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5后「考研失败」最常见的原因TOP1

 专业助眠师 2021-11-18
#高校图书馆内阿姨扫出满簸箕头发#冲上了热搜离考研不到40天,内卷进入白热化阶段,图书馆里的考生压力山大,头发一把一把地掉,让人觉得又好笑又心酸。
伴随这次热搜的,还有那些让人焦虑的情绪。
“我要弃考了,明年再战吧。”
“我得抑郁症了,感觉没办法集中精神看书。”
“现在边吃药边备考。”
“经历过无数次彷徨,我这样做值得吗?”
“突然崩溃,没有食欲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每天都很难过。”
……

 01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被考研焦虑击垮?
对于考研,有人早在大一大二就把它纳入自己的规划中,只为了给未来的自己增添优势。
也有人是临时起意,要么为了逃避就业,目标不坚定;要么没考虑好,随了大流
根据中国教育公布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超过50%的考生读研是因为“就业压力大,提高竞争力”。还有接近10%的考生表示“看别人想考,自己也想考。”

把考研当作避风港的人,复习的日子虽然很充实,但缺乏的自驱力却容易让人放弃。

尤其容易被网上鼓吹的极端学习、极端努力打击到。
原本只是想要给自己打鸡血,但看到网上的各类爆款学霸学习法、考研上岸休息表、学霸考研直播……反而让人emo了。
别人每天坚持六点起床,几乎毫无空隙地从早学到晚,想到自己偶尔还忍不住偷懒,这种罪恶感就会慢慢把自己笼罩起来。渐渐地,就对自己失去了自信……
还有来自父母的施压,“你看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一天天都在干嘛?”
又或者他们会说,谁谁谁家的孩子现在有出息了。
每每听到这些,再想想自己还前路茫然,焦虑随之袭来。
想跟研友吐槽发泄,但看着对方埋在书堆里的背影,一时之间,所有话都哽在喉头,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还能说些什么呢?
旁人眼前看到的,只有努力和不努力,考研人背后的压力、焦虑、担忧,只能自己悄悄吞咽下去。

每个考研人所面临的焦虑来源也有所不同。

长按下方二维码

测测你的考研焦虑来源

 02 

为什么焦虑会影响学习效率?
焦虑是人们对潜在危险所产生的担忧,通常会伴有紧张、忧虑、不安等情绪。无论是真实的阻碍,还是想象中的困境都可能使人产生焦虑情绪。
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这是大脑在遇到危机时基本的情绪反应,它还可以激发学习动机,让你更专注地去学习。
但当焦虑失控,它就会压倒大脑的理性判断,使人产生认知偏差,让你只关注到当前的负面信息,在言行上会表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从而影响复习进度。
有研究表明,高焦虑者因为感受到对自身不利影响的威胁,他的记忆效率明显低于低焦虑者
这就会导致,高焦虑的人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复习状态。
考研作为一项复杂而困难的任务,焦虑情绪对学习效果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
因为考研的高焦虑者在困难任务中,除了会被激发学习动机,同时也会被唤醒与学习无关的反应,比如心神不定、自我贬低、逃避考试等。
这都会使得复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影响成绩,甚至是导致成绩下滑。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压力与工作效率呈倒U形的关系。即当人们执行一项任务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压力的增加工作效率会有所提高,但这个效率只会提高到一个峰值,达到峰值之后,压力的增加反而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所以想要在考研冲刺阶段提高效率,需要给自己减压调节。这样才能把你正面临的压力,更好地转化为学习动力,而非阻碍你成绩的绊脚石。

 03 

是什么在影响考研人的焦虑?
在考试前,有人每天焦虑得失眠,有人却倒头就睡。
有人紧张得胃口全无,有人却干饭得用盆。
有人几乎每天都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有人却还能各种花式开玩笑……
明明都是考研,为什么有的人没这么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曾提出著名的情绪ABC理论,他认为影响情绪的,不是行为本身,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认知
换句话说,考研人之所以如此焦虑,并不是因为考研本身,而是因为藏在大脑深处的认知。
情绪ABC理论认为,事件(A)发生后,之所以会引起某个行为结果(C),是因为个体对于事件(A)所产生的认知(B)。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事件(A)只是上了膛的子弹,而认知(B)决定持枪者是扣动扳机,还是把子弹取出来,从而引发不同的行为结果(C)。

举个例子:
研人A1:考研考试不到40天了→B1→C1:复习时坐立难安,看不进书
考研人A1的认知是(B1):一旦失败,一直以来的努力都毁之一旦
考研人A2:离考研考试不到40天了→B2→C2:有条不紊进行复习
考研人A2的认知(B2):只要努力过就好,没有考上也不意味着失败,大不了明年再战

你看,明明发生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认知却会导致结果的差异相差如此大。

考研焦虑,其实是可以通过人为干预来调整和改善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