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数深度感悟

 琂匀公社 2021-11-19

6数的界限感# 生命数字密码只是通过数字的计算和解读,分析出一个人的天赋、资源和挑战、功课是什么,至于当这个人知道了这些之后要怎么做,需要当事人自己去思考,去取舍,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其他人只能尽力而为,不能以此为理由强加干预。这些都是属于6的界限感,特别是在家庭以及亲近的人之间,学习数字绝对不是为了改变别人,而是为了改善关系,当对方没有自己成长的意愿反而会造成关系的矛盾和疏离。




图片

图片

2

 


#成熟数字6的感觉# 像记忆中那种很慈祥的老奶奶,整天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看到谁家娃娃跑过来都从家里搜刮点零食出来,也不管你爱不爱吃,反正都要塞给你。这就是6的整体感觉,特别好,但是没有觉察,不做刻意修炼,就特别容易越界,容易让人感觉“盛情难却,却之不恭,又实非所愿”。




图片

图片

3



#6数为什么最容易抑郁# 6需要学会无条件去爱和付出,如果做不到呢?就先设定条件问问自己:“我的付出如果对方不能回报我还愿意付出吗?”如果依旧愿意就继续,如果不愿意就停止付出先爱自己。当一个人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爱别人的时候,爱自己就好。否则一厢情愿的掏空自己去付出,得不到回报就会在心里积聚很多的负面情绪影响身心健康也影响关系的和谐。





图片

图片

4



#给6数强的父母的忠告# 给你一个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的最好理由——人类进化的规律决定了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比父母优秀。在孩子年幼和尚未成年时,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心态是必须的,但是当孩子成年之后,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就很容易导致自己的局限性阻碍孩子的成长以及削弱孩子活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



图片

图片

5

#3是6的解药# 观察了很多社会事件,发现很多走出抑郁症的人都跟“动手”这件事有关,比如有人折千纸鹤,有人给路边的栏杆织彩虹毛衣。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锻炼自己肢体协调能力可以缓解抑郁情绪。当自己感觉情绪低落时多动手,多运动,多向孩子学习创造简单的快乐——最重要,学会取悦自己能有效改善。

6数刨根问底# 为什么所有的“我是为你好,你一定要按照我的意愿来”,都会让对方反感,甚至反抗?因为这里面藏着深深的“我觉得我比你优秀,比你厉害,比你懂得多”的优越感和自恋情结。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未必,我们未必比伴侣强,也未必比孩子强,只是6数能量强的人更容易看到别人的不足,更容易追求自己想要的完美,受父母的影响有很强的自己的评判标准。但这种标准带着很强的“自以为是”。




图片

图片

7



#6的“应该”5最反感# 6数明显的人,在日常口头禅里很容易出现这个词“应该”。我个人对这两个字是深恶痛绝,而且我对于“绝对性的话语”同样的深恶痛绝。大概是我这个5数能量强的人更喜欢开放式的人生,开放式的答案,不喜欢被绝对化的束缚。相信没有那么多绝对答案的时候,人生更有弹性和柔软度。




图片

图片

8



#6付出之前先看对方如何对你# 在挖心掏肺付出之前,先看看对方如何对你。不是说得多好听,是看实际做了些什么再决定如何付出——很现实但是很实用。谁也不必委屈自己…当然如果你能做到“无论对方怎么对我,我都无怨无悔的付出”另当别论。无条件的真爱是很稀罕的,包括父母对子女。





图片

图片

9



#缺6的人进化的标志是恋家# 6数对应的是家和爱,于是有6和缺6的一个很大的特质是看一个人是否“恋家”,这个家理论上指的是原生家庭的家。我这个缺6的人感受明显,从小就喜欢四处漂泊,过年都很少想回家。做任何决定也不太会以父母和家庭的意愿为主,但是这一点在我当了妈妈之后有了改变,也不太恋家,每次出门都觉得很享受,没有太多牵挂,但至少会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考虑是否能够兼顾家庭孩子,或许这是一个缺6的人的缓慢的进化过程。







图片

图片

10



#一首很高阶6的诗#




我的一切付出


都是一场心甘情愿


我对此


绝口不提


你若投桃报李


我会十分感激


你若无动于衷


我也不灰心丧气


直到有一天


我不愿再这般爱你


那就让我们


一别两宽


各自欢喜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