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必纠结夏朝存在否,不必纠结五千年,因为不止五千年

 若悟369 2021-11-19

莫要跪舔封建王朝,因为他们大抵都是吃人的!以史为鉴!

我们历史的源头西方人说是古埃及,而且我们也在很大范围内竟然认可了!

文章图片1

这是西方人的主观意识在作祟,但是枯燥乏味的考古得出的结论却不会因主观意愿而改变的。

文章图片2

结论是,我们受到两河流域的影响,整个亚欧非都受到两河流域影响。一方面因为人的迁徙,另一方面因为交流。都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

文章图片3

影响也仅仅是影响,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青铜文明也只有在我们的文明范围内才真正璀璨,文物不会说谎。无论是殷商大型礼器,还是三星堆图腾,亦或是鄂尔多斯式的实用小物件,无一例外的都展现着高超且熟练的技艺。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我们对于青铜的考古发掘成果还是显著的,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大致分为南北两条线,而且都能到达殷商所在的中原。看来商人的崛起不是偶然!

文章图片7

我们常说夏商周,还有夏商周断代工程。商和周已经确定,但夏还无法证实其存在。其实纠结夏朝是否存在大可不必,这只是我们王朝史观在作祟。考古发现,我们的文明历程远超所谓夏朝久远的多。

文章图片8

根据对商朝的考古来看,夏朝找到的可能性很渺茫。因为商朝就是一个城邦文明,只是因为商朝范围扩大也使得其影响力扩大,俨然是当时咱们文明圈诸城邦的一哥,但一哥始终是哥不是爹,也就是说没有建立后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王朝。另外,商朝青铜技艺虽然高超但也明显有从早期的不太行到中期后期的突飞猛进,大约从武丁时代开始。文字也只是留存下了甲骨文,说明当时除了占卜的甲骨外,其他文字载体少且脆弱,根本没有留存,或者被后来的周据为己有且除却了商的痕迹。根据这些因素猜测,夏朝即使存在也大概率是找不到,夏朝顶多只是诸多城邦部落中较为出名的一个,可能存在于新石器末期或青铜早期,因为不像商人那么占卜,所以其文字载体少且脆弱,所以没有留存。另一种可能,夏只是迁徙人群中流传的一个传说中的部落,总之都是无伤大雅的,纠结夏朝存在意义不大,在夏朝之后诞生的商朝还处在制度探索中,也是在探索和实践中才被周人覆灭。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商人制度草创,实践中没有先例可以参考。比如说继承制度,就是后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怎么算是庶出,商纣王继位时就是问题。商纣王有两个哥哥,和他都是一个爹一个妈,但是他爹继位的前生的两个哥哥,继位后生的他。在谁是储君的问题上就出问题了,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储君必须是王后生的,而纣王他大哥微子启出生时他妈还不是王后,当时认为微子启没资格继承,只有他妈做王后了生的纣王才是合法储君。

因为没有先例可参考,按照当时对律法的理解就这么商纣王合法继位。这在后世根本就不是问题,肯定微子启是第一顺位,但是在当时并不是这样理解先王制定的律法的。因此埋下祸根,微子启吃里扒外最后周灭商,微子启也没有当上商王,成为了诸侯国国君而已。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周人老家在太行以西,灭商后,在太行以东原来商的地盘进行了一系列你懂得操作后,留下一部分人看管商人之后便返回老家,之后我们就都知道了,开始分封宗族和功臣到边缘地带开疆拓土,这才有了中国和天子的概念。天子在中统御四面八方的诸侯,天子所在即是“中国”,诸侯乃是天子的臣属,诸侯之地和天子之地名义上都在天子治下这就是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朝律法多沿用商朝,说明周朝还是搬走了商朝的典章制度,但是在治理逻辑上商周是不同的。常听说商朝是大哥收小弟的模式,周朝是分封诸侯,恐怕差别不止是这样。

根据有限的史料来看,商朝的确是大哥,但是这个大哥似乎也没有特意去收小弟,多是合作,册封不多,也没有规律,当然周人曾经在祖上就被册封过,这是商朝为数不多明确册封诸侯的记载。以前以为商人外出征战是为了开拓商路,后来的学术考证发现是为了铜矿,还有祭祀和占卜技术。关于这一点要是没时间看书,请参考《隐秘的细节》这个节目也能知道大概。

而周人的征战却和商人大不相同,周人有明显的地盘归属意识。在商后期,周人将太行以西相当大范围内的游牧部落和亲缘较远部落驱逐出家园,当然偶尔也有吃瘪的时候。这种操作方法在周朝稳定后也继续执行,各诸侯国也是这样操作。其实以当时的人口数量来看是大可不必这样做的,周人自己拥有的土地进行耕种尚且照看不过来,还要开拓更多地盘,地盘多了就涉及到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防御,谁去防御?于是天子分封诸侯到四方防御敌人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我们在看西周乃至春秋早期历史时,看到戎羌主要在西北,后来秦人基本把西戎给吸收消化了。但是各种狄、夷的方位却不明确,在诸侯国哪个方向似乎都有,还常和诸侯国发生冲突有时候国君都在冲突中丧命。咱们来说下这是怎么发生的。

当时整个现在东亚大陆范围内都是地广人稀的,森林草原沼泽湖泊江河都很繁盛,就是人相对较少。商朝与当时的其他城邦和部落是点状分布在大地上,商朝宗族占据着中原腹地,其他城邦和部落分布在其他区域。商朝对外战争主要是对铜矿和运输路线的掌控,而不是地盘需求。

而周朝对地盘的争夺也不是单纯的地盘需求,而是势力范围和差别意识。周天子将诸侯分封到边缘地带,分封给诸侯的封地有时候并非真空地带,出现矛盾或潜在危险后,松散的部落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更有组织武器也更先进的诸侯的对手,这些部落要么归顺要么远遁,归顺的就成为了周人,远遁的分为两种,一种日后还要经历这样的选择,因为他们远遁的地方后来还会遇见周天子的诸侯,有些向北的后来就成为了游牧族群的一部分。当核心农耕区都是周人的时候时间也就来到了春秋后期。此时在西部北部东北部非农耕区,由西部迁徙来的游牧和农耕族群、早期丛林中的狩猎采集族群、以及农耕区驱逐出来的族群、更早自主迁徙的游牧族群形成了华夏外围后来的游牧渔猎群体。这些族群人口最多时不超过千万,一般总人口也就在一两百万,但是中原王朝却花费近两千年时间也无法解决这个麻烦,最终还是其在不断稀释后最终在封建王朝末期解决。只是这种不断稀释却使得我们北部外壳也变稀薄了。

文章图片16

宋辽

文章图片17

宋金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明中前期

文章图片20

清前期

文章图片21

19世纪后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