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在新的起点上——还是那个教室

 一片荒草照野园 2021-11-19

站在新的起点上——还是那个教室

       我知道还是那个教室,就是N年后,也是那个教室。

       刚开学不久,我站在六(2)班的教室里,准备给那些孩子上课。眼光不经意地扫了一下旁边,那个书架还在,上面斜斜地竖着一些书,显得松松垮垮的。我走了过去,把那些书整理一下。我留意了一下那些书,还有几本是我当年留下来的,其它不是。

       我回到讲台上,打算先不讲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讲讲这个教室。我对这个教室依旧有着某种特殊的感情。如何特殊法,我用语言、文字又很难表达得清楚。至于里面所说的感情,那要跟以前的博学班联系在一起了。请不要误会,这里说到的博学班,只是一个班名而已,并不是指班上的孩子个个都很博学。这个班名还是孩子们自己取的——通过投票决定的方式。我接受这样的结果,因为民主。

       那个书架离讲台最近,那我先说那个书架吧。我带那届孩子的时候,一直都鼓励孩子们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最近又看哪些书呢?”“那书讲了什么呢?”……我喜欢与他们这样开始聊天。到了五年级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向校长申请,弄两张长桌子放在教室后面,以放课外书籍用,同时,自己掏腰包买了报架,买了语、数、英相关的辅导报,和一批课外书籍,像名人传记,科学,童话等书籍,放教室后面的长桌子上。六年级后,我就把这些桌子、报架、读物等搬到六(2)班教室。现在,那长桌子依旧在,但放满了杂物。只是那报架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可能被学生弄烂当废品卖了吧。

      那书架是我六年级时候装的。自己在网上买来书架,然后自己从家时拿电钻来教室安装。没经过学校的同意,自己钻墙壁,觉得理亏,便一大早偷偷摸摸来教室钻。书架装好之后,我又买了一些书放上去。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想让学生在课外之余,多去阅读。现在,面对六(2)班的孩子,即使我不是他们的班主任,但我还是这样的想法,——要多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从某种层面来说,视野的宽度决定了思维的深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阅读,对学习来说,它可能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坚持阅读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思维品质往往优于常人的。这一点,我深信并坚信!

     介绍完讲台旁边的书架,接下来,我给孩子们介绍了教室后面黑板上方的横幅。那横幅上写着“欲要博学,先要勤学;优秀班级,共同建设。”这横幅是在网上定制的。“欲要博学,先要勤学;优秀班级,共同建设。”是我们博学班的班级口号,也是班训,是我们五年级的时候提出来的。这十六个字,分为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学习的,围绕着我们的班级名称提出来。想要博学,一定要通过勤学这个途径达到。第二部分是关于班级建设的,一个好的班级离不了全班同学的团结、努力。带那一届孩子的时候,对班级的文化建设我是非常重视的。我认为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浓郁的文化的氛围,促使他们对文化的向往。但在这班级文化的建设上,美中不足的是,所用到的这些材料都是在网上买的,而不是我们自己做的。除了教室后面的横幅,教室前面也有横幅,四周还要条幅,班务栏,光荣榜,图书角等,制作所用到的材料都是我在网上买的,然后与孩子们一同弄上去。

       其它“痕迹”,我介绍教室后面黑板上方的横幅的时候,也一同把它们介绍进去了。它们与书架、与那长桌子一样,给了我很多回忆,关于博学班的回忆。

       现在,我教的这一届六年级的孩子中,有几个,他们的哥哥姐姐,就是曾经博学班的孩子。在那一班的五十多个的孩子中,现在有十七、八个考上了高中。有几个还特别拔尖,考到了市的重点高中,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只是默默无闻,读职校,或是去打工。对我来说,我幸福而自豪的情感体验,不是他们在中考时候考出多高的分数,而是我陪他们走过了三年的日子。每一个孩子都给了我幸福而自豪的感情体验。在这幸福而自豪的情感体验中,有过快乐,有过悲伤;有过微笑,有过眼泪;有过苦,有过甜……

      还有,那个初二时候被病魔夺走的邓科博,他永远是我们博学班的……

                              2020年9月20日星期日夜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一片荒草照野园

微信号 : mozuning804

就这样默默地写着自己的心灵

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