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敌守军溃败,为何23日南京才得以解放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1-11-19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49年4月20日,由于国民党当局最后决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平解决江南问题已无可能,随着毛泽东主席一声令下,解放军百万大军立即在千里长江防线上发起渡江战役,当晚就摧枯拉朽一般突破了安庆、芜湖防线。次日晚上,由分别从镇江、江阴间和贵池、湖口间渡江成功,将国民党军江防阵地彻底撕碎。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南京对岸还有国民党精锐据守

随着形势的发展,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光荣任务落在了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第35军的头上。与渡江的兄弟部队不同,第35军要渡江去南京,必须先解决国民党军在长江北岸的桥头堡——三浦地区,即江浦县城和浦镇、浦口港。这里与南京城隔江相望,历来被视为南京的北大门,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司令对此非常重视,特意调战力较强的第28军在此驻防,确保安全。

江浦县城东、西、南三面有宽阔的护城河环绕,四周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均设置了步枪、机枪射击孔,西侧和北郊是求雨山、凤凰山等一片丘陵山地,守军在上面构筑了坚固的碉堡工事,妄图据城死守。4月20日晚渡江战役开始后,第35军攻打江浦县城,但由于选定的城西北方向火力密集、城墙坚固,一时间无法突破。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攻克江浦县城和浦镇耽误了2天时间

35军不得已调整攻击方向,再次集中火力,当攻入江浦县城的时候,已经是次日黎明时分,城内的守军出南门向江边逃窜,城外山上的敌军见大势已去,也纷纷放弃防御工事向南逃窜。清晨,江浦县城得到解放。在攻打江浦县城的同时,第35军105师对靠近江边的浦镇地区也发动了猛烈进攻,这里驻扎着国民党军第28军52师1个主力团,其借助浦镇周围多山的地形,构筑了许多钢筋水泥工事,负隅顽抗。

与江浦县城不同,这里靠近长江,那里还游弋着国民党海军江防舰队,不断用舰炮轰击我军阵地,给我军的进攻制造了很大障碍。为了避免伤亡,我军不得不借助夜幕掩护,直到21日晚经彻夜激战,才攻克了敌军固守的大顶山、二顶山、三顶山等主要据点。好在江浦、浦镇的两场战斗,让本就士气低落的国民党第28军更加惊慌失措,为避免被围歼,该军残部紧急经浦口港紧急撤离,一路逃至安徽广德、郎溪地区,被尾随而来的解放军部队合围,最终被全部歼灭。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敌军溃逃带走了北岸的渡船

国民党军第28军的溃逃加速了我军占领长江北岸的步伐,为下步渡江扫清了最大障碍,但其溃兵抢掠并带走了几乎全部的渡船,我军官兵一时间只能望江兴叹。好在对面南京市的地下党组织及时伸出援手,南京下关发电厂的6名船工于4月23日晚,以“运煤发电”为借口,驾驶“京电号”小火轮直接驶向浦口港。

这艘船虽然已在长江两岸往返了20余个春秋,但作为20年代最先进的钢制蒸汽船,此时依然状况良好,当晚就搭载第35军103师的百余名官兵登上了长江南岸。为了提高运力,“京电号”从南岸返航时,干脆在后面拖曳了一艘拖煤的驳船,一次性就可搭载1个营过江,到天亮时已先后运送了1400余名官兵。先期渡江的部队直插南京市中心,并以一部占领“总统府”;一部则四处搜寻,很快又找到十余艘小船,进一步加速了渡江的进程。

次日黎明,第35军大部队登陆南岸,按照预定计划迅速进占南京各要地。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