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本子上,曾经记载这么一张颇有来历的方子。他的创制者,是已故的江西杏林前辈,陈瑞春。这位老先生,您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查一查他的学术生平。可以这么讲,在全国《伤寒论》临证研究领域中,陈老师占有一席之地,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 老早年,陈师曾经接待一个患者。这个人,当时是39岁,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右脚不敢着地,膝关节疼痛不堪,踝关节红肿热痛。整个这条右腿,基本就废了。患者曾经用过一些消炎止痛药,丝毫不见效果,于是转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舌苔薄黄而腻。当时,陈师略一思量,提笔书就一方—— 【赤白芍,炙甘草,苍术,黄柏,生薏苡仁,牛膝,宽筋藤克。】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剂以后,诸证大有改善,二诊的时候,自己步行前来。这比第一次就诊要强太多了。接着,原方再用5剂,患者诸证悉平。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十分简洁明了。其实,这个患者的情况,稍懂一点中医辨证的人就都知道,他属于湿热痹。舌红苔黄腻,这是主湿热之象。湿热之邪下注右腿,流注于关节,使得关节红肿热痛。这些都没啥好说的。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想办法去掉患者关节里头的湿热之邪。 怎么去掉呢?上文中陈师用的方子,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里头,苍术、黄柏、薏苡仁和牛膝,苍术燥湿,黄柏清热坚阴,生薏苡仁健脾利湿,牛膝活血化瘀。这个配伍,是解决湿热痹痛的。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个宽筋藤,可以更好地舒筋活络,祛风止痛。 另外,赤白芍和炙甘草配伍,白芍柔筋止痛,甘草缓急。赤芍,有活血凉血之效。所以用在对湿热痹的治疗中时,也是比较合适的。 总之,这个配伍,清热、除湿、活血、柔筋、缓急止痛,作用全面,能够取效是理所当然的。
|
|
来自: liuqingxun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