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读诗|十七岁那年的诗词,写出了思乡的故事

 三尺五亩 2021-11-19

那一年,诗人王维才十七岁,他客居长安,在重阳节到来时,想起了远在华山以东的故乡及亲人,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众所周知,他的书画也非常厉害!

这又是一个年少成名,多才多艺的诗人。

这首诗,意思浅显易懂,给小孩子讲也没什么难的。但如果因此就觉得它小儿科,那你就太小儿科了!

首句,连用两个“异”字,加上开口就是一个“独”字,可以说是把客居他乡的孤苦感写的非常独到了!何况,他最后落脚还是一个“客”字,四分之三的篇幅都在渲染孤独的气氛,后人每每读到这句,都会油然生出在外漂泊凄苦无依的情感共鸣来!


次句是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后人引申它的本意而用,几乎是所有的传统佳节到来时,在外打拼的人都会想到这句诗,即便是到了科技网络高度发达的现代,对于思乡之人来说,这句诗依然具有跨时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足以秒杀无数人的泪腺。

第三句,就势一转,把思绪和视界超时空拉回到故乡,就算诗人不在,可习俗肯定不改,兄弟们肯定是登到了高处。末句承接,在高处干嘛呢?是在插茱萸。这句厉害的地方在于,前四个字告诉你茱萸是都插遍了,可是呢?人却少了一个,少了谁呀?当然是诗人自己!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诗人这会儿是不是一个人在他乡登高插茱萸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了。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十七岁的小青年,孤身一人在外地飘着,以他的不世才华,用诗词讲述了一个经久不息的思乡故事。

关于他的思乡诗,还有一首五言绝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一样的语言平易却诗味醇厚,诗人虽然写的是关心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实际上饱含的却是对故乡一花一草一木,枝枝叶叶总关心的情愫,再深一层推敲,他关心的何止是这些事物与景色?恐怕更让他惦念的是故乡人吧?

这就是诗的魅力,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一切的魅力,都是因为有情深意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