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第131篇:读文随笔∣文学史家视野中的《朝花夕拾》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1-11-18

文学史家视野中的《朝花夕拾》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作为“整本书”的<朝花夕拾>隐含的两个问题——关于教育成长主题和典型化》的论文。《朝花夕拾》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也是初中学生必读的文学名著,有三篇文章选入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那么,文学史家对《朝花夕拾》的研究成果,必将成为教师进行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但很多研究成果,离课堂教学确实很远,有些论文和著作只能作为“背景资料”而存在,无法真正进入课堂教学中。但陈思和教授这篇论文,直接指向了“整本书阅读”,尽管研究侧重点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仍有差异,但毕竟将二者的距离拉近了很多。我在暑假时就将这篇论文推荐给部分语文老师阅读,前几天又重读此文,感觉很有写一篇读文随笔的必要。

陈思和教授首先阐述了《朝花夕拾》作为“整本书”的含义。我以前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有些偏差,认为《朝花夕拾》这样的“文章集合”不能算是“整本书”,毕竟与《红楼梦》《水浒传》等真正的“整本书”有差异。但陈思和教授认为,《朝花夕拾》中收录的单篇作品虽然有独立意义,但鲁迅先生对整本书的创作是有规划的,单篇作品结集出版后,又成为“整本书”,这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品集”。《朝花夕拾》最初以单篇连载的形式发表,在“旧事重提”的总题目下,每发表一篇都注明“之一”“之二”“之三”等,这也说明鲁迅先生在写作前就对本书的写作有了通盘的考虑。陈教授认为,《朝花夕拾》的每一篇散文看上去很独立,有的是怀念一个人,有的是记一件事,也有的是谈一本书,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联系,都服从于整本书的完整结构。这也说明,我们在阅读或教学时,一定要关注到全书完整的结构与一以贯之的主题。

这个主题是什么呢?陈教授认为,《朝花夕拾》是写一个人由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教育成长史。具体说来就是,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人的教育成长过程。作家通过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接受教育的经历,反映整个中国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教育的变化,及其对一代人成长的影响。其中,《狗··鼠》中的“我”年龄是10岁左右,而《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些片段,主要是富家孩子接受的学前龄的教育,主要内容就是民间传说。而从《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目也可以看出,鲁迅儿童时期接受的主要教育,除了私塾外,最重要的就是自然生活状态下的博物,以及对动物和植物的绘图,最后进入民间传说和上古神话的学习,这也是晚清社会的官宦子弟在正规教育之前接受知识的一般方式。《二十四孝图》和《五猖会》是从民间迷信读物延伸到民间社会的迎神活动,这也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亲身投入民间世界去感受新鲜活泼的文化生活,还是毫无血肉情感地被关在书斋里死记硬背——其结果是扼杀了活泼泼的生命感受。而在《无常》中,作者又强调了另一种接受知识的路径,即民间文化的熏陶。此后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志着主人公完成了从儿童到少年的过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私塾时期的鲁迅,主要接受的是儒家经典教育和民间通俗小说的阅读,后者的影响更大。第七篇《父亲的病》,更是对封建愚昧知识的挞伐。《琐记》里写到的是父亲去世后,鲁迅离开绍兴到南京,读了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这是作者接受“新式教育”的开端,此后又接连写了《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朝花夕拾》其实揭示了鲁迅接受教育的三个阶段:自然状态下的学习,民间文化的学习,走出故乡后的新式教育。陈思和教授认为,我们把《朝花夕拾》当作整本书,而不是当作零散的单篇散文的汇编来读,大致可以看到这本书里贯穿始终的叙事结构:一个人的教育成长史。教育是叙事核心,成长是叙事节奏。这些研究内容,为我们理解《朝花夕拾》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鲁迅先生是如何表现这个主题呢?这就涉及到作品的典型化与细节虚构等问题。《朝花夕拾》中有很多细节是不真实的,这些“不真实”是来自于作者无意识的记忆错误,还是有意识的虚构?如果是前者,《朝花夕拾》是一部有记忆错误的自传;如果是后者,《朝花夕拾》就是一部自传体的文学创作。实际上,《朝花夕拾》作为珍贵的文献资料,有着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鲁迅在写作时故意弄错时间或地点,故意不用真实的写作地点,为的就是突出那一段时光颠沛流离的氛围,使文章产生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所谓的“颠沛流离”,就是鲁迅先生在1925年—1926年的三次外出避难。陈思和教授倾向于将《朝花夕拾》理解为文学创作,这也说明,书中的一些细节可能是不真实的,甚至为了典型化牺牲局部细节的真实性。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中特别提及的“日暮里”,据学者考证,这个车站建于1905年,而鲁迅1904年到仙台读书时,还没有这个车站,鲁迅偏偏要加一句“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鲁迅当年到仙台时,还有另外一位留学生施霖,但在《藤野先生》一文里也省略了。此外,作者在文中说到的过度热心且帮了倒忙的“一位先生”,就是藤野先生。那么如何理解这些细节方面的不真实呢?在陈思和教授看来,作为回忆性散文,各种细节描写都是服从于总体艺术的需要,要求书写的细节比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更加强烈和具有感染力。

在论文结尾,陈思和教授又强调,作为整本书的《朝花夕拾》可以让我们读到许多从单篇散文里很难读出来的新的元素。它的一以贯之的教育成长主题,以童年记忆为核心的散文连缀形式,以及略带虚构的典型化细节塑造,成就了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流的艺术作品。这些观点对教师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是有指导意义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