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没学会用

 牵着蜗牛狂奔 2021-11-19

这个话题一写出来,就感觉把话说大了。

一位朋友说,我每天也在读书,感觉还是那样啊?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怎么没有找到?

读书,一种作用就是娱乐。看一本书,给自己带来一些情感体验,欢喜也罢,悲伤也罢,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没有多么高大上,所以,别期望一本书就能使一个人脱胎换骨。

读书,在于明理。读了一本书,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引发一些行为的改变。这本书的作用那就相当了得。哪怕只是书中的一句话,引发我们的反思,激发我们的斗志,激励着我们的信心和勇气,这就是一本好书。

也可能,这本书暂时没有读明白,也不用心急。不是每一顿饭吃下都能长二两肉,也不是每本书都能够读完后犹如醍醐灌顶,如果真要那样,我怀疑是不是邪教组织的书籍。

读什么书?怎么读?怎么做?

这是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善于读书的人,在读书时不跟风。不会因为别人的喜好左右自己的读书计划,也不会太累了中断自己的读书行为。应该读什么书?没有确切的答案,对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有帮助的专业书籍,对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有作用的理论书籍都是好书。

怎么读?这里不过多阐述。说四点技巧。

跳读。先从自己喜欢的章节开始读。比如你去找人办事,在某个人办公室等候,看到案头有一本书。全部读完 估计够呛。那就先看目录,从自己喜欢的章节快速阅读,从自己急需要了解的问题开始读起。

重复读。一本书可以在一个月内读三五遍,也可以放在案头,常读常新。我喜欢历史,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就放在案头,没事儿就会读两页。尽管这本书已经读过三遍,还是想再翻一下。

主题阅读。围绕某一主题,集中精力阅读。前一段时间,我想写一篇关于“课题研究”的文章,我从微信上下载了三十多篇关于课题研究的文章,又买了两本书《如何做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怎么做》。这就是主题阅读,就是为了解决某一类问题开展的有重点的阅读。如果对家庭教育感兴趣,那就可以选这个问题做为自己阶段的读书目标。

尝试讲书。读完一本书,最好能讲给别人听,这样,在讲的过程中,我们又自我梳理了一下书中的内容,加深了读书的印象。比起单纯阅读,收获要大很多。

怎么做?

从知道到会做,知行合一很重要。道理人人都懂,就是自己做不到,这是一种通病。朱永新教授说,连续写三年教学反思,如果成不了名师,自己情愿赔偿损失。可惜没有人来与朱教授打赌。因为坚持写三年不容易做到。缺乏毅力和坚持,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谁再说读书无用,我就会问,你真的每天读书了吗?你坚持了读了多久?如果每天读书一小时,坚持了一年还没有变化,那你不读也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