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欢迎来到一年级(家长篇)--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七)

 怀众心理 2020-11-05

我们这次的分享,分为家长篇和孩子篇,今天我主要是讲一下家长可能会面对什么,要如何做好心理准备。对于孩子来说呢,从幼儿园的小可爱到小学一年级新生,只间隔一个暑假。他们走向了更大的世界,要接触新的环境,要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要正儿八经的开始书本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这些对于家长来说呢,其实也是一个全新的体验,相当于从心理层面上呢,他又回到了自己小时候,重新去融入一个新的环境,去经历一下新的挑战。

在这个时候呢,首先我们会有一个不懂,不知道现在当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我们要面对什么,要做什么。现在的小学跟我们当年做小学生时还是有些不一样。首先从通讯工具上,我们那个时候老师不是那么容易找得到家长的,因为连电话都不太普及,那现在,老师是通过微信和QQ群时刻与家长保持着联系,发布通知,布置作业,@某某家长去学校,家长会被更多的要求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所以你会经历到很多新的要求,也要适应一些新的规则。那这个不懂,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带来一种焦虑,因为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那我们对应的,就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同样的,一年级新生家长可能之前也从各种的渠道会听说,一年级有很多层出不穷的问题冒出来,比如说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啊?孩子跟同学闹别扭怎么办啊?老师会在孩子表现有偏差或者成绩跟不上的时候,请家长去学校面谈怎么办啊?一年级每天要接送好几趟孩子,万一今天临时有事没办法去接小孩,没有人可以托付的时候那怎么办?孩子成天掉东西,有些东西比如校服、胸卡这种东西补办起来也是很麻烦的。这种层出不穷的问题呢,就会给我们带来压力,让我们感到烦躁。那这个时候呢,我们就会对应的会有压力管理的问题,

所以呢,我们今天会主要的谈一下,一年级新生家长的情绪和压力管理的问题。

1. 新环境可能会放大的情绪和压力

首先拿升学这件事来说,家长和孩子呢,都进入了新的环境,而新的环境就会放大情绪和压力。我们可能想不起来,当年自己做小学生的时候是怎么样子了,但是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当我们第一天参加工作时,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我们肯定都是充满着兴奋,期待和忐忑,小心翼翼的观察周围的人,看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对我的态度如何。我们希望进入一个友善的环境,得到来自周围人的肯定和赞美。那同样呢,我们的孩子进入一年级,他也会在心理层面上有这样的期待。这个时候,如果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比如说考试垫底,上课讲话被留校,跟同学打架,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初的挫折,他会去看家长的态度,看家长是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事情的。如果家长情绪很稳定,处理问题很从容,孩子会放下心来,去面对问题。

但是在新的环境中呢,往往是我们家长,原本的心理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和放大,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权威的议题。一年级的老师呢,他跟幼儿园的老师充满爱心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他要负责管理几十个孩子,他有很繁重的教学的任务,他是非常讲究效率的,就是一个典型权威的形象。如果我们面对父母面对老板一直都有权威方面的议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在面对老师的时候呢,也会有类似的反应。

第二个呢,就是竞争的议题。进入小学以后,你就会越来越多的发现那些俗称“别人家的孩子”。如果你自认是学霸,孩子却很普通甚至老被老师留校补习,我们作为家长的自尊和自恋,就会受到一个打击。现在的小学呢,虽然不被允许有具体的考试排名,但是老师会告诉家长们每次考试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你就能够猜到说孩子在班级的排名大概在百分之多少。这个时候如果你对自己和孩子没有信心的话,其实是很难淡定的。同样的话,作为家长的我们会面对,来自大人们的竞争。家长能为班级提供的资源啊,孩子的兴趣班啊,寒暑假的旅行地点啊,如果说你对竞争敏感的话,你会发现说鄙视链无处不存在,也许你的某种不如别人的感觉会被激发出来。

还有呢,就是社会压力下,多重角色给你的焦虑,比如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的取舍;比如孩子一年级需要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但同时这个时候,可能我们在职场上要面对转型,面对年轻人的竞争,还有在市场上有一些新业态的冲击,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去平衡事业与家庭?那同时,你还要祈祷长辈身体健康,配偶工作稳定,有的家庭还有二胎出生的问题,种种压力叠加,有时真的是蛮难受的,那怎么办呢?嗯,从心理咨询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不是让你这时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去做一个更好的家长,更好的员工,更好的女儿或儿子,更好的配偶。作为成年人来说的话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有两点:第一个是具有现实感,第二个是耐受焦虑和挫折。

2. 家长的角色定位

第二点我们会谈一谈,作为一年级家长,我们给自己的角色定位。

2.1 陪伴者

首先的话呢,我们要做一名陪伴者。

辅导孩子学习书本知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一年级家长最重要的责任,是让孩子喜欢上上学这件事儿。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很多,进度也很快,现在城区的学校,班上的孩子也特别多啊,基本上一个班的都是在40到50多人。 这么多的学生老师是肯定顾不过来的,他有很多的,阅读,听写,检查作业这样的任务呢,是会交给家长的。所以家长呢,在最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花很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的学习,保证说孩子白天在学校的知识都能听得懂,掌握得了。

还有就是学习人际关系。孩子入学,老师会告诉孩子,有事情的话你去找老师。但是呢孩子班上那么多同学,小孩子都特别调皮,就难免碰撞啊,摩擦呀,磕磕碰碰的。一般来说小问题孩子自己会解决,那如果是说解决不了,比如说同学把你抓伤了,或者是说有些东西被同学弄坏了,孩子他不知道怎么面对时,他会回来跟家长讲。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话,那我们自己要去判断,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出手找老师和同学家长,比如涉及侮辱、伤害和人身攻击时;什么时候是孩子之间的小磕碰小摩擦,我们去安抚他的情绪,他自己就能好起来。

2.2 安全基地

那第二个呢,就是我们要作为孩子的安全基地,容器,或者是说,心理咨询师。

安全基地,这个概念是英国的心理学家John Bowlby提出来的,他是说孩子在去探索新的世界的时候呢,他会常常回到父母的身边,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就像战舰要出海,但会回到海军基地补给和休息一样。

简单的说,我认为就是说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呢,我们要hold住。我们自己知道哈,当我们在这个社会化的环境中时,就比如说我去上班时,我们除了正常的工作外呢,我们会要做很多的情绪劳动,比如说我们要去搞好跟同事的关系,我们要去应对上级的检查,我们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客户,我们付出了很多的情绪劳动,那回来的话我们就会很累。那对孩子也是一样,在学校里面的话每天有六堂课,每堂课40分钟,孩子听讲要集中注意力,那这样孩子回到家里,他在情绪上从全神贯注紧绷到放松,必然是会有一个相对低落需要休息的状态。那同样的,他在学校里要彬彬有礼,要落落大方,那回来的时候他可能有一些坏情绪,比如说,在家里发点脾气呀,发点牢骚,很懒啊,或者是说对大人有些攻击性。这时候我们要hold住,那我们要给他这样一个环境,就是说坏情绪是可以的,撒娇是可以的,没有那么好也是可以的。如果他在学校里很伤心很难过很愤怒,那回来你可以让他扔扔枕头,大喊大叫,或者出去散散步,把这个情绪能量给他释放出来。

2.3 管理者

那第三个角色呢?是管理者。我们知道,如果你是一个部门或者说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我们要看结果,但是同样的我们要监督下属,看执行过程走到哪一步了。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篇文章叫做《别把放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说,这个管理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情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儿,孩子他自觉自发的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一个爱学习的很自律的人,但其实不是的。

其次我们要提供资源,比如说孩子要报兴趣班,要去参加班级活动小组活动,这个我们要提供金钱方面的支持,提供人力方面的支持,提供实践方面的支持。

第三个是划清界限,不越俎代庖,就比如让孩子自己背书包,自己整理作业和第二天要带的书本文具。

第四当然就是说我们家长自己要做一个示范,我们平时会跟孩子说,你要多阅读啊,你要多运动,那家长自己是不是先做到了呢?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结果导向,过程反馈和监督,提供资源,划清责权利,作为示范,都是一个管理者也是我们作为家长这个角色该做的事。

2.4 助理

第四个呢,当然就是助理的角色,现在厦门的小学,一天是四趟的接送,还要安排午餐,如果你没有办法说让孩子在家里吃的话,你可能要去寻找一个孩子喜欢和认可的托班。还有一些检查作业啊,各种的签字、借书,买书,打印复印,还有一些突发问题,比如说胸卡掉了怎么办?去哪补办?有些东西要去哪买?有些教辅材料是要自己做呢,还是说有更便捷的渠道去获取,这些你可以从家长群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

3.我们可以做什么?

第三点我们就会来谈一下,说作为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我们可以做什么?

首先呢我认为说不管做什么,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好我们自己的情绪稳定。如果你真的太累的话,你要寻求好家人的帮助,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因为当我们自己太累的时候,然后遇到孩子又比较调皮,我们有很大的几率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那遇见事情,特别是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比如说孩子被留校了,他跟同学打闹啊,被老师批评啊,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要不着急不害怕。

然后那第二个呢,就是要面对现实。进入一年级,我们家长可能会认为说这个学校不尽如人意,怎么办啊?比如说班上孩子特别多,我的孩子可能就是要坐到最后一排,那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办法说给他寻找更好的资源,更好的学校,那就接受吧。接受的同时呢,你可以想想说,有些什么事情是咱们可以做的,比如说座位坐在最后一排,那孩子又确实有视力的问题,可不可以去跟老师协调一下?

那还有就是有些事情,比如常规的接送吃饭这些事,完全可以事先安排好,寻找一个b计划,当你有出差呀,单位有急事不能赶回时,你有没有什么备用的方案。要留够余量,那这个是从我们管理的角度而言。

第三个就是说,你可以外包的功能,不用自己扛。就比如说教孩子写字这件事儿,我们一年级的新生家长特别喜欢说自己亲自上阵。那刚开始的时候呢,孩子肯定是会比较笨拙,比较慢,那你如果沉不住气,去逼他去吼他,那肯定就鸡飞狗跳了。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去报一个那个硬笔书法兴趣班,可以交给专业老师的事儿,不要自己来做。

第四个呢,就是要有正确的排序。就是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就是孩子的健康,孩子的心情最重要,这个是优先于成绩的,成绩那只是一个结果。首先的话呢,我们要去让孩子喜欢上上学这件事儿。孩子喜欢上学了以后,我们要建立学习的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预习练习反馈复习考试查缺补漏,就是要跟随这个学习的节奏。

其次就是说是孩子在学,不是我们在学。特别是做作业,我们有一个方法,就是说回家就先完成作业。我们可以先跟孩子商量好说,哎,你这个作业大概什么时间能完成?你预估一个完成的时间段,到时候家长去检查就好了。

还有就是我认为一年级有个蛮重要的点就是多不如少,扎实强于浮夸,空强于满

孩子把每天的学习任务盯住了以后呢,我们要留点空给孩子玩。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小朋友,一年级就把兴趣班排得特别的满,这个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孩子的话呢,他需要户外玩,他需要跟小伙伴玩,他每天都在学校完成了学习任务以后呢,他需要看书,打游戏…那如果你排得太满的话,那孩子回来再做作业,这个睡眠的时间就不能保证,心理上也没有一个留白的空间。同样太多的任务,大人也没有喘气的时间。

最后一个,就是要量力而行哈,就是要不要参加家委会啊这些事情,你就要想想说我们不要去表现自己,我们要量力而行。如果我有余力有时间有心情,我可以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我实在太忙,我又特别想为班上尽点力,我可不可以有其它的方法,比如说现在有家长进课堂,我可不可以去孩子班上讲讲课,或者说小组活动时我能不能出头组织一下。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各位家长宽心,静心,尽心,愉快的陪伴孩子度过幼小衔接,帮助孩子成为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前二十六期的微信群分享文字稿可点击以下链接:

重新认识你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情绪帮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一个人在战斗,但其实是三个人在斗争——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父母态、成人态、儿童态——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自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五)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无罪,我们都在爱中--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六)

疗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七)

根轮和顶轮之间就是我们在人间修行的道场--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八)

答案就在问题中--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九)

当我们知道为何的时候,如何就不是问题--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

一个人去骑行--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一)

生命那么短,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二)

借由认识你的性来认识你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三)

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四)

在关系中看到自己(上)--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五)

在关系中看到自己(下)--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六)

孩子叛逆,父母应该怎么办--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七)

了解二孩相处之道,让同胞关系更融洽--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八)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该怎么办?--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九)

怎么避免孩子出现重大心理问题--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

警惕!别让标签毁了你的孩子--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一)

这样听和说,和孩子真正心贴心--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二)

身体是非常诚实的--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三)

身体不会说谎--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四)

沉迷游戏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解析--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五)

帮助孩子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六)


文字整理:晚平/桂香

文字校对:情子

文字编辑:Bonnie

音频整理:怀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