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到赵委员如何加入业委会的时候,她答道:“我家的摩托车在楼下停了一晚上,第二天就没了,这都2016年了,怎么还会有偷摩托车的。”
丢失摩托车的赵委员到物业调监控,却被告知大部分监控已经损坏,零星剩下几个能正常工作的摄像头什么都没拍到。
“当时简直要被气笑了,交了那么多年的物业费,我连安保问题都保证不了?”
报案无果的赵委员回到家,就像大多数业主一样在群里吐槽,但这次,她选择了行动。
像赵委员的业主其实不断在涌现,但面对成立业委会繁杂的流程和琐碎的事务,基本上都选择了放弃。
“我们得尽快行动”,这次业主们又准备行动起来,“既然要搞,就要把事情搞成。”
业主们在2016年十一假期的时候,在小区门口支起摊位,开始派发传单。
“总得有人出来做事吧”,赵委员讲,“这次带头的几个业主,我们都是火爆脾气,做事情肯定得搞成,这么拖着久了肯定是不行的。”
选择“站出来”的业主在十一假期连续几日摆摊派发传单。
“当时单子上写了几个问题,大概就是愿不愿意成立业委会,是否选择行动起来,对小区有什么规划和期待”,赵委员讲,“大多数业主都是愿意的,但这其中也是有插曲的。”
“也不知道谁报案,反正片区民警来了三四趟”,赵委员回忆道,“最严重一次还把我们的热心业主(后来的副主任)带走了。”
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次,赵委员讲到,“我这个人脾气比较爆嘛,当时还怀着孕,但也顾不上了,生怕警察抢走我们的单子,就直接从一个业主手里夺过来,反正他们也不敢动我。”
“记得最后一次警察到现场的时候,带了一辆货车,想把我们的桌椅收走…”
筹备业委会的时候,积极的业主们也面临内部的压力。
同样积极的李委员在这期间也收到了莫名的恐吓电话:“你们不许瞎搞,再瞎搞我就把八十岁老母亲放到你们门口,你们这样绝对不可以……”
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都瞠目结舌,对这种奇葩的威胁感到好笑。
“我最不喜欢别人哔哔嘛”,赵委员不置可否道,“只会躲起来,还不是个纸老虎?”
其实,不只是业主对物业不满,小区的党总支和居委会也对现在的物业感到无语。
面对一个没有任何执行力的物业,涉及民生的诸多活动开展起来极其困难,窘于人手有限,各项活动只要涉及达城家园的,几乎所有人手都要派出去。而且业主们对物业的不断投诉和积怨,也对社区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居委会牵头下,达城家园的业主们几次到上级部门学习、商讨如何组建业委会,最终在2018年12月召开第一次业主大会,业委会算是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