticoagulation: Review. ACC. Sep 30, 2015. [5]Stephen J. Rechenmacher, MD; James C. Fang, MD.Bridging Anticoagulation:Primum Non Nocere.J Am Coll Cardiol.2015;66(12):1392-1403. doi:10.1016/j.jacc.2015.08.002 (向下滑动阅览) 本文首发:头号药师空间 本文作者:师春焕 |
|
来自: snow__whit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