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欣赏你写的作文

 一片荒草照野园 2021-11-19

很欣赏你写的作文

                                写给博学班的班继珍同学

夜,想伸进来,但终究被房间里的灯光阻止了。

国庆长假即将结束,想必,你会玩得很开心吧。对我而言,无论是周末,还是假期,都是一种带娃模式,再挤些时间看书、学习与写作,天天如此。

现在,我教三年级的语文,也曾布置过作文让孩子们写。孩子们都很难写得出来,细想一下,三年级的孩子,也应该是这样子了。随后,就让他们写写日记,至少写五句话,但愿他们能写得出来吧。把你们那一届带到毕业之后,我就没接触过孩子的作文了。一则是自己没做班主任了,二则是自己没那个心力了。回忆,还是回忆,对博学班的回忆。关于博学班的文字,也写了不少。

我写文字的时候,会想起你写的作文,会想起你。我们创办班刊《崛起》的时候,你们都写了很多作文,也画了很多画,加上我的文字,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班刊内容。在我的记忆中,有你的作文,有你的绘画作品,但以作文居多。我毫不掩饰的跟你说,我非常喜欢你的作文。你写的文字非常细腻,情感淡淡的渗透在文字之中,具有一定思维的张力。有一些东西别人看不到的,你看到了;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你上了初中后,我依旧希望你还坚持着写作这条路。

初一的时候,你还在莆田学校读,初二的时候,你便转回老家去读了。

曾经,我很希望你尽可能的写多一些作文,交给我,然后我弄一本专集出来。可能你挤不出时间来写吧,终究没有做成这件事。还有那一个老妹(韦杨妹),我想帮她弄一本画集的,也没有弄成,——没有足够的材料。

我小的时候,也很喜欢写作文,尤其是从初中开始,写了不少文字。但是跟你的文字比起来,还是差很远的。我这个人,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起来往往很有韧性的。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以你现在的写文字水平,倘若能坚持下去,肯定成为一个作家。不过,你写文字最好不要像我这样,只注重写,不注重改。其实,改也很重要的,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语句中存在的毛病,与不足之处。

现在你们都读初三了,学习肯定很紧张,很忙碌了。在你们老家那边,考高中不知道难不难。我很希望你们都能考上高中,将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现在呢,对自己有学习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要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夯实基础,再想办法突破自己。四年级到六年级的时候,你的学习基础也算不上很厚实,不知道上到初中如何了。曾经,初二的时候,我们微信聊过天。我从聊天中可以判断,你对学习还是很用心的,也很认真做练习。除此外,我还希望你还要多注重学习的方法,多了解做题的思路。学习,终究是要靠自己积极、主动的。你说呢?

微信上,你也曾发过一篇你写的作文给我看,细腻的情感依旧。你还能坚持下去吗?我很希望若干年后,我会收到一本书,书封面上写着:班继珍 著。

夜已深了,晚安!

                                  2019年10月7日星期一夜

写给博学班孩子的信

1. 突然忘记了你的名字(张海鸣)

2. 你在天堂还好吗(邓科博)

3. 还惦记着你对我的关心(张子健)

4. 你还爱写诗吗(王乙兰)

5. 还记得你呢(韦秀梅)

6. 很喜欢你的画画(韦杨妹)

7. 不要让手机毁了你(黄远青)

8. 好像很久没有见你打过篮球了(冯广源)

9.你的篮球技术还可以(冯锦源)

10.在远方的你,过得还好吗(郭志艳)

11. 你得比别人更勤快才行(张玉娟)

12. 关于我们的记忆很多(杨青松)

13.曾经心痛你的学习(黄文志)

14.估计你现在没有画画了吧(刘业宏)

15.你家的炒粉还是不错的(杜欣怡)

16.很久以前,我曾去过你家里(冯梓谊)

17.难免想到你的学习(赖少蓉)

18.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关旭)

19.但愿我们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李燕妮)

20.那里静得有点让我不习惯(李艳)

21.你挺帅的(张鹏)

22.除了篮球,还记得你的生姜(练剑平)

23.记得你灿烂的笑容(冯雪依)

24.逼你写作文的事我还历历在目(何磊)

25.写信不能落下你(何文蔚)

26.那一场乒乓球比赛你让我刮目相看(朱军明)

27.浩子,你现在的学习怎么样了(冯崇浩)

28.手机,我怎么说呢(黄福洋)

29.但愿你是雨的的彩虹(刘雨虹)

30.好像很久没有看到你了(陆振秀)

31.你脑瓜子挺聪明的(韦段信)

32.我对你的记忆几乎是被你弟弟撩起的(韦刘珍)

33.一样的成长(赖秋燕)

34.现实里,都是曾经了(李慧浈)

35.天气凉了,要多注意身体(罗季林)

36.初三了,期待你的战绩(罗思晴)

37.你成长的路并不容易(何恭茹)

38.今夜,有话对你说(梁深秋)

39.你还在这里读吗(冯宇衡)

40.学习上,已经不知道要跟你说什么了(罗盈盈)

41.学习,要多注重方法与思路(石晓童)

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