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疫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疫病历史,《史记》 记载的公元前243年 “天下疫”始,至1949年止,共有大疫500余次。中医对于疫病的认识,在防治疫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在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过程中, 与西医学的诊疗理念相类似,强调以预防疾病为上策。通过辨证论治的理论“以不变应万变”,在历次传染性疾病流行时,中医药都曾起到很好的作用。 ![]() ![]() ![]() ![]() 疫情传播迅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难免会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中医认为七情可以致病。出于对疾病未知的恐惧,普通人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很正常。关键是如何调整,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中医认为的情志调控。体质虚弱、个性敏感的人,要尽量避免过度关注疫情信息,少看带有戾气和煽情的视频或图文信息。这类信息会使身心压力增大,导致免疫力下降。可以看看书,听听音乐,也可以学习书法绘画等感兴趣的技艺,让精神世界充实起来。对于忧郁、情绪低落者,可以观看喜剧作品调节情绪。对于烦躁易怒、容易激惹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机会做做运动,将不良情绪适度宣泄出来。此外,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体内阴阳平衡是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最晚23点前入睡,因为23点以后进入子时,阳气开始生发,不易入睡。另外建议中午11至13点小憩15-30分钟。 ![]() ![]() ![]() ![]() 中医学讲究扶正祛邪,对于新冠肺炎这个传染性疾病来说,抵抗力的提升十分重要。中医学在扶正方面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比如说,对于有慢性病等原发病的人群,要注意控制原发病,因为一旦感染了传染病以后,病情发展比较快,可能快速发展成危重患者,危及到生命。 与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免疫力低下者、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在戴口罩做好严格防护的基础上,服用卫生部门公布的中药方进行预防,能更大程度地减少感染风险。防疫汤以扶助正气、清热解毒、芳香化湿为主,提高人体免疫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