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六竞渡-上

 祥宏讲夷坚 2021-11-19

宋代段子:龙舟竞渡不仅有鲜明的地域性(多水的环境),也有着强烈的人文独特性,它昂扬向上、奋发激励,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希望它能成为永恒的遗产。这故事鲜活的描写了宋代的龙舟竞渡。

【原文】


庆元三年四月,鄱阳小民循故例竞渡于鄱江,率皆亡赖恶子。又无衣装结束,唯袒裼布裈。终日鸣金,喧噪下上。又有持酒赏犒,或以六七拨棹者,往往酣醉,才东西值遇,各叫呼相高。稍近,则抛石互击。甚者至射弩放弹,虽遭伤疾,亦不告官。

五月二日,东湖一船与南岸一船斗,薄暮不解。湖船遂沉,所载五十人尽溺。叫呼乞救,时已曛黑,莫能审其存亡。明日检勘,独不见吴六。同舟之人遍处寻觅,得其尸于二十里之外双港津头,左股已碎于鱼腹矣。

州学士人言:“吴生本阳步村民,长过五尺,满身雕青,狠愎不逊。淳熙间,弃其父母而来城下,寄食于学前菜园家,受庸作。雅善操舟,专捕鱼取给。且复健走。尝为斋仆,凡科举及堂补试揭榜,必为报捷先锋。徧饫酒炙,仍分钱居多,众不敢校,所积渐滋,因取妇。”(待续……)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死卒致书||黄解元田仆||皮场护叶生||余氏婢梦报榜||会稽学生||杨树精||刘氏冤报

【白话语音文字版】

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四月,鄱阳的很多小百姓依照每年的风俗在鄱江上划龙舟,划船的都是些无赖恶子,着装全不讲究,袒胸露腹,整日敲锣(实为训练,使动作整齐划一),大呼小叫的在整条江上折腾;又有人带着酒来赏犒这些划船人,有时江上能有六七拨儿这样划船的,他们往往喝的大醉。东西往来的两船刚碰上,各自船上的人都冲着对方大呼小叫,比着调门儿高,两船刚刚靠近就互相抛扔石头,击打对方,甚至互射弓弩飞弹,虽然互有伤损,但都不告官。

五月二日,东湖上的一条船与南岸那边的一条船打了起来,到了傍晚时分,双方依然缠斗不止。结果东湖的船沉了,船上的五十人都落水。落水的人呼喊着求救,当时天已经黑了,没人能细查双方人员损失情况。第二天一检查,唯独不见了吴六。同船的人把可能的地方都找遍了,最后是在二十里之外的双港渡口找到了吴六的尸体,他的左腿已经被鱼吃光了。

州学有士子介绍说:“吴六本是此地阳步的村民,身长超过五尺,满身雕青(纹身),为人凶狠,刚愎自用,桀骜不驯。宋孝宗淳熙间(1174-1189年),他抛下父母,离开村庄,来到饶州城里,开始是寄宿在州学前面种菜的人家,给人帮佣干活;他驾船熟练,平时也干些捕鱼等事补贴生活;他还很能跑腿,曾经做过州学的斋仆,凡是有科举考试以及学堂补试的情况,等到揭榜,他一定会充当报捷的,冲在前面。到了学子家中,一定会把人家赏的酒肉食物吃个遍,跑腿费他分的会更多些,其他跑腿报捷的人也不敢跟他计校,这样一来,他的积蓄多起来,于是还娶了老婆。(待续……)”

祥宏点】:鄱江,一般指饶河,长江流域鄱阳湖支流,位于江西东北部;裼xī,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内衣或身体的一部分。裈kūn,古代有裆的裤子。袒裼布裈,指几乎赤身裸体,穿衣裸露放肆的状态;棹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拨棹,指划船;薄暮,指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阳步,当地地名。步,即是埠头、小码头之意。阳,山之南水之北为阳,说明这个地点是在江水北岸的一个小码头;学前,现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这样的地名,简单说,就是州学或县学前的一片地方;斋仆,旧指学舍中的仆役;竞渡,广泛存在于南方地区的风俗,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赛龙舟”,正日子是在端午节要比赛的,通常提前一个月各村、各宗族会组织人在江水上整日训练,所以故事提到天天敲锣,喧闹不已,因为各船各有代表,后面也各有赞助,提供酒食。现在情况也是这样,这种活动是纯民间的,一般官府不参与,作为士大夫,洪迈写起来有一种蔑视的腔调。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5-从《夷坚志》故事谈“报应”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