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李姐复查肾功能,肌酐降幅165μmol/L,贺电! 大热天穿秋裤却喊冷?李姐来自河北张家口,今年7月份第一次来看病时,正值盛夏,酷热难耐,但李姐来的时候却穿着秋裤。 “穿这么厚,您是冷吗?” “对,穿秋裤也冷。” 我瞥了一眼手机上的天气:37℃的高温。 李姐患的是最难治的肾病——糖尿病肾病,而且发展到了最晚的一个时期——第5期,也就是俗称的尿毒症,当时肌酐565μmol/L。 入院后为李姐辩证:早期的阴虚燥热已经过去,已经演变为了气阴两虚,阳虚血瘀,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灵活加减。晚期糖肾,需治肾而不拘泥于肾,注意正气的维护。 出院回家后,李姐继续用药,症状逐步好转。昨天复查结果回报:血肌酐由565降到了450: 如今华北大地已入寒冬,李姐却说身上不冷了,这是糖尿病肾病的血瘀化开了。 糖尿病肾病——全球第一大肾病什么样的肾病可称为第一大肾病呢,人数最多的?寿命最短的?这是个很复杂的评价体系,单项指标很难表述。假如以患病人数来衡量,感冒的威胁远超癌症,这是很滑稽的。 30年前,哈佛大学和世卫组织提出了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这项指标,它综合了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可以类似理解为幸福指数,损失越多、痛苦越大,目前已经成为了使用最多、最具代表性的疾病负担测量指标。 去年2月13日,世界排名第二的全科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17年,全球慢性肾脏病导致了3580万伤残调整寿命年的损失,其中糖尿病肾病占三分之一,位居第一。 再看我国:1.3亿糖尿病患者,三分之一发展成糖肾,如今我国的住院肾友中,糖肾数量位列第一。糖肾发展成尿毒症平均15年,十多年后糖肾成为我国数量最多的尿毒症将成为现实(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现实)。 各国的肾病有一个规律: 富裕国家最多的是糖尿病肾病(比如欧美,营养过剩) 经济欠发达国家最多的是间质性肾炎(比如非洲,感染及药物因素) 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中间,最多的是肾小球肾炎——很快将被糖肾超越。 糖友拯救肾脏2步走:第一步: 发现早期糖肾 这个要专门说一下,因为早期的糖肾极难发现。 糖肾第1期是高滤过期:肾小球滤过率很高,可达到200左右。(这不是肾功能好,是肾脏扛不住高压力,被迫透支功能)几乎不会被发现。 第2期是正常白蛋白尿期: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很少异常,很难发现。 第3期是微量白蛋白尿期:这已经是中期了,尿微量白蛋白持续超标,只是许多糖友并没有定期检查微量白蛋白的习惯,也经常错过。 第4期是临床蛋白尿期:尿蛋白、水肿才会持续出现。患者多于此时发现,但已经属于晚期了。 第5期是肾衰竭期:肌酐升高、并发症出现,并发症控制不理想时进入透析。 因为早期(1-2期)糖肾实在难以发现,所以一般人们将中期(3期)发现称为早期发现。 但1-2期糖肾并非不能发现,如果联合检测三个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可将早期糖肾的检出率提高到70%以上。 第二步: 改善肾脏血流,逆转肾脏损伤 尽管糖肾是最难治的肾病,但早期糖肾仍可逆转。 重复肾活检显示,如果糖肾的肾小球没有完全硬化,在治疗缓解后,肾脏血流增加,硬化的部分毛细血管会被吸收,肾小球会重新长出新的毛细血管。 不要等到像李姐这样到尿毒症了再来就诊。尿毒症的肾小球,有的没有完全硬化,有的却已经完全硬化,也就是说可以部分逆转,但无法完全逆转,治疗效果不如早期。 如果已经不是早期了,那就越早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