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十大古城门。艮山门是其中一座。多少年来,艮山门是我到过次数最多的地方,我对它有着特殊的情结。 这是因为我从小生活的那条叫东街路的街朝北走到头就是艮山门,我出门走十多分钟便可到达,这里是京杭大运河与中东河的交汇处,是我少年时代玩乐追梦之地。后来参加了工作,我早期所在的工厂正好在艮山门外,于是有十多年时间除了节假日我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往返经过艮山门,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即使现在,我也经常会去那里,因为艮山门边上就是京杭大运河游步道。“古艮山门”石碑旁还有一组《运河魂》大型群雕,雕塑主景是古代船工合力驾船迎风斗浪搏击在大运河上,主题表达得铿锵有力,十分吸晴。经艮山门沿大运河步行,是我如今最常走的晨行线路之一。这组《运河魂》是我百看不厌的风景。 艮山门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是当年杭州城的东北门户。“艮”为八卦之一,为“东北之卦”。古代杭城的东北角有座小山叫艮山,艮山门因此得名。不过这艮山至明代已被挖平。艮山门门内有座桥叫坝子桥,因此艮山门又名坝子门。艮山门一带,宋元以来个体丝织与机纺作坊遍布,机杼之声,比户相闻,为弛名中外的“杭纺”主要产地,故有“艮山门外丝篮儿”之民谣流传。我对此印象很深,因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街路包括与街相通的巷子里弄还几乎是三步一个绸厂,五步一个丝厂。但后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国营集体企业的关停,丝织工人的失业,这些厂子一下子消失了,传颂千百年的“艮山门外丝篮儿”从此成绝唱。惟有古老的大运河一直在缓缓地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