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第五:赧王(下)

 修远兮 2021-11-19



周纪五
起屠维赤奋若(前272)
尽旃蒙大荒落(前256)
共17年


赧王(下)

四十三年(己丑,前272)

1.楚国派左徒黄歇随从太子完到秦国做人质。

2.秦国设置南阳郡。

3.秦、魏二国和楚国联合攻打燕国。

4.燕惠王去世,他的儿子武成王即位。

四十四年(庚寅,前271)

1.赵国的蔺相如发兵打齐国,攻至平邑。

2.赵国田部官员赵奢奉令收缴田税,平原君家中不肯缴纳;赵奢根据法令处治,杀掉为平原君管理家务的官员九人。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人,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60余岁。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曾对赵国平原君赵胜提过自己曾经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被任命为上谷守。)

平原君大怒,要杀他。

赵奢说:“你贵为赵国公子,却放纵家人不奉公守法,那么法令必会削减威信,法令的威信削减,则国家微弱,国家微弱,则诸侯各国出兵侵略,这样就没有赵国了。到时你怎能再享有此等富贵呢?以你的尊贵,如能遵守法令的话,则上下相安无事,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强盛,国家强盛,则赵国政治稳固,你身为赵国贵戚,声价岂会为天下所轻呢?”

平原君认为赵奢贤能,报告赵王。

赵王派他管理全国租税,国家租税增收,四境太平,民生乐利,府库储存丰盈。

四十五年(辛卯,前270)

1.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包围阏與。

赵王召见廉颇、乐乘问道:“能否援救得了?”

二人都回答说:“路途遥远又艰险狭隘,难以援救。”

问到赵奢,赵奢回答说:“路途遥远又艰险狭隘,就好像是两只老鼠在洞穴里打斗,将领勇敢的胜利。”

于是赵王命令赵奢率兵营救阏與。

军队前进,到距离邯郸三十里的地方,赵奢下令停兵不进,命令军中说:“有敢以军事进谏者处死刑!”

秦国军队驻扎在武安的西方,击鼓喧哗,部署列阵,喊杀的声音,几乎使武安城内的屋瓦都振落下来。

有一名中侯建议,赶快营救武安,赵奢立刻将他处死。

赵奢命令军队坚守两座壁垒,留驻二十八日,都不前进,又再增加壁垒。

秦国派间谍混入赵军。

赵奢给他佳肴吃,再送他回去。

间谍将此事报告秦国的将领,秦将十分高兴地说:“离国三十里,军队停驻不进,并相继增设壁垒,看情形阏與将非赵国所有了。”

赵奢送间谍回去后,便命令士兵卷起铠甲,疾速行军,一天一夜到达,距离阏與五十里的地方驻军,部署防御设施。

秦军听说此事,发动全部甲兵前往。

军士许历请准他说明对目前军事方面的意见,赵奢应允了他的请求后,许历说:“秦人绝对料想不到我国兵马会快速前进至此,他们意气奋发而来,将军一定要严阵以待;否则,这一仗必败。”

(许历,战国后期,赵国将领,生卒年不详。)


赵奢说:“谢谢指教。”

许历请处以死刑,以明违令进谏之罪。

赵奢说:“且慢,你的谏诤在邯郸下令之后,不必依照前令处死。”

许历又进谏说:“两国军队谁能先占领北面的山头,谁就胜利,后到者失败。”

赵奢采取了他的意见,于是发动万人急速登上北山。

秦军后到,也来争夺北山,却无法上去。

赵奢发兵攻击秦军,秦军大败。

赵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和廉颇、蔺相如列为同等官职;许历则封为国尉。

2.穰侯向秦王推荐客卿灶,派他出兵攻打齐国,占领刚、寿二邑,来拓展陶邑的封地。

当初,魏国人范雎跟随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见他口才辩捷,私下赏他黄金和牛、酒。

须贾认为范雎将国家机密告诉齐国,回国后告诉丞相魏齐。

(魏人范雎早年家境贫寒,当初想为魏国建立功业,因家贫无法得见魏王,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后随其出使齐国。朝堂上见须贾被齐襄王数落得嚅嚅无言以对,范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替主人须贾解围,并维护魏国了尊严。谁知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欲留他任客卿,并赠黄金十斤,牛、酒等物,均谢绝。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范雎受尽相国魏齐摧残,装死后改名张禄,历经磨难,辗转被秦使王稽载入秦。)


魏齐十分生气,于是鞭打范雎,肋骨折断,牙齿打落。

范雎假装死去,魏齐下令用竹席将他卷起,放在厕所中,叫喝醉的客人轮流小便在他身上,借此警戒后人,叫他们不可随便说话,泄漏机密。

范雎对守卫的说:“如能把我放出,我一定厚谢。”

守卫请求抛弃竹席中的死人。

魏齐因为喝醉了酒,便顺口答应说:“可以。”

范雎才逃了出来。

等到魏齐后悔,再下令捉拿时,魏国人郑安平早就掩护范雎逃亡他处,并更姓改名,叫做张禄。

(郑安平,《吕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论·无义》作郑平,战国时期魏国人。郑安平曾帮助范雎逃往秦国,范雎出任秦国国相后,郑安平被举荐为将军,后因邯郸之战被赵军包围投降赵国,被封为武阳君。)

秦国谒者(秦官名)王稽出使魏国,范雎趁着夜晚拜见。

于是王稽偷载他一同回国,推荐给秦王,秦王在行宫召见。

范雎假装不知是皇宫,便由长巷中进入,秦王来到后,宦官生气地赶他走,说:“君王驾临了!”

范雎胡乱地说:“秦国哪有国君,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

秦王暗中听见他的话,就屏退左右随从,长跪请教说:“先生是否肯指教我呢?”

范雎“呃!呃!”连声。

秦王说:“先生始终不肯指教我吗?”

范雎说:“我是个寄居的下臣,和君王的关系并不深厚,可是我上陈的都是救助君王之事,和处于人伦骨肉至亲之间的话。我愿报效一点儿愚忠,但却不知你的心意如何?这就是为什么连问三次,我不敢回答的缘故了。我知道今日出谏言于前,明日就会被诛杀于后,可是我不敢避而不谏。再说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事,如果能够对秦国略有补益而被诛戮,也是我最大的愿望。只怕我死之后,天下人闭口止足,不肯再归向秦国了。

秦王长跪着说:“先生,你说的是什么话!今天我能见到先生,是上天的恩赐,先生为我保存了先王的宗庙。凡事无论大小,上自太后,下至大臣,凡有问题,希望先生全部加以指教,不要怀疑了!

范雎再拜,说:“凭秦国的强大,士兵的勇猛,来统驭诸侯各国,就好像放驰天下的骏犬韩卢来捉跛兔,无不得心应手的。可是秦国闭守函谷关十五年,不敢用兵于太行山以东,这是因为穰侯为秦国谋划不够忠心,而大王的计谋也有所差失啊!

秦王长跪说:“我想进一步知道失策的情形。”

因为当时左右近臣有许多人在暗中窃听,范雎不敢讲入正题,先说些题外的话,试探秦王能否接受。

今见秦王果然有意接受,他便进而说:“穰侯越过韩、魏二国去攻打齐国的刚、寿,就是失策。齐湣王南攻楚国,击败楚军,杀死楚将,再开辟千里土地,可是齐国未得到尺寸的便宜,难道是不想取得土地吗?是受到地形的限制,使他不能取得土地啊。诸侯各国看到齐国疲惫,于是出兵攻打齐国而大破之,几至灭亡。这是因为他攻打楚国而便宜了韩、魏二国啊。现在君王不如结交远国而攻打近国,得一寸土地是一寸土地,得一尺土地是一尺土地,现今韩、魏二国居中原各国的中央,是四方来往的门户。君王如想称霸天下,必须与中原各国亲善,作为称霸天下的关键,来威胁楚、赵二国,楚国强盛则先收服赵国,赵国强盛则先收服楚国,等到楚、赵二国完全归附以后,齐国必会恐惧,等到齐国一旦归附,那么韩、魏二国就自然成了我们的俘虏了。”

秦王道:“你的计谋太好了。”

于是任范雎为客卿,和他商议军事。




四十六年(壬辰,前269)

1.秦国的中更胡伤发兵攻打赵国的阏與,由于防守严密,没有攻下。

四十七年(癸巳,前268)

1.秦王采用范雎的计谋,派五大夫绾攻打魏国,占领怀。

四十八(甲午,前267)

1.秦国到魏国做人质的太子悼去世。

四十九年(乙未,前266)

1.秦国攻下魏国的邢丘。

范雎渐受秦王重视,日与亲近,掌握政权,便趁机游说秦王说:“我以前身在太行山以东时,只听见齐国有孟尝君,而没听过齐王;只听见秦国有太后、穰侯,而没听过君王的名字。能专擅国政者称王,能专掌利益及损害者称王,能控制生死大权者称王。现在太后擅行政事,置王子不顾,穰侯专擅外交,不上奏君王,华阳、泾阳二君又一意孤行,无所畏惧,高陵君来去自如,凡事不加请示,有此四种权贵,而国家不危的,是从来未有的事。处身在此四种权贵之下,就是所谓国家没有君王啊。穰侯的使者假借王的威势,控制诸侯,剖符为信,出使天下各国,征讨敌人,攻打他国,没有人敢不听从;一旦战争胜利,攻城掠地,将好处归于陶邑,战争失败,与百姓结怨,将罪过归诸国家。我又听说,树木的果实太多,会伤及枝干,裂伤枝干,就损害树心;治理国家亦复如此,如果都城太强,会危及国家,臣子太尊贵,国君显得愈卑下。淖齿掌齐国大权,箭射齐王大腿,挑断齐王筋脉,将他悬挂在庙梁上,经过一夕而死。李兑掌赵国大权,将主父囚禁沙丘,经过一百日而饿死。现在我看秦的四贵等于齐的淖齿、赵的李兑啊。三代所以会亡国,是因为君权旁落到臣子的手中,自己纵情于饮酒射猎;君王授予政权的人,又嫉妒贤良,陷害才能之士,控制下属,蒙蔽君上,以成私利,完全不为君王打算,可是君王并未觉悟,所以最后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在从最基层的官员,到左、右、中更以上诸吏,下及王的左右近臣,无一不是相国的部属,每当想到王孤单地立于朝廷之上,微臣不禁私下为王忧惧,深怕万世之后,拥有秦国的,就不是你的子孙了!

秦王也认为如此,于是废除太后,驱逐穰侯、高陵君、华阳君及泾阳君于关外,派范雎做丞相,封为应侯。

魏王派须贾到秦国访问,应侯身穿破衣,安闲地去见他。

须贾惊异说:“范叔好吗!”

于是留他休息,给他饮食,拿出一件缯制的袍子送他。

范雎亲自为须贾驾车,往丞相府第,说:“我为你先进去通报丞相。”

须贾奇怪他这么久还不出来,向门下询问,门下说:“并没有范叔这个人,刚才进去的就是我们丞相张禄先生!”

须贾知道自己被欺骗,就以膝着地,进去谢罪。

应侯坐在座位上,责骂他之后,又说:“你所以不被处死,是看在你赠我这件厚缯袍子,可见你尚有故友依恋之情!”

就大摆餐具,宴请诸侯宾客,让须贾坐在堂下,将碎草和杂拌的豆子,等喂马的食物给他吃,叫他回去告诉魏王说:“快斩下魏齐的人头送来!否则,我要血洗大梁!”

须贾回去,将此事告诉魏齐。

魏齐逃奔赵国,躲藏在平原君家中。

2.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丹即位;用平原君做丞相。

五十年(丙申,前265)

1.秦宣太后去世。

九月间,穰侯削封陶邑。

臣司马光说:

穰侯一手协助昭王即位,替他消除灾害;推荐白起为将军,向南取得鄢、郢,向东拓展土地,并联合齐国,让天下各国诸侯向秦国叩头称臣,秦国能够日益强大,可说都是穰侯的功劳。

虽然他的专横放恣,骄纵贪婪,足以招祸,但也不至于全如范雎所说的那样。

像范雎这种人,也并非能为秦国尽忠谋划,只是想得到穰侯的权势地位,因此扼紧他的咽喉,强夺他的地位。

于是使秦王断绝了母子的情义,失去了舅甥的恩爱。

总之,范雎真可以说是一位欺凌他人,迫害善类的说客啊!

2.秦王立他的儿子安国君做太子。

3.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占领了三座城池。

赵王新即位,便由太后掌权,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人说:“必须派长安君到我国来做人质。”

太后不答应,齐国便不派军队。

大臣极力谏诤。

太后明白地告诉左右说:“谁再说用长安君做人质,我就吐他一脸口水!”

左师触龙求见太后,太后在盛怒之下,等待他进来。

左师慢步向前,落座之后,向太后谢罪说:“我的脚受伤,已经很久没有拜见你了,我私下宽容自己;但恐怕太后身体有所不适,所以想晋见你。”

太后说:“我也老得要靠车子代步。”

触龙说:“每天饮食还好吗?”

太后说:“只靠米粥罢了。”

太后不和善的表情,此时稍微缓和。

左师公又说:“舒祺是我的小儿子,虽然不贤,可是我年纪老大,私下最怜爱他,希望他能递补一名黑衣卫士之职,来保卫宫室,因此今日冒死向您报告!”

太后说:“他年纪多大了?”

左师公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他年纪尚小,我想在未死之前先将他托付好。”

太后说:“一个男子汉也怜爱幼子吗?”

左师公回答说:“比妇人更怜爱。”

太后笑着说:“妇人更过分。”

左师公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超过长安君。”

太后说:“你错了!我疼爱燕后不如疼爱长安君。”

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会为他深谋远虑。当初您送燕后出嫁时,抱着她的脚哭泣,这是因为想她远嫁他国,感到哀伤的缘故。等她远去之后,并非毫不思念,祭祀时就为她祷告说:'千万不要让她因为夫妻不和,回到娘家来。’这难道不是为她深谋远虑,希望子孙世代继承王位吗!”

太后说:“是的。”

左师公说:“从我们祖先三代以前至于今日,赵国君王的子孙封侯的,现在还有继承在位的吗?”

太后说:“没有。”

左师公说:“这是因为近一点儿的,祸及自己,远一点儿的,波及子孙。难道人主的子孙封侯就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对国家却无功勋,俸禄丰厚,却无劳绩。现在您提高长安君的地位,封他肥沃的土地,给他许多宝器,却不知趁着现在使他对国家有所建树,将来一旦您去世后,试想长安君要如何在赵国立足呢?”

太后说:“你说的很对,就随你去派用他吧!”

于是替长安君集车百辆,到齐国做人质。

齐国才肯派遣大军,秦师闻风撤退。

4.齐国安平君田单率领赵国军队攻打燕国,占领中阳;又攻打韩国,取得注人。

5.齐襄王去世,他的儿子建即位。

建的年纪小,国家政事全由王后决定。




五十一年(丁酉,前264)

1.秦国武安君率兵攻打韩国,占领九座城市,杀死五万人。

2.田单做赵国丞相。

五十二年(戊戌,前263)

1.秦国武安君出兵攻打韩国,取得南阳;进攻太行道时,断绝了通路。

2.楚顷襄王得了重病。

黄歇对应侯说:“现在楚王的病恐怕好不了了,秦国不如送他的太子回去。太子能够即位,他必会好好事奉秦国,永远报答你的恩德,这样可以两国亲善,以备他日之用。如果不送太子回国,楚国另立君王,太子不过只是咸阳市上的一个平民罢了。楚国改立新君,必定不肯臣事秦国,这样既失去一个友邦,又和万辆兵车的大国失和,真不是善策啊。

应侯将此事报告秦王。

秦王说:“派太子的老师先去探病,等他回来之后再作计议。”

黄歇和太子商议说:“秦国拘留太子,是想图谋利益。现在你的势力不能对秦国有利,而阳文君的两个儿子又在国内。如果君王终于去世,阳文君的儿子必随后即位,你就无法奉祀宗庙了。不如逃离秦国,我留在此地,拚着死命以了断此事。”

于是太子就换过衣服,伪装为楚国使者的车夫,逃出关去;黄歇留守在太子的馆舍,常为太子称病谢客。

计算太子已经远去,才对秦王说:“楚国太子已经回国,离去很远了。我黄歇愿接受你的处死!”

秦王十分生气,想依他的话。

应侯说:“黄歇身为人臣,牺牲自己,奉献给他的君主,楚国太子即位之后,必定重用黄歇。不如赦他无罪,让他回国,以和秦楚两国之好。”

秦王听从此言。

黄歇回楚,三个月之后,已是秋天,顷襄王去世,考烈王即位;任黄歇为丞相,封他淮北地方,称为春申君。

五十三年(己亥,前262)

1.楚人献上一州的版图给秦国,希望两国和平相处。

2.武安君出兵攻打韩国,拔取野王。

上党向外的通路断绝,上党守备冯亭和他的人民商议说:“往郑的道路已断绝了,秦兵每天进攻,韩国不能应战,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国接纳我们,秦国必会攻打他;赵国受秦军犯境,必会和韩国亲善;韩、赵二国联合为一体,就可以抵抗秦兵了。

于是派遣使者告诉赵国说:“韩国无法保卫上党,上党必会被秦国取得,上党的官吏和人民都乐意为赵人,不喜欢做秦人,这里有城市都邑十七座,希望献给大王!”

赵王将此事告诉平阳君豹,平阳君回答说:“圣人以无故所得的利益,引为莫大的祸害。”

赵王说:“他人喜欢我的仁德,何谓无缘无故?”

平阳君回答说:“秦国侵略韩国,中断通路,使其无法相通,本自以为如此可以坐而接收上党。韩国人所以不肯归附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秦国花费劳力,赵国收受利益,即令是强大之国,也不能从弱小之国得到土地,弱小之国,又岂能从强大之国得到土地!怎说不是无缘无故呢?不如不接受。

赵王又告诉平原君,平原君请赵王接受上党。

赵王就派平原君去接收土地,把万户居民的城市三座封给他的太守,称为华阳君,把千户居民的城市三座封他的县令,爵位为侯,官吏人民都加爵三等。

冯亭流着眼泪不肯接见使者,说:“我不忍心出卖君王的土地而食其俸禄啊!”




五十五年(辛丑,前260)

1.秦国左庶长王龁率兵攻打上党,大获全胜。

上党的人民逃往赵国。

赵国的廉颇正驻军长平,安抚上党的人民。

王龁因而出兵攻打赵国。

赵国军队迎敌,几次都失败,损失一员副将,四员都尉。

赵王和楼昌、虞卿计议,楼昌请赵王派大使前往请和。

虞卿说:“今日决定和战的权利在秦国;秦国一定想攻破王军的话,即令派人前去请和,秦国将领必不听从,不如派使者以贵重宝器送给楚国、魏国,楚、魏二国接受,则秦国怀疑天下各国合纵相亲,如此请和,才能达到目的啊。”

赵王不听,派郑朱到秦国请和,秦国接受。

赵王对虞卿说:“秦国接受郑朱的请和了。”

虞卿回答说:“王一定无法达到讲和的目的,军队反而会被攻破。为什么呢?因为天下各国道贺作战胜利的人,都聚集在秦国了。郑朱是贵人,秦王、应侯为了表示和平的姿态,必会显扬重用,以告天下各国。天下见王向秦国请和,必定不来援救;秦国知道天下不来援救,那么请和就无法成功了。”

不久秦国果然拿郑朱当幌子,而不与赵国媾和。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

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

应侯又派人拿千金到赵国行反间之计,说:“秦国所畏惧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为将。廉颇容易对付,他就要投降了!”

赵王于是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军。

蔺相如说:“君王派赵括为将军,就好像用胶粘住瑟柱来鼓瑟,怎能称心如意呢。赵括只会诵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而不知随机应变。”

赵王不听。

当初,赵括自幼学习兵法,自认天下无敌;曾和他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无法难住他,然而总是说他兵法不佳。

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用兵,是出入死亡的险境啊,括儿轻易谈论。假使赵国不派赵括为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由他率领军队,我怕使赵国军队被打败的,就一定是括儿了。”

等到赵括即将率兵启程时,他的母亲亲自上书赵王,说不可派用赵括。

赵王说:“为什么?”

回答说:“最初我事奉他的父亲,当时他身为将军,自己奉食给他人进用的,有十几位,和他结交为友的,有百多位,国君及宗室所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官兵;自接受君命之日起,不问家事,专心工作。现在赵括一旦做将军,东向朝见,军官无人敢抬头看他;君王所赏赐的金钱财帛,回家收藏起来,看到便宜多利的田宅,可购买的便把它购买下来。君王认为赵括像他的父亲,其实父子的心志不同,希望君王不要派遣他。

赵王说:“请勿多言,我已经决定了。”

赵括的母亲说:“假如他今后有不称职的事情发生,请求不要牵连到我。”

赵王立即准许。

秦王听说赵括已经做了赵国的将军,就暗中派武安君做上将军,王龁做副将,下令军中:“有谁敢泄露由武安君为将的,斩首!”

赵括来到军中,完全变更廉颇的作战方式,更动军部的佐战人员,派兵出击秦国军队。

武安君假装战败逃走,伸展左右两翼之兵加以包围。

赵括乘胜追击,到达秦国的军垒,壁垒坚强,累攻不下;秦出奇兵二万五千人,断绝赵军的后路,又派骑兵五千人断绝与赵国军垒之间的通道。

把赵军一分为二,粮饷补给中断。

武安君派轻兵从正面来攻,赵国战况不利,便筑设壁垒以待救援到来。

秦王听到赵国粮饷补给的路线中断,便亲到河内,派十五岁以上的人民全赴长平前线,担任阻绝赵国救兵和粮食的任务。

齐楚二国派人援赵,但因赵人欠缺粮食,于是向齐国请求支援粟米,齐王不答应。

周子说:“赵国是齐、楚二国的防御屏障,好像人的牙齿和嘴唇,唇亡则齿寒;现在如果失去赵国的话,明日大祸必临到齐楚二国了。营救赵国的急务,如同捧漏瓮取水,去泼烧焦的锅子,可谓刻不容缓。再说营救赵国,可提高国际道义;击退秦军,可彰显声名;以高义营救赵国,以武力击退强秦。不努力从事于此,竟爱惜粟米,为国家前途打算错了!

齐王不听。

九月,赵军因为断绝了四十六天的粮食,军中士卒都私下彼此残杀以为食。

秦军突然加强攻势,赵军想分四队冲出包围,往复四、五次,都冲不出去。

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卒,和秦军作肉搏战,被秦人乱箭射死。

赵军大败,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

武安君说:“秦国已经攻下上党,上党人民却不喜欢做秦国人,反而归附赵国。赵国士兵反覆无常,如不赶尽杀绝,今后恐会叛乱。”

于是使用欺骗手段,将他们全部活埋杀死,只遣送弱小士兵二百四十人回赵,这场战争的结果,前前后后斩首及被俘虏的有四十五万人,给赵国带来极大的震撼。




五十六年(壬寅,前259)

1.十月间,武安君白起将秦军分为三路:王龁攻打赵国的武安、皮牢,占领其地。

司马梗北向平定太原,取得上党全部土地。

韩、魏二国派苏代持重金游说应侯范雎说:“武安君即刻可包围邯郸了吗?”

应侯说:“是的。”

苏代说:“赵国灭亡,秦国就可为天下之共主;武安君身为三公,能甘居其下吗?到时即使想不居其下,恐怕也不可能了。秦国曾经攻打韩国,包围邢丘,兵困上党,上党的人民反而全部归属赵国,天下不愿做秦国人民的情形已经很久了。现在灭亡赵国,北境归附燕国,东境归附齐国,南境归附韩、魏二国,那么你所得到的人民就没有多少了。不如就此准许赵国割地请和,不要为武安君制造全胜的大功啊。

应侯对秦王说:“秦兵已经疲惫,请准许韩、赵二国割地求和,暂且休养士卒。”

秦王听从了他的话,答应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座城池来请和,正月,诸国皆暂时休兵。

武安君白起从此和应侯范雎结下了私怨。

赵王要派赵郝到秦国办理媾和结约之事,割让六县。

虞卿对赵王说:“你认为秦之攻打我国,是因为兵力疲惫而停战呢?或以为秦国力能进攻,只是和我国友好而不前进了呢?”

赵王说:“秦国之来攻已不留余力了,此次停战,必是因疲惫而退兵的。”

虞卿说:“秦国用尽他的力量,攻下本不能攻下的国家,疲惫归去,君王又在他力不能攻下的情形下,奉送六县的土地,这样是助长秦国攻打自己的气焰。以后秦国必会再出兵攻打我国,那时再追悔割地求和,已经无法补救了。

赵王尚未决定计策,楼缓来到赵国,赵王和他计议此事。

楼缓说:“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赵二国所以兵连祸结,天下各国都十分高兴,为什么呢?他们说:'我们将借着强国战胜的机会,攻击弱小。’现在赵国不如早点割让土地请和,来疑惑天下各国,安慰秦国的心。否则,各国将会借着秦国盛怒,乘着赵国疲惫之时,瓜分赵国,赵国即将灭亡,还如何能图谋秦国呢!”

虞卿听见此言,再度拜见赵王说:“楼缓的计策太危险了。这样愈使各国疑惑,不肯亲近赵国,而又如何慰藉秦国贪婪之心呢!这不是明明向天下人示弱吗?再说我所说的不给,并非固执不给秦国而已,而是另有计策;秦国向君王索取六城,我以此六城转而贿赂齐国,齐是秦国深仇大恨的国家,如此一来,他听信君王的话,不等说完就会答应请求的。这样君王在齐国失去的土地,就可以在秦国取得报偿,而又可以向天下显示君王有能力应付危机。君王以此来扩大宣传,齐兵未至赵境半步,我可以看到秦国的重贿必已送至赵国,反而来向君王求和了。与秦国媾和,韩、魏二国听说此事,必定十分重视君王,如此,君王一次举动,可和三国结善相亲,又可与秦国相抗,不受他的控制啊。

赵王说:“很好。”

便派遣虞卿东去拜见齐王,和齐王商议对付秦国。

在虞卿尚未回来之前,秦国使者已前往赵国求和。

楼缓听说此事,逃离赵国。

赵王用一座城池封赏虞卿,来奖励他对国家的贡献。

当秦国开始攻打赵国时,魏王询问各位大夫,大家都认为秦国攻打赵国,对魏国有利。

孔斌说:“怎么说呢?”

大家说:“如果秦国战胜赵国,那么我们便臣服于他;不能战胜,我们可趁其危而攻打他。”

子顺说:“不对。秦国自孝公以来,对外作战不曾失败过,现在又任用良将,有何衰微可乘呢!”

大夫说:“纵然他战胜赵国,对我们有何损失呢?邻国的失败是我国的大利呀。”

子顺说:“秦国是贪婪暴虐的国家,战胜赵国,必定又有其他的贪求,我怕到时魏国就会遭受他大兵压境的灾祸了。古人曾说:燕雀在屋檐筑巢,母子互相哺食,亲切慈祥地鸣叫着,十分快乐,自以为安然无恙了。想不到,一旦锅灶上的烟火上升,房屋将被焚烧,燕雀仍然不改变脸色的原因,是不知道灾祸就要波及自己啊。现在你们还不省悟赵国被攻下,灾祸将波及自己,人怎么可以和燕雀一样呢!

子顺是孔子的六世孙。

当初,魏王听说子顺贤能,派遣使者捧黄金及束帛,聘他为丞相。

子顺说:“如果君王肯相信我的思想,我的思想本为治国理民而设,即使是吃粗食,饮白水,我仍然乐意去做。如果只是想使我顺从,委以重禄,我只不过是个平民而已,魏王哪里会缺一个平民呢!”

使者极力邀请他,子顺才前往魏国,魏王在郊外迎接他,请他为丞相。

子顺在政治上的改革,是先将宠爱放纵的官员罢黜,改由贤能之士担任,将闲散官员的俸禄收回,赐给有功之人。

许多失去官职的人都不高兴,就造谣毁谤。

文咨将此告诉子顺,子顺说:“庸民是无知的,不可和他们共虑创业的情形,由来已久了!古时善于施政的,在施政之初,不能不受到毁谤。譬如子产昔日担任郑国丞相,经过三年之后,谤言才停止;我先君相鲁国,也要经过三月之后,谤言才停止。现在我施行新政,虽然比不上贤者,岂能介意谤言呢!

文咨说:“不知道你的祖先受到何种谤言?”

子顺说:“先君相鲁之时,人人诵说:'那个穿皮裘和芾的大夫,抛弃了他,没有什么罪恶。那个穿芾和皮裘的大夫,抛弃了他,没有什么过错。’过了三个月,政治教化大成,人民又称诵道:'那个穿皮衣、戴大帽的大夫,实在合乎我们的要求。那个戴大帽、穿皮衣的大夫,造福我们,无所偏私。'”

文咨很高兴地说:“至今才知道先生和圣贤无异。”

子顺为魏国丞相九个月,陈述大计,往往不被采用,喟然叹息说:“言论不被采用,是我所言不当。言论对君王不适用,而担任人家的官职,食人家的俸禄,这样便是徒享利益而不做事,我的罪过太深重了!”

遂以生病为借口,辞官不做。

有人对子顺说:“魏王不重用你,你难道不会到他国去吗?”

子顺答道:“到哪里去呢?太行山以东的国家,将要被秦国所并吞;秦国为不义之国,在道义立场,我不入不义之国。”

就整天呆在家里。

新垣固来邀请,对子顺说:“贤能之士住在那里,必振兴教化,政治上轨道。现在你为魏国丞相,尚未听说你有什么特异的善政,就自己隐退。是大志不能实现吗?为什么这样快就离职呢?

子顺说:“就因为没有特异的善政,所以自动隐退。再说一个人患了必死之病,则良医束手。现在秦国有并吞天下之心,以道义事奉他,本不能得到安定;挽救国家的危亡还怕来不及,哪有什么教化可以振兴呢?从前伊挚在夏朝,吕望在商朝,二国未能大治,这哪里是伊挚、吕望的心愿呢?是形势不得已啊。现在太行山以东的国家衰敝不振,三晋割让土地以求苟安,二周折节来臣属秦国,燕国、齐国、楚国也都屈服了。由此看来,不过二十年,天下将全属秦国的了!

2.秦王想为应侯报仇,听说魏齐在平原君家中,就用好言引诱平原君到秦国,擒住他。

派遣使者对赵王说:“得不到魏齐的人头,我不放君王的弟弟出关!”

魏齐走投无路时,去依赖虞卿,虞卿便抛弃了丞相的印信,和魏齐一同逃亡。

到魏国,想借着信陵君的保护逃往楚国。

信陵君因畏秦,态度十分暧昧,魏齐大怒,愤而自杀身死。

赵王就取他的人头交给秦国,秦国才释放平原君回国。

九月,秦国五大夫王陵又率兵攻打赵国。

武安君病,不能胜任远征之劳。




五十七年(癸卯,前258)

1.正月,王陵发兵攻打邯郸,很少得利,秦国加派军队援助王陵;王陵损失了五校,共四千人。

武安君此时病已痊愈,秦王想派他代替王陵。

武安君说:“邯郸实在不易攻下;再说诸侯各国的援兵日内即至。而各国诸侯怨恨秦国已久,秦国虽然长平一战打胜,但士兵死亡过半,国内一空,现在隔着高山大河,道路遥远,而去争夺人家的国都,赵国抵抗于内,诸侯各国攻击于外,必定会打败秦军的。”

秦王亲自命令,他都不肯去,于是就派应侯去请他。

武安侯始终以生病为借口加以婉拒,不肯前往。

秦王就派王龁代替王陵。

赵王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平原君约集门下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同行,但只挑出了十九人,其他都不足选用。

毛遂自己向平原君自我介绍。

平原君说:“一个有才能的人生活在社会上,如锥在袋中,其尖锐之处,应该马上露出外面,被人发现。现在你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没有人称颂过你,我从来也没听人说过,这表示你空无才能。既无能力,请你留下!”

毛遂说:“我现在就请您将我放在袋中!假使早将我毛遂放在袋中,早就摆脱囊袋的拘束,脱颖而出,不只露出其尖梢而已。”

平原君才准他一同前往,其他十九人都讥笑他。

平原君到了楚国,和楚王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从早晨谈到中午,一直不能决定。

毛遂手按长剑,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决定了,现在从日出谈到中午,一直犹豫不决,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楚王喝斥道:“何不下去!我正和你的主人谈话,你是做什么的?”

毛遂手按长剑,向前几步说:“君王所以敢喝斥我毛遂,是凭恃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以内,君王无法凭恃楚国的人多了,君王的性命悬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在面前,你喝斥什么?再说我毛遂听说商汤以七十里土地而王天下,文王以百里土地而使诸侯各国臣服,难道是因士兵众多吗?实在是因为能根据形势,奋发其威武啊。现在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士兵五百万以上,这是称霸天下的资财。以楚国的强大,天下各国没人可以抵抗。白起是个无知小子罢了,率领数万人,兴兵和楚国作战,一战就攻下鄢、郢,再战烧毁夷陵,三战焚烧楚国的宗庙,此种百代怨恨,是我赵国所羞耻的,而君王却不感觉羞耻。合纵是为楚国设想,不是为赵国。我的主人在面前,你喝斥什么?

楚王说:“是!是!诚如先生的说法,我现在愿举国追随赵国之后。”

毛遂说:“合纵真的决定了吗?”

楚王说:“决定了。”

毛遂对楚国的左右近臣说:“拿鸡、狗、马的血来!”

毛遂手捧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君王应该先歃血以定合纵;其次是我主人,再其次是我毛遂。”

就在大殿上定好合约。

毛遂左手拿着装血的铜盘,右手向十九人招呼说:“诸位就在殿堂下歃血吧!你们才能平庸,毫无特出之处,只能随众行事,是所谓'因人成事’那一类的人啊。”

平原君协定合纵之后,起程回国,到了赵国以后,说:“我从今以后,再也不敢以外表取人了!”

遂擢升毛遂为门下的上客。

于是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援救赵国。

魏王也派将军晋鄙率领军队十万救赵国。

秦王派使者对魏王说:“我攻打赵国,不久就可攻下,各国诸侯有敢去援救赵国的,等我攻下赵国之后,一定先调兵去打他!”

魏王害怕,派人阻止晋鄙,命他暂时屯驻邺地,名义上救赵,实际是抱着观望的态度。

又派将军新垣衍从小路秘密进入赵都邯郸,经由平原君的介绍游说赵王,要赵王和魏国共同尊奉秦王为帝,使他退兵。

当时有个齐国人鲁仲连在邯郸城内,听到这个消息,便往见新垣衍说:“秦国是个抛弃礼义,崇尚斩首立功的国家啊!假使他要毫无顾忌地做起天下皇帝来,我鲁仲连就跳进东海去死了,绝不愿做他的人民啊!再说你们魏国没看到秦王称帝以后的害处,所以才想尊奉秦王为皇帝,如果秦王的美梦一旦实现,我将使秦王把魏王烹煮、剁成肉酱!

新垣衍很不高兴地说:“先生,你怎么能使秦王烹煮魏王、剁成肉酱呢?”

鲁仲连说:“这是必然的事,我说给你听。从前九侯、鄂侯、文王是纣王的三位诸侯。九侯有个女儿很漂亮,把她献给纣王,纣王认为她长得不好,便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为此事拼命谏诤,极力辩护,又把鄂侯杀死,晒成肉干;文王听见这件事,长叹了一口气,所以把他拘禁在牗里的监狱中一百天,想要使他死。现在秦国是个有兵车万辆的大国,魏国也是有兵车万辆的大国,都是拥有兵车万辆的国家,各有称王的名义,为什么看见秦国打了一次胜仗,跟着就要尊奉秦王做皇帝,最后落到被制成肉干、剁成肉酱的地步呢!再说秦国的野心是不会停止的,如果称帝,就将行使天子的礼制,对天下发号施令,更换各国诸侯的大臣,撤消他认为不肖的官职,赐给他认为贤能的人;裁掉他厌恶的人的官职,赐给他喜爱的人,他还要派他的女儿,和巧于献媚的妾妇们做诸侯的妃姬,住在魏国的王宫里,魏王怎能安然无事呢!将军又凭什么能保住旧日魏王对你的宠爱呢!

新垣衍站起身来,向鲁仲连一再致敬,说:“我现在才知道先生是天下共仰的贤士!我愿意出城,不敢再说尊奉秦王为帝的事了!”

2.燕武成王去世,他的儿子孝王即位。

3.当初,魏国的公子无忌为人仁慈而礼贤下士,门下招致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

魏国有个隐士叫做侯嬴的,年纪七十,家境贫寒,担任大梁北面夷门城的监门官。

有一次公子准备酒宴大会宾客,等宾客坐好之后,公子驾车,并空出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侯生。

侯生穿戴着破旧衣帽,直接跳上马车,坐在公子左旁的上座,毫无辞让的表情,公子愈加恭敬地执辔驾车。

侯生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住在市场里,希望屈驾,过去看看他。”

公子驾车进入市场,侯生下车去见他的朋友朱亥,斜视着公子,和他的朋友谈话,站了很久,并在暗中察看公子的表情,见公子面色越发和蔼,就和朋友告辞上车,来到公子家中。

公子请侯生坐在上座,将他介绍给每位宾客,宾客都大吃一惊。

等到秦国包围赵国,赵国平原君的夫人是公子无忌的姐姐,平原君派使者连续来魏国,责备公子说:“我赵胜所以和你通婚,是因为公子崇尚道义,能拯救别人的困厄。现在邯郸不久将投降秦国,而魏国的援兵却不来,纵使公子轻视我,难道不为你姐姐着急吗?”

公子对此十分忧心,数度请魏王命晋鄙援救赵国,宾客辩士以各种方法游说,魏王始终不听。

公子就嘱咐宾客,约集一百多辆兵车,想克尽一己之力,与赵国并肩防守;路过夷门,去拜见侯生。

侯生说:“公子尽力而为吧,我实在不能跟你去!”

公子前行,走了数里,心中十分不高兴,又回来见侯生。

侯生笑着说:“我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现在公子已无其他办法可行,想亲去与秦军对抗,这种匹夫之勇,就好像拿肉投向饿虎,绝无功劳可言的!”

公子再拜,问他有何对策。

侯嬴摒退众人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收藏在魏王的卧室内,而如姬最受魏王宠爱,衡量情形,她有能力偷窃到手。我听说公子曾经替如姬报过杀父之仇,如姬为公子效死,必无所推辞。公子只要肯开口,她便能取得虎符,夺得晋鄙军队的指挥权,然后向北援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兵,这是建立五霸的功业的最佳时机啊!

公子便依照他的话行事,果然取得兵符。

公子要前往,侯生说:“将军在外,有时对于国君的命令,是不接受的。假如晋鄙核对兵符之后,不肯移交军队,要再向君王请示,那么事情就麻烦了。我的朋友朱亥,是个大力士,可偕他同往。晋鄙如肯听从,便罢;如果不听,可命朱亥击杀他!”

于是公子请朱亥与他同行。

到邺以后,晋鄙核对了兵符后,有些怀疑,举起手不相信地看着公子说:“我聚集十万军队,驻屯边境,现在你轻车简从来取代我,何以如此随便呢?”

朱亥袖中藏着四十斤的铁椎,此时出其不意,击杀了晋鄙,公子就部署军队,下达命令说:“父子都在军队中的,父亲归去!兄弟都在军队中的,兄长归去!独子没有兄弟的,归去奉养父母!”

经过这样挑选以后,得到精兵八万,便率领他们向前出发。

王龁围攻邯郸,久久不能攻下,诸侯各国又纷纷援救,使得数次作战失利。

武安君听到这个消息后,便说:“君王不肯听我的计策,现在情势怎样呢?”

秦王一听,十分生气,强令武安君复出。

武安君伪称病重,不肯。




五十八年(甲辰,前257)

1.十月,秦王免除武安君的爵位,与士卒相等,贬到阴密。

十二月,又发兵屯驻汾城旁边。

武安君生病,未能前往,诸侯各国联兵进攻王龁,龁数次被击退,使者每天都到咸阳告急,秦王派人遣送武安君,不得逗留咸阳城中。

武安君出城西门十里,来到杜邮。

秦王和应侯及群臣商议说:“白起被迁谪,心中甚感不快,且有不满之言。”

秦王就派使者赐剑给白起,武安君自杀身死。

秦国人同情他的遭遇,乡亲父老都来祭祀他。

魏公子无忌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王龁由邯郸突围逃走。

郑安平被赵国围困,率领二万人投降赵国,应侯因此获罪。

魏公子无忌既保全了赵国,于是不敢返回魏国,和宾客留居赵国,派其他将领率军回魏。

赵王和平原君商议,将五座城池封给公子无忌。

赵王令人打扫干净之后,便亲自前往迎接,行主人的礼节,导引公子就西阶而上。

公子侧旁行走,辞谢退让,就东阶而上,自称身有罪过,既负魏国,又无功于赵国。

赵王和公子饮酒,直到日暮时分,口里仍然舍不得说出献五座城池的事,只称公子谦虚退让。

赵王将鄗邑的赋税收入,作为公子的汤沐邑。

魏国又再以信陵封公子。

公子听说赵国有处士毛公,隐居于赌坊酒肆,薛公隐居于卖浆人家,想会见他们;但两人不肯和他见面,公子就趁散步的机会,和他们交往。

平原君听到此事,加以指责。

公子说:“我听说平原君贤能,所以背弃魏国来援救赵国。现在平原君结交的朋友,只是豪侠举动而已,不是真心寻求贤士啊。凭我无忌的地位,想和这两位朋友结交,还恐怕他们不肯答应,不知平原君还觉得羞耻吗?

于是收拾行装就要离去。

平原君脱下冠冕向他谢罪,才又留了下来。

平原君想封鲁仲连,使者往返三次,始终不肯接受。

又拿黄金千斤为鲁仲连贺寿,鲁仲连笑着说:“天下推仰的贤士,其最可贵处,是能替人排患除难,解决纠纷而不取报酬。如果收取报酬,便是商贾的行为了!我是不愿意做的。”

于是向平原君告辞,终身不再见面。

2.秦太子的妃子叫做华阳夫人,没有生子;夏姬生了一个儿子名异人。

异人在赵国做人质;因秦国屡次攻打赵国,赵国对他很不礼遇。

异人以庶孙的身份,在诸侯之国为人质,车马衣食等项的花费很不富裕,处境困难,十分不得意。

阳翟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到邯郸,看到这种情形,说:“这是珍奇之货,可以囤积牟利!”

就去拜见异人,游说他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

异人笑着说:“还是光大你自己的门庭吧!”

吕不韦说:“你有所不知,我的门庭必须依赖你来光大。”

异人心中知其所说,就引他坐下,深入接谈。

吕不韦说:“秦王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太子深爱华阳夫人,夫人没生儿子。你的兄弟二十几位,子傒继承秦国的事业,士仓又辅导他。你在兄弟中居于中间,不十分受宠爱,长久为诸侯各国的人质。一旦太子即位,你就无法争立为子嗣了。

异人说:“怎么办呢?”

吕不韦说:“能立嫡嗣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人而已。我虽贫穷,愿意持黄金千斤为你向西一游,使她立你为嫡嗣。”

异人说:“如果真照你的计划实现了,我愿意和你共同分享秦国。”

吕不韦就拿五百斤黄金给异人,叫他结交宾客,制造名誉。

又拿五百斤黄金购买珍奇宝物古玩,自己向西运入秦国,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将奇物献给夫人,借此称赞异人贤能,宾客遍布天下,时常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及夫人,说:“异人将夫人当做天来看待!”

夫人闻言,十分欢喜。

吕不韦经由其姐的介绍游说夫人道:“以美色奉事他人者,一旦年老色衰,则丈夫之爱渐减现在夫人受宠爱,而无儿子,如果不在年华正盛时,早把诸子中贤能孝顺的,立为嫡嗣,待到姿色衰败,宠爱渐减,即使想开口说一句话,恐怕也不可能了,现在异人贤能,可是他自知是排行中间的儿子,不可能立为嫡嗣的,夫人如果能在此时提拔他,使异人由无国而成为有国,夫人由无子而成为有子,那么终身可受秦王的尊宠了。”

夫人认为他说的很对,便利用适当时间对太子说:“异人非常贤能,往来我国者都称赞他。”

继而哭泣着说:“不幸我没有生子,希望将异人立为子嗣,以托付我的终身!”

太子答应了她,为夫人雕刻玉符,约定以异人为子嗣,便以厚礼送给异人,请吕不韦做他的师傅。

异人的名誉从此便在诸侯各国响亮起来了。

吕不韦娶了邯郸几位最美丽的女子同居,知道某一位有了身孕,便找异人跟他饮酒,异人看见之后,请吕不韦以女相赠。

吕不韦先假装生气,既而赠给异人,一年之后,生下儿子名政,异人便立她为夫人。

邯郸被围时,赵国人想杀他,异人和吕不韦以黄金六百斤行贿给看守者,脱身逃亡前往秦军,得以归国。

异人身穿楚国服装,拜见华阳夫人,夫人说:“我是楚国人,你也应当是。”

便更改他的名字叫楚。

五十九年(乙巳,前256)

1.秦国将军摎出兵攻打韩国,占领阳城、负黍,斩首四万人。

攻打赵国,取得二十余县,斩首及俘虏的约有九万人。

赧王恐惧,遂背弃秦国,和诸侯各国结约合纵,率领天下精锐部队出伊阙,攻打秦国,使他无法和阳城交通。

秦王派将军摎进攻西周,赧王到秦国,叩头谢罪,将他所有的三十六邑及百姓三万人,全部献给秦国。

秦国接受了他的献礼,放赧王回周。

就在这一年,赧王也驾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