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班的回忆——博学班的建立 在我看来,我们以前的博学班也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特色班:与其他班比较起来,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班级文化,班级活动确实是与我们学校其他班不一样的。 带那届孩子之前,我是在初中任教的,并县连续担了任四年的初中的班主任,虽然在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上有着自己的想法,但我仍一直都被牵着鼻子走,学校要求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结果也不是很理想。在2014至2015学年度,我被学校安排到小学部担任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并担任四(2)班的班主任。短暂的失落之后,我马上调整自己的心态,既然到了小学部教英语,还担任班主任工作,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新(心)的起点呀。或许,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做出新的尝试来:可以在班级工作上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来,或者说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后来我称之为特色。 在整个学年里,我都是一边教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还一边尝试。那时,我看的是魏书生与李镇西的书居多,很多时候在琢磨他们的班级管理的特点,同时也思考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我看来,他们的班级管理都比较突出民主管理这一点。我的班级管理工作能不能往这个方向突破呢?我常常问自己。教育管理的书我一直都看着,在我的英语教学上,有时候也会有脱缰的“行为”,就是把孩子们带到操场来上,虽然在组织教学上有点松散,但却让我看到孩子天真的一面,坚韧的一面:孩子们为了把单词做出来,拿着石头、沙子、树叶、木棍之类趴在操场上弄,不顾灿烂的阳光,一脸汗水,也一脸兴奋。那些没有参与学习的孩子,在操场上也玩得很开心。 不知不觉,我们一起上到五年级,建立特色班的念头一直在我心里萦绕着。孩子们是我从四年级带上来的,也较为了解。他们又长大了一岁,懂事了很多。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也发现他们身上的很多闪光点。我认为建立特色班的时机到了,在一次班会课上,我把这个想法跟孩子们说了,他们都很赞同。 要建立一个特色班,首先要给我们的班取一个班名。可能是受文学作品与自己经常写诗的影响,在取班名的大方向上,我偏向儒雅,认为我们的特色班也应该取一个比较儒雅的班名。但这只是我想的,我不能去决定——毕竟这是我与孩子们共同的班级。最后,交给学生与我共同来决定吧。 “大家想想,我们的班名取什么样的班名比较好呢?”我在班会课上征询大家的意见。经过孩子一阵讨论,我们起了几个比较好的班名。我把那些名字抄在了黑板上,决定投票决定。经过一轮投票,“博学班”正式成了我们的班名。说真的,我心里不是很喜欢这个班名,因为它偏离了我设想出的方向:儒雅。但既然是大家投票决定出来的东西,我只有服从。我们的班级从那以后就叫“博学班”。后来,我在一篇文字里也认为这个班名有点过于高大,不太符合他们那阶段的成长特点。指向是好的,但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更应该从习惯开始,从兴趣开始。 特色班,绝对不是因为取了一个特别的班名,就成了特色班,充其量,它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后来,在我们学校,这样的班名很多,为了应付一些检查,几乎每个班都有自己独特的班名,还做了相应的班牌,但都不是特色班,我认为。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班级文化,还是班级活动,都是走传统的路子。 在2015年暑假的时候,我已经在构思着特色班怎么去创办与“经营”,——已经有了大体的轮廓,只是细节方面还需要深入去思考。之前,我们学校里谁也没搞过这样的班级,所谓的特色班,也只是听说而已。听说外面的学校搞特色班搞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可以毫无夸张地说,我与孩子们共同创办特色班,有如“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我知道,我选择了,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我们的博学班就是这样建立的。 2019年2月24日星期日晨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一片荒草照野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